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民司法》1998年第9期发表了王发强同志的文章《内外勾结的受贿罪共犯是否已被取消》(以下简称《王文》),作者根据修订后的刑法关于贪污罪的法条中保留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一条第二款关于内外勾结伙...  相似文献   

2.
也谈立法上的“法人犯罪”——与杨兴培同志商榷●周长军杨兴培同志的《对立法上“法人犯罪”的反思》一文(载《法学》1996年第7期,以下简称杨文),在对我国法人犯罪立法的合理性、必要性与适时性提出质疑和批判的基础上,主张立法应及时取消法人犯罪。通读之后,...  相似文献   

3.
论法官造法──兼与孟勤国同志商榷喻敏《法学研究》1995年二期、1996年第二期先后刊登了梁慧星先生《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衡量》(以下简称梁文)与孟勤国先生《也论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平衡》(以下简称孟文)这两篇观点截然对立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苏谦 《法学研究》1980,(1):59-61
读了李昌道同志文章《对旧法不能批判地继承,只能借鉴》(见《法学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以下简称李文),很有启发。李文对林榕年同志的《略谈法律的继承性》一文(见《法字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林文)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公民免受无理追诉,刑事诉讼的启动程序——立案历来备受关注。作为立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初查在侦查实践中已经获得普遍广泛的适用。然而,由于缺少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初查受到了质疑与非议。宋阳同志在《中国刑事警察》 2004年第4期所撰写的《质疑经侦“初查”制度》(以下简称《质疑》)一文认为:初查欠缺法律依据;初查具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对《对“人大”质询法院的质疑》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1997,(2)
对《对“人大”质询法院的质疑》的质疑编者按:本刊于1996年第9期发表了李晓斌《对“人大”质询法院的质疑》一文后,在法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一些地方的报刊作了转载和报道,编辑部也收到不少来稿,提出了赞成或不赞成的意见,为了开展百家争鸣,我们选登如下几...  相似文献   

7.
杨立新 《法律适用》2011,(10):40-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公布实施以来,在社会上引起较强反响,拥护者众,反对者、质疑者亦众。在反对、质疑的意见中,主要认为《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是一个男人的"法律",  相似文献   

8.
实际履行原则,能否作为我国合同履行的一项基本原则,这确实关系到对我国现行立法的正确解释和适用,关系到我国合同法理论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梁慧星同志在《法学研究》1987年第2期上发表了《关于实际履行原则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文,对我国合同实际履行原则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储蓄人员倒贷应定贪污罪柴飞《人民司法》今年第2期刊登的张俊华同志《储蓄人员倒贷应定挪用公款罪》(以下简称《张文》)一文,认为周某行为的性质应定为挪用公款罪。同年第5期又刊登了高清江同志《储蓄人员倒货应定投机倒把罪》(以下简称《高文》),认为周某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86,(9)
本刊今年第4期发表童平宇《刑事案件上诉人不能撤回上诉》的文章(以下简称《童文》)与去年本刊第8期上陆全惠同志《被告人有权要求撤回上诉状》进行商榷。最近,李佑标同志来稿与童平宇同志进行再商榷。  相似文献   

11.
此案应定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与魏旺同志商榷张庆生1998年第1期《人民司法》刊登了魏旺同志《他们的行为是诈骗还是盗窃》一文。笔者对魏旺同志文章(以下简称魏文)的观点有不同见解,特提出来与魏旺同志商榷。笔者首先对魏文关于本案不应定盗窃罪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被告补偿问题刘涛《法学天地》1996年第一期刊登了姚旭斌同志的文章《试论侵权纠纷案件的原告滥用诉权应承担民事责任》(以下简称《姚文》)。笔者不同意该文对问题的分析和结论,但认为该文提出了一个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亟待解决,但理论上并没有引...  相似文献   

13.
《法学研究》1987年第一期刊登了李肃、潘跃新同志的文章《法与法律的概念应该严格区分——从马克思、恩格斯法学思想的演变看法与法律概念的内涵》(以下简称李文)。文章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学思想中,法与法律一直被认为有着内容与形式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4.
也谈行政审判中的协调姚彬《人民司法》1994年第1期刊登了江勇、李厚宁同志的文章《谈行政审判协调范围的有限性》(以下简称《谈文;》),该文认为法院对某些行政诉讼案件可以用协调方式解决,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行政审判是否存在协调,行政诉讼法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对“人大”质询法院的质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人大”质询法院的质疑●李晓斌今年三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现场直播了四川省“人大”40名代表对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质询,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们注意到:此次质询开创了我国省级“人大”监督法院正在审理的具体案件的先例,其对监督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刑事警察》杂志2002年第2期上拜读了刘瑞榕、刘方权同志的文章《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对侦查立案制度存在价值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深感不以为然。在此也谈谈对刑事侦查立案制度及其当前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刑事侦查立案制度的必要性刑事侦查立案的法学意义 1.刑事侦查立案(以下简称“立案”)是侦查机关对“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法律事实的确认。侦查机关接到报告的案件是多种多样的。侦查机关在受理案件时,对那些报告有犯罪事实发生,但还没有掌握足够证据的案件,要通过初步调查来确认。通过初步调查掌握了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决定立案。否则,不予立案。从决定立案的过程可以看出,立案是区别罪与非罪的第一道程序。如果没有这道程序,就无可避免地使一部分非罪案件进入侦查程序,其结果不言而喻。《质疑》中介绍日本为了开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中划分国家工作人员质疑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犯该《决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之罪(分别指商业受贿罪、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的,依照《关于...  相似文献   

18.
<正> 读了《法学季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发表的鲍济链同志的《从犯罪行为的继续谈抗拒必须从严》一文(以下简称《鲍文》)后,有些不同意见。文章说:“作  相似文献   

19.
《法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一期刊登了周凤举同志的《法单纯是阶级斗争工具吗?》(以下简称周文)和唐琮瑶同志的《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意志的体现》(以下简称唐文)。对这两篇文章所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再审思──与陈寒鸣同志商榷任俊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发表了陈寒鸣同志《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审思》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文中引用《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董铢所记的一则材料作论据,通过推测得出周敦颐《太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