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山东省金乡县卜集乡,人称敬老院的马西云是孤寡老人的“孝女”。但知道马西云的人们都说: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1989年,卜集乡刚刚建起了敬老院,马西云主动“请战”,由一名乡办企业的业务员变成了一名服务员。当时,39岁的她已守寡7年了。婆婆年近80,儿子、闺女都在上初中。家里侍候老人,照顾孩子,种责任田,全都搁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有人说她,“你真傻,放着既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不干,却偏偏去干侍候人的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你一个人该怎么过啊!”马西云没想那么多,很快就走马上任了。敬老院里工作人员少,样样工…  相似文献   

2.
正何永珍,1953年生,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敬老院院长。曾获重庆市尊老爱老模范、潼南区"十大最美家庭",2017年被评为重庆市第一届"最美基层民政人"。一次节日聚会上,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敬老院院长何永珍欲言又止,言语中有打算退休的意思。老人们却不依了:"何院长,你一定要做到70岁!你走了大家怎么办?""何院长不能走,现在找不到像她这么负责的人了!"老人们舍不得她,何永珍又何尝不是呢?  相似文献   

3.
韩淑珍女,河北省固安县光荣院院长,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她从1962年起便在条件艰苦的光荣院工作,至今已有32个春秋。32年来,她以苦为荣,以院为家,视优抚对象为亲人,年复一年,夜以继日地为他们洗涮缝补,端水送药,无微不至。光荣院共收养了103位老人,经她亲手伺候送终的有69尺,这些老人的平均寿命达79.8岁。32年中,她有卫个除夕夜是在光荣院度过的。她所领导的光荣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光荣院。徐升莲女,陕西省丹凤县大峪乡敬老院长,省劳动模范。她撤家合业,拿出自家的1300元钱筹建乡敬老院。经费不足,她靠打工卖苦力挣钱补贴,工…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樟树市经楼镇敬老院的70岁老人聂洪发还在为无钱医治早期胃癌而忧心忡忡。而今,他已经完全康复。谈起这些,老人总会满怀感激地说:“黄院长就像我的亲生女儿一样,要不是她帮我筹钱开刀,又精心照料我,我早就埋人黄土了。”她就是经楼镇敬老院院长、全市敬老道德模范——黄卫华。  相似文献   

5.
在河北省上出县杨柳河畔,只要提起今年66岁的孙有如,几乎无人不晓,因为他任石旧窝镇敬老院院长10年多来的敬老之情,传遍了这里的村村户户。1986年4月,石旧窝镇筹建敬老院。孙有如面前是一座废弃的集体养猪场。“这能建敬老院吗?”有的服务员有些动摇了。“能!”老孙一字重千斤。为了节省开支,他带领全体员工自己动手破土动工,肩挑车拉平整上地,继而跑东找西购进建筑材料。由于连日劳累,老孙的腰疼病又犯_厂、他偷偷地跟上几粒止痛药,咬牙坚持。白天,他不畏艰难于在前;晚上,就在工地上值班。就这样,他坚持了77天,直到那13…  相似文献   

6.
最近,山东省招远市招城镇敬老院退院三年多的温德荣老大娘又回来了。人们都说,是李院长的办院经发展了招城敬老院,把温大娘又给吸回来了。招城镇敬老院始建于1989年秋,当时基础设施、生活条件都较差,首批入院家在城区的温德荣老人觉得赶不上自个儿在家自在,待了一年多时间就办了退院手续走了。曾任过Zo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李金星院长感到心情十分沉重,经过认真分析他决心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把敬老院办得红火起来。他会同镇民政办不断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加强敬老院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院民生活水平。首先由镇政府下达文件,把…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的敬老院办得不惜,原因是老院长戎丙沂治“家”有方。戎丙沂今年间岁,1989年他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之职,受乡党委政府重托,来到了敬老院。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敬老院里也是如此。毛喜高、孙桂英是一对老夫妻。由于没儿没女,过去在家里是两个人的“世界”:要么你是“君主”.我为“臣下,”听你的;要么我为“君上”,你是“臣下”,听我的。来到敬老院里也是如此。可是有一天夜里,“臣下”却但待了“君上”,以至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原来毛喜高想小解,叫老伴把电灯拉着,老伴拉灯慢了一点,他就和老伴…  相似文献   

