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上世纪年代,铜产市万山区是中国首个县级特区,万山汞为中国偿还国外债务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年被周恩来总理称作"爱国汞"。有着600多年开采历史的万山汞矿,在2002年因资源枯竭而全面关闭破产。2009年3月,万山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从此走上艰难的"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之路。"万山压顶、没有退路,唯有背水一战突出重围。多年来,我们坚持探索‘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民生保障托底'路径,极力开拓资源枯竭地区转型新路。"铜仁市政协副主席,万山区委书记汤志平说,"2013年是万山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一年多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紧扣  相似文献   

2.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在转型发展上万山曾因汞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盛产朱砂、水银而成为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本世纪初因汞资源枯竭,万山唯一支柱财源贵州汞矿关闭破产,历届党委政府一直为摆脱困境、突出重围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2009年3月,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对如何抓住机遇,提出了转型发展思路,成效不是很明显。2010年,新班子组建后,结合铜仁撤地建市设区的实际,区  相似文献   

3.
正铜仁万山,从被国务院在2009年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至今已走过近10年的发展历程。之前,万山有一个"失去的10年",因汞矿资源过度开采接近枯竭、朱砂市场低落、环境破坏,"千年汞都"星光不再,万山汞矿于2001年被政策性关闭,"万山特区"也从此进入寻求转型道路艰难时期。万山汞矿繁荣背后,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不合理分配,汞资源留给万山的,是"掠夺式开发"埋下的隐患和风险。彼时,很多资源型城市充当了发达地区"锅炉房"功能。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早期"被定位于产业链的初级  相似文献   

4.
戴聪  杨菲 《当代贵州》2012,(7):42-43
铜仁市将在不溶性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发挥其内在潜力,充分挖掘特有的优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界定不溶性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循序渐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曾经"山上有茂林,地下有汞矿"的铜仁市万山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主体矿山进入开采后期,资源逐渐枯竭陷入困境,汞产业尽失昔日辉煌,"中国汞都"成为黯然退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相似文献   

5.
万山这个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县级行政特区,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按照转型发展规划,未来5年,万山将倾力打造"黔东园林新城"、"贵州工业重镇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区"三张精品"名片"。  相似文献   

6.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困境万山是矿产资源富集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万山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成立了中央直属大型矿山企业——贵州汞矿。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国家偿还苏联外债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爱国汞"。  相似文献   

7.
万山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立足于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恶化、群众贫困的实际,以脱贫脱困为目标,坚持产业兴城、城市促产、产城互动、城产融合,实施“两个转型”战略,从根本上破解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矿竭城衰”难题,逐渐摸索出一条有别于省内其他区县,不同于全国其他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脱贫新路。  相似文献   

8.
张吉刚 《当代贵州》2011,(35):35-36
推进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必须把产业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并以此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城市功能等各个方面的整体转型。时不我待的转型机遇2009年3月,万山特区(现万山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资源枯竭型城市贵州省万山特区转型规划(2010—2020年)》通过了国家发改委评审和省政府批准,谢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正式划入管辖,  相似文献   

9.
梅永红 《求是》2013,(2):59-60
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资源枯竭城市69个。"矿竭城衰",曾经是许多资源枯竭城市共同的轨迹。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源型城市越早转型越主动,越早转型成本越小。济宁市位于鲁西南地区,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年产煤炭近9000万吨,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国营照相馆、国营蔬菜公司、职工食堂……行走在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一件件老东西展现在眼前,将游客一下子拉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场景。由于体验感太强,朱砂古镇被业界认为是"一定要亲身抵达才知道"的地方。作为贵州省唯一享受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政策的地区,千年朱砂采冶史铸就了万山的独特灵魂。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万山把目光定格在文化旅游产业,2015年通过引入江西上饶吉阳实业集团,在贵州汞矿遗址遗迹的基础上开发了朱砂古镇。  相似文献   

11.
正8月3日,由经济日报社和贵州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万山实践"中经铜仁现场交流会在万山区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破题实现转型发展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对万山实施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的发展路径给予肯定。张小影:万山在新中国砥砺奋进征程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开采于1913年,2015年因煤炭资源枯竭正式宣布闭坑破产,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百年发展历史,记录了人工挖掘—半机械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开采的全过程,堪称中国现代工业活化石。海州露天矿创造了无数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海州露天矿被列为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成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我们白银市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曾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但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挖掘,现已成为全国18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面对“矿竭城衰”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项目带动发展接续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道路。2004年,我市被香港投资贸易促进会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地区”,在首届中国城市博览会上被提名为“中国品牌特色城市”。在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结构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是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代贵州:万山因赋存汞矿而辉煌,但在大量开采导致矿产资源的枯竭后,万山曾一度陷入困难的境地,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万山是如何在困中生"变",利用改革破"局"的?田玉军:2014年12月,我从山东潍坊来到万山任职。对万山的第一印象很好,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干部的精气神足、干实事的劲头大,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很高。但在之后长时间的实地调研中,我也发现万山还存在很多问题。万山以前号称"中国汞都",随着汞资源  相似文献   

15.
白银市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我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随着主导资源濒临枯竭,长期积累的自然环境差、经济总量小、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2008年3月,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之一。为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加快城市转型,并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白银市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初秋的丹都万山,翠绿流淌.漫步木杉河湿地公园,空气清新,清流潺潺,绿荫匝地,鸟语花香……这不仅是市民的切身感受,也是很多外来游客对万山的直观印象. 这是近年来万山区紧扣转型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永续发展,创新驱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2009年3月5日,枣庄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消息一出,很多人为枣庄的未来而担忧,认为失去资源优势的“鲁南煤城”将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一年过去了,人们惊奇地发现,枣庄经济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这座城市并未因资源枯竭而衰落,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8.
<正>铜仁市万山区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突围,主动"求变",提出实施"提质万山打造升级版"战略。以立体交通网络对接湘黔渝,打通大武陵,提质转型,实现"中国汞都"振兴。时值金秋,享有"中国汞都"之称的铜仁市万山区到处充溢着丰收的喜悦。在铜仁一站式商贸物流基地——西南国际商贸城,商铺已开始运营,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自今  相似文献   

19.
首届中国汞都·国家矿山公园鼟锣文化艺术节以"激情体验工业文化,鼟锣唱响中国汞都"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万山人民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展现了独特魅力的万山民族风情,为着力提升"中国汞都·清凉万山"的知名度,打造中国工业文化旅游示范点绘就了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20.
罗洪信 《当代贵州》2010,(17):68-68
首届中国汞都·国家矿山公园鍪锣文化艺术节以“激情体验工业文化。墼锣唱响中国汞都”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万山人民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展现了独特魅力的万山民族风情,为着力提升“中国汞都·清凉万山”的知名度,打造中国工业文化旅游示范点绘就了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