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康复工作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邓朴方等同志在筹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同时开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筹建工作。1986年,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所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成立,国际上新的康复理念和技术被介绍到中国。1987年国务院组织的全国残疾人状况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有5164万残疾人,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最后一个春天来到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党政领导对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的群体、对残疾人工作给予了愈来愈多的关怀和帮助。他们或深入残疾人家庭走访慰问,送去温暖,或与残联干部共商工作,倾心交谈。 我们相信,在新的世纪中,残疾人将有更多的机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平等参与,残疾人事业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共和国温暖的怀抱中.生活着6000万残疾兄弟姐妹。 新中国的成立,给苦难深重的残疾人带来新的生活,社会主义制度使残疾人基本权利得到保障,改革开放给残疾人事业带来了新的春天。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的竭诚帮助下,残疾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创造了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业绩。残疾人事业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已成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1.我们,残疾人国际、融合国际、康复国际、世界盲人联盟、世界聋人联合会和来自各大洲的国家残疾人或为残疾人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领导人于2000年3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为残疾人的充分参与和平等制定新的世纪战略, 2.我们欣慰地看到,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对6亿残疾人所面临问题的认识普遍取得了显著的提  相似文献   

5.
《中国残疾人》2006,(12):1-1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和两个月的现场调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主要数据已汇总并公布。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类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他们的康复、教育、劳动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及主要要求,为国家制定、调整相关政策、法规、规划,进一步改善对残疾人的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认识、研究残疾人问题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国残疾人总数达到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这不是个小数,也不是简单的数字,数字里面蕴含着千万生命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千…  相似文献   

6.
一、残疾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密不可分 残疾人是社会最困难的群体,他们需要社会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同情、关心、扶助。这种同情、关心、扶助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在残疾人身上的集中体现。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残疾人。残疾的出现,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由愚昧向文明进步发展所付出的不可避免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残疾人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奉献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相管仲在京都造屋,收容聋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年—200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年—2005年)》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了相应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就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的精神,认真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年—2005年)》规定的任务,促进新世纪初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国务院二○○一年四月十日  相似文献   

8.
原来残疾可以力求康复,使残疾的影响降到最低;原来残疾人也是人,是堂堂正正的公民,可以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主流,成为有作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原来社会要适应残疾人而不是让残疾人适应社会。应该说,我国是先有收养救济的残疾人事业,后有平等参与的残疾人事业。它们不是一个否定另一个的关系,而是继承、开拓、创新的关系。两者当然有质的区别,只是,如果论资格,前者最老,老到上千年、几千年,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大致都属于这个阶段。后者却历史不长,满  相似文献   

9.
冯宪 《当代广西》2004,(9):37-37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同时,明确提出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这标志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残疾人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广大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将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业之中。 1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残疾人事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区经济的改善与城市文明的进步,残疾人事业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残疾人工作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如何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来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何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来保证残疾人的民生福祉?这一系列问题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突出问题。对此,“工作圆桌”板块特推出“圆桌访谈”栏目,由记者与关心残疾人事业的人展开对话,用他们的话语,聊一聊残疾人事业与地区发展的关系,从他们的角度,对残疾人工作进行一次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结合辖区实际,有意开展吸引媒体关注的活动,将宣传蕴含于新闻,用新闻承载宣传,这种手段称为宣传新闻化。以新闻的方式做宣传,新闻本身不是目的,降解大众对引导意图的反感,增强宣传内容的亲和力才是我们的追求。基层残疾人组织,如伺在社会主流媒体策划宣传残疾人事业?  相似文献   

12.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做残疾人工作,是在从事一项文明进步事业。这项事业不仅为残疾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 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世纪,也是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世纪。作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中的一员,要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进取,有  相似文献   

13.
人类是自然造化中最神奇、最伟大、最美丽的创造.自有文学以来,人们就用一切最美好的诗句赞颂人类的生命,她的力与美的千姿百态,她的智慧与创造力的璀璨与无限.可是有的人或许从来也没有想过,残疾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态,残疾与生命始终形影不离,残疾人从来就是人类的一部分.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残疾入很少被社会关注,他们被歧视、被遗弃,甚至被遗忘在社会的角落里.但是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残疾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残疾人已经被联合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新文  段世江 《前沿》2012,(2):108-109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残疾人政策实施的现实基础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残疾人政策理念既要坚持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又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人实施分类施保施救,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5.
许洁明  刘苏荣 《思想战线》2012,38(1):129-130
一、当代英国残疾人就业政策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国家。此后,该政策被认为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合理措施而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1944年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英国出台了首个《残疾人就业法案》,规定雇用20名员工以上的雇主必须至少使用3%的残疾人。1948年英国政府在综合性的《就业及职业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写进了报告之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陶慧芬 《政策》2013,(6):76-79
一、明确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号角,对我省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为残疾人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改善残疾人状况、保障残疾人权利、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要  相似文献   

18.
潍坊是著名的世界风筝之都。潍坊的残疾人事业,如同和煦的春风将美丽多彩的风筝送上蓝天,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成为自尊的人,帮助更多残疾人摆脱怯懦的性格,成为自强的人,帮助更多的残疾人用自己的才能生存于社会,成为自立的人,为广大残疾人撑起一片飞翔的天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07,(4):10-11
一、概况国外有关残疾人就业和其他相关权益保障的立法,始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完善起来。1920年美国制定的《职业康复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针对残疾人就业方面的法律,此后残疾人就业立法普遍得到各国的重视,到了20世纪中叶,开展残疾人就业立法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残疾人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残疾人就业保护制度也日臻完  相似文献   

20.
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残疾人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宁夏现有19.02万残疾人,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近年来,宁夏残疾人事业发展很快,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脱贫、文体、残疾预防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参与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关心、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已在全区初步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