8.
题记:2000年,中国大陆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0%。发展中的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城里人到农村敬老院来养老说明什么?张路老人73岁了。儿女们工作忙,家境还算宽裕,就把他送到北京郊区的一家县老年公寓养老。公寓收费不低。但老人得了一场病后半身不遂,公寓的服务就不能满足老人的要求了。经儿女多方面考察后,决定把他送到平谷县夏各庄镇敬老院养老。夏各庄镇敬老院是个农村敬老院。院长陈德发工作勤勉,治院有方,工作人员任劳任怨,使住院老人都感到很满意。时间长了,在当地便有了一点名气近年来,不断有来自北京城里、京郊顺义…  相似文献   

9.
冯林音的办公室不大,不过也不小。即便是在雨天,窗帘依然拉起半幅,把映入窗内的人家和他们的家居生活稍稍隔开。窗下是电脑台和办公桌。通常冯林音上午八、九点钟上班,而下班时间是晚上十点。回到家,洗澡,翻翻书,直到凌晨一、两点钟入睡。她一般不把家里电话告诉朋友,除了出差出国,想找她的话,就去办公室吧。办公室还备有一只睡袋,每年一、两次极忙的时候就不回去了。冯林音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办公室,几乎就是她的家了。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刚满20岁的她,长得亭亭玉立,许多人都不相信她会是一个乡敬老院的服务员。然而就是她,用自己的亲身实践,用自己的满腔热情,用自己勤劳的汗水,用自己的真爱,温暖了一颗颗孤独的心,为老人们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她在敬老院工作三年,敬老院连续三年被省市县评为模范敬老院。她自己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就是山东省郑城县十里乡敬老院服务员李玉萍。1994年9月,刚刚初中毕业的李玉萍被乡敬老院招聘为服务员。当时,在家庭和同学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父母亲担心她吃不了这个苦,干不好工作,会…  相似文献   

11.
钱大宝,一位从普通农家女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年老退休后又毅然当起了农村敬老院的院长,由辉煌步入平凡的她,干得怎么样了呢?无悔的抉择——从局长到敬老院院长1991年,曾担任过浙江省嘉善县县委常委和副县长的钱大宝从民政局局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了,全家人为之松了口气。儿女们说,妈妈这么多年来为工作忙得没日没夜的,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钱大宝自己也想,长期以来只顾了工作,无暇照顾家庭,欠家人太多,现在终于有机会补偿了。钱大宝退休的消息一传开,许多公司、企业便争相找上门来聘请她当顾问,开出的报酬一家比一家高。也…  相似文献   

12.
刘颖 《当代思潮》2012,(11):82-83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却有着一个“院长”的头衔。在洋县溢水镇那座简陋的敬老院里,她既是院长,又是唯一的一个工作人员。掐指算来,任文娥在这里已默默无闻地工作了26个年头。期间,她已服侍过39位孤寡、残疾老人。如今,已是66岁的任文娥仍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11日,河北省放城县西丰屯乡双屯村87岁的老妪刘氏,由她的儿子刘洪义陪同,赶到乡敬老院里,将5000元现款交给了院长。刘氏一家并不富裕,全家七口人,只住着四间土房,屋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家人也没有一件高档的衣裳,生活十分俭朴。几年前,全家人承包了20白果园,一家人起早贪黑地照料,到去年第一次收回成本、又净赚5000多无。不久前,一家人商量这钱怎么开销时、老人做主说:“就先给了敬老院吧,那些老人们比我们难。”当敬老院院长问她捐献的缘由和想法时,她说:“我是老人,我心里想的是老人,就用这些钱为老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14.
“奶奶:您在家火也吾烧(客家话意:煮饭),去到敬老院就快快烧了。”张王兰读高中的孙女对她这样说。张玉兰是粤东山区大埔县茶阳镇人,今年67岁,1996年5月,她从茶阳镇街道办退休后,认为自己身体还好,在家又没别的事忙,便想为社会为群众做些好事善事。  相似文献   

