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甲抗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单克隆抗体,ABC免疫组化方法鉴别生前伤与死后伤.生前皮肤切创和刺创标本创缘上见条状褐色反应带,死后皮肤切创标本创线上未见上述反应带。该法可用于检测短时期发生的生前伤与死后伤。  相似文献   

2.
枪弹创中“暂时伤道”检验1例周中华,高波(山东省济宁人民警察学校;济宁272103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济宁272119)在检案中,法医往往注重对枪伤案件被伤者的永久性伤道作常规性检验.忽略对永久性伤道周围的“暂时伤道”进行检验.不能对枪伤损伤程度作出...  相似文献   

3.
张宪 《证据科学》2006,13(1):F0002-F0002
捩伤(Sprian)即扭伤,是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生理限度,与关节有关的肌腱、肌肉、韧带或关节囊,因承受过大张力引起损伤,可伴发小块骨撕脱。手捩伤大多发生于拇指掌指关节及其他手指的近指关节。翻这类损伤在日常检案中经常遇到,但由其导致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在法医学损伤程度评定方面却极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4.
造作伤法医学鉴定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简要案情 2004年6月28日,汪某(男,33岁)因纠纷被他人用木凳击打头部一下,伤后半小时就诊。查体:神清,头顶部一约7.5cm(示有更改痕迹)左右挫裂创,深及骨膜,活动性出血.诊断:头皮挫裂伤。予清创缝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钝性抵抗伤与命案现场分析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法医学现场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0例存在钝性抵抗伤的已破命案进行统计,分析钝性抵抗伤分布、数量、强弱程度等与涉案人的性别、年龄、致死部位、作案工具、作案动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手部钝性抵抗伤出现次数最多;(2)前臂与手部钝性抵抗伤存在正相关性,与大腿呈负相关;(3)锤类、棍棒类作案,手部、前臂钝性抵抗伤数量最高;徒手杀人案件,大腿钝性抵抗伤明显增高;(4)案犯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时,强抵抗出现的比例增高;(5)大腿钝性抵抗伤多出现在谋性案件;(6)涉案人关系不显著影响钝性抵抗伤的强弱。结论 致伤工具、作案动机能够影响钝性抵抗伤出现的部位及数量;钝性抵抗伤程度强指向案犯可能为未成年、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何桂琼  吴家骏 《法医学杂志》1994,10(1):11-14,F003
本实验采用我室自己制备的免抗鼠纤维连接蛋白抗血清作为第一抗体,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不同损伤时间鼠损伤皮肤Fn的渗出及分布变化.探讨应用纤维连接蛋白诊断生前伤、死后伤的价值.其结果表明:伤后5分钟,创缘深层出现纤维连接蛋白细网.其渗出量与损伤时间密切相关.死后标本均无纤维连接蛋白渗出.因此.我们认为该方法可为法医学研究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鉴别诊断开辟另一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指甲伤的类型与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体体表指甲伤的分型与形成机制。方法收集法医实际检案资料51例指甲伤434处,借助放大镜对各处伤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归类整理。结果指甲伤可分为条状抓擦伤、片状压擦伤和弧状压挫伤/创3种基本类型,分别有168处、153处和113处,其形态特征改变主要与成伤指甲的结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时间,伤处皮肤的松驰度、Langer线走向,伤后经过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指甲伤的类型和成份机制判断对加害人意图的分析和案件定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已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事故同交通事故一样危害极大,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本文就近年来阳泉地区生产事故伤487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1)生产事故死亡高危人群呈“四多”特征:男性多(男女之比为80:1);青壮年多(74.9%);农协工、临时工多(85.0%);外地人多(61.6%)。(2)生产事故作业环境有“四高”现象;县乡村办企业发生率高(85.4%);煤炭建材部门发生率高(88.3%),冒顶爆炸等事故发生率高(86.4%);并下高空事故发生率高(72.5%)。(3)时间因素以7-9月份、每月下旬,每天8-10时和16-18时是高发。(4)CO中毒、缺氧窒息、挤压是生产事故致伤人体的主要方式(82.1%)。(5)机械性损伤多,损伤复杂。(6)颅脑损伤、CO中毒、创伤性窒息、失血性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构成生产事故的五大死因。同时作者建议:加强生产事故伤的流行病学研究;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加强创伤初期急救系统建立。  相似文献   

9.
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前伤、死后伤、麻醉伤和正常对照四组,损伤时间为15min,取创缘皮肤为检材;IL-6引物为寡聚核着酸引物(27hP),内对照引物为Tx基因(20hP),用TRIZOLTMTotalRNA提取试剂盒抽据总RNA,AMV逆转录酶使mRNA逆转录成cDNA,PCR扩增得出:在生前伤、麻醉伤以及正常皮肤中均能扩增出IL-6cDNA片段(590hp)和内对照Tx基因片段(188b),在死后伤组只能扩增出Tx基因片段;图像分析凝胶灰度扫描;生前损伤组与麻醉组无显著性差异,而二者与正常皮肤组有统计学差异。藉此,运用RT-PCR法可以准确区别大鼠实验性损伤的生前伤与死后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家兔死后体表锐器损伤出血现象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贴近实际办案需要,找到一个更为实用的鉴别生前锐器伤和死后锐器伤的方法。方法家兔脱毛,制作锐器损伤模型,采用大体观察结合HE染色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死后锐器损伤出血量均较少,随着时间延长出血量减少,出血速度慢。死后30min的锐器损伤在形成过程与生前损伤有所区别,但在死后12h肉眼观察结果与生前损伤难以区别。死后1h以上的锐器损伤与生前损伤不同之处在于创缘不会被血染。结论位于尸体低下位置的死后30min内的锐器创与生前锐器创的区别是出血量相对较少。死后60min-90min的锐器伤出血量少,创缘皮肤不被血染,肌肉的出血较局限,与生前损伤相鉴别较容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上肢锐性抵抗伤与命案现场分析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法医进行现场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00例具有上肢锐性抵抗伤的命案进行统计,分析上肢锐性抵抗伤分布、数量、主被动性、强弱程度等与死者及案犯的性别、年龄、致死部位、作案动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男性手背更容易出现抵抗伤,男性手掌损伤数量高于女性;(2)上臂损伤可与手背、前臂抵抗损伤同时出现,形成相关性抵抗伤;(3)作案动机不影响上肢锐性抵抗伤出现的部位;(4)死者为未成年人时,主动抵抗出现的比例增高;(5)案发时间白天更容易出现强抵抗;(6)涉案人关系、作案动机均不显著影响抵抗伤的强弱与主被动性。结论 在上肢出现锐性抵抗伤案件中,男性死者更能保持主动抵抗行为;主动抵抗更容易发生在未成年人;强抵抗行为更容易发生在白天。  相似文献   

12.
生前伤与死后伤皮肤弹力纤维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art氏弹力纤维染色对不同时间的皮肤生前伤和死后伤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生前伤和死后伤真皮中的弹力纤维在形态和分布上无任何区别,因此,在法医实践中依据真皮中弹力纤维形态变化区别生前伤与死后伤无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附加伤的分类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医检案过程中,经常会在致死性损伤(主要损伤)之外,发现其他形式的损伤。这些损伤的作用方式、形成机制、成伤的目的各有特点。笔者试着将这些损伤定义为附加伤,再按照损伤形成的时间分为生前附加伤和死后附加伤,并总结其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早期脑干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自制的簧片打击装置弹击大鼠枕骨结节,造成严重颅脑损伤或原发性脑干伤,取其脑干(中脑、桥脑及延髓)常规包埋、制片后作LSAB-FN染色。结果表明,在严重颅脑损伤及原发性脑干伤,可见FN沉积于血管周围间质、部分神经纤维内及一些神经细胞内,且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FN沉积量增加、范围增大。LSAB-FN法可用于生前原发性脑干伤与死后伤的鉴别和推断在3小时内损伤经过时间。  相似文献   

15.
史为栋  胡建勤 《法医学杂志》1999,15(3):153-153,155
对22例眼球穿通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眼球穿通伤致伤程度的临床分级方法。统计结果显示:眼球穿伤绝大多数发生于单眼,男性多于女性,左眼多于右眼,其致伤原因多种多样,损伤情况复杂,损伤结果严重。将眼通伤的致伤程度进行临床分级,可为伤者的视力下降程度的评估和损伤程度的鉴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钢珠枪弹伤的法医学鉴定3例张新华,郑三怀,阙正龙(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广东510091)1案例例1某日晚,傅某在谈恋爱时被两人持枪抢劫,傅反抗,案犯开枪后逃走.傅报案后去医院,到医院后死亡.尸检发现其左胸锁骨中线内侧第二肋间有一处射人口,呈椭圆形,...  相似文献   

17.
罪犯伪病和造作病(伤)的处理措施关晓明湖南省德山监狱(415127)黄铁毛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415101)劳改场所的罪犯常为逃避劳动改造不择手段地诈病、造作病(伤)(以下简称"两病"),这是一种严重对抗法律的恶劣行径。因此,研究罪犯"两病"...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徐某,男,37岁。2007年11月20日被多人致伤头面部。入院检查:头部血染,头顶部有一长约9cm不规则头皮裂伤,部分深达颅骨,有活动性出血,压痛(+),右眼睑下方有约2.5cm皮肤撕脱伤,广泛性出血。头颅CT报告:左颞顶部皮下血肿。初步诊断:闭合性颅脑损伤;头面部多发性软组织挫裂伤。  相似文献   

19.
攻击伤所致闭合性掌骨骨折在法医临床实践中时有发生,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攻击伤致闭合性掌骨骨折在第一到第五掌骨都可以出现。结合掌骨解剖、形态和生物力学详细地阐述了攻击伤所致闭合骨折的发生机制。司法鉴定中还应该注意当时手部皮肤伤情:有无皮下淤血、皮肤擦伤、挫伤、肿胀等情况,来判断是否为攻击伤所致。同时要结合其他佐证,比如证人、视频、致伤物等来还原受伤经过。以保证鉴定意见公正客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道路交通伤对患者的智力和记忆的影响。方法 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WAIS-RC)和韦氏记忆测验量表(WMS)对178例患 者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178例患者的平均智商为71.8±17.8。言语智商78.3大于操作智商67.9(t=13,p<0.001)。34.8%的患者智商低于正常,45.5%处于边缘状态。患者的平均记忆商为57.9±11.7。59.6%的记忆商低于51,84.3%的患者记忆商低于正常。结论 伴有颅脑损伤的道路交通伤患者多有程度不同的智力和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