15.
“找郭代表吗?哎呀,这会儿可找不到她,她刚刚忙完工作,又去跑企业污染的事去咧!”“郭代表啊。从信访到民政,从派出所到法庭,没有她不管的事,八年了,为百姓说话,可是不容易!”到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殷家村的脚步还没停下,村民们就主动地和我们啦起了呱。  相似文献   

16.
义务砍柴女     
前段时间,笔者到江西省金溪县石门乡采访.在距乡敬老院约两华里远的公路旁,见着一位青年妇女肩挑一担沉甸甸的余柴,正从那山旮旯里的一条羊肠小道了山.退直往敬老院的方向而去、旁人介绍说:她就是义务砍柴女——一王秋红,现年34岁,两年如一日地为敬老院老人们砍柴。王秋红的丈夫郑直良,是乡敬老院院长。秋红从丈夫的谈吐中了解到.敬老院每年烧柴开支超千元.直接影响了老人们的生活。于是她向大夫表示:“你热心为孤寡老人服务,我该助把力一义务为孤寡老人砍柴,改善他们的生活。”三秋红家四亩责任田的农活,除了裁禾和收割外.…  相似文献   

17.
你赢我输     
常跃敏:1958年4月生,安阳市灯塔路派出所户籍警她说局长政委都找我谈了,想让我当派出所的指导员。她说这话时就细心地观察他的面部表情。当年她谈恋爱的时候,母亲给她规定了三条:不找当兵的,不找家在农村的,不找没学历的。她的老师一介绍,他三条全占。结婚后,她才对母亲的话有了体味:农村出来的他,男子汉大丈夫的思想极端严重,在他的传统意识里男同志是一家之主,女同志就应该附属于他。按照他对家的设想,每天他忙完工作一进家门,老婆把饭做好,把屋子收拾好,把孩子看好,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是她完全不是他意愿里的那…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肥西县洪桥乡民政协理的龚万龄,是个老「右派一,为此,曾被强送到门川农利,耽误/上撰的青春年华。落实政策、安排工作后,他决心把损失的时间夺门来—同此拼命工作。八—年代初,他当L*K政助现员后,更是废寝上各,卷忙个不停。龚万龄有两个任脾气,一是有点「傻「只想公祆,不想个人二?是有点犟,他认定的事不办成不罢休。他发现有的特困(住房损坏,决心给解决,J是找领导,求相关部门,直到让特困户住进新房为止。他决心建敬老院完停火保老人的供养办法,于是四处活动,我帮助,求支援@半年之后,~个崭新的敬老院平地而…  相似文献   

19.
徐升莲,陕西省丹凤县大峪乡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因在敬老事业上的不平凡事迹,三次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总书记鼓励她:“干得不错,接着干。”1984年秋,大峪乡党委决定派在本乡保定村任党支部书记的徐升莲去原知青点留下的一所旧房里筹办乡敬老院,把全乡孤寡老人接进来,让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颐养六年。徐升莲放弃了个人的致富计划,带着国家下拨的5000元钱,走进那个蛛网罩门、窗扇破损的旧院子。修复时钱不够用.她从自己家里拿来13O0元。接着;又把家中的30只、32只鸡以及大坪、圆笼、猪槽等带到敬老院。为了腾出时间和精…  相似文献   

20.
在肇庆四会贞山街道邓村片,没有人不认识程金芳——贞山敬老院院长,五保老人心目中的“大众儿子”。程金芳,1952年1月出生于四会一个落后的农村家庭,1973年12月光荣入伍,退伍后被推荐到原邓村镇官碑管理区工作,历任民兵营长、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到邓村居委会工作,1997年1月到贞山敬老院任院长。在敬老院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