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_1)及酯酶D(EsD)被证明具有遗传多态性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研究证明PGM_1及EsD均有较好的分布频率,在红细胞中活性较高,在血痕中稳定性较好,所以是个人识别检验中较好的遗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检测红细胞及血痕酸性磷酸酶表型,并对不同条件下的血痕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室温下(15~33℃)保存的110例纱布血痕7周内可全部正确分型,21例磁板血痕9周内均可正确分型;含血量≥5λl 的血痕可被正确检出 EAP 表型;日晒、水洗、发霉等因素可影响血痕 EAP 型的正确检出。同时调查了广东人群的 EAP 表型分布,基因频率为 p~a=0. 2338,p~b=0. 7662,发现 EAP 基因频率分布存在着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 pH7.4的 Tris-马来酸缓冲系统和混合淀粉凝胶同步检测血液及血癌中 EsD 和 PGM_1的表型,获得良好的分型效果。EsD 和 PGM_1的图谱区带平直、狭窄、清晰。各种表型之间差异著,极易区分容易发现稀有表型。我们在上海地区居民中检查了390人的 EsD 表型和724人的 PGM_1表型,其分布与其基因频率详见附表。在检测尸体血及尸体血痕时,发现一例尸体血和一例尸体血痕的 PGM 1活性明显增强,前者尚显现了一条额外的同工酶区带。  相似文献   

4.
应用等电聚焦电泳调查武汉地区人群红细胞EsD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解我国人群稀有基因分布情况,作者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对武汉地区人群 EsD 多态性作了调查。材料与方法1.血样处理血样采自武汉地区无亲缘关系健康成人。取静脉血1ml,生理盐水洗涤2次,取压积红细胞加等量蒸馏水置-18℃冰冻过夜,温融后离心。取溶血物加等体  相似文献   

5.
徐华 《刑事技术》1998,(2):42-42
采用琼脂糖水解淀粉混合凝胶电泳法,同步检测EsD、GLD_1、PGM_1,对210例无血缘关系,健康的天津地区人群EsD、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中国人群ESD表型分布和血痕EsD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 Hopkinson 等首先发现人类红细胞酯酶 D(esferase D,简称 EsD)具有遗传多态性,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将人群分为 EsD 1-1,2-1,2-2三型。此后,其他学者相继发现了一些较为少见的表现型 EsD3-1,EsD4-1,4-2,  相似文献   

7.
<正> 酯酶D(EsD)广泛地存在人体组织中。具有遗传多态性,对人类群体遗传学、法医学和临床医学都有实用价值。特别在亲子鉴定、个体识别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  相似文献   

8.
<正> 哈尼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金平、江城、绿春、元阳、墨江、元江等县境内,共约九十六万人。为了解 EsD 和 PGM_1两种红细胞酶型在哈尼族人群中的分布,我们采用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同步电泳法,对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127例无关的健康哈尼族人红  相似文献   

9.
柳燕 《法医学杂志》1998,14(1):20-20
采用薄层等电聚焦电泳PAGIF,结合反转显色,同时对EAP及PGM1亚型分型。结果在同一块凝胶板以两个表面分别显现出清晰的同工酶谱带,结果互不干扰。EAP检出AA、BB、BA三种表型PGM1检出十种亚型。PAGIF结合双面反转显色可同时对EAP及PGM1亚型分型,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87,可应用于亲子生定。  相似文献   

10.
近数十年来,经法生物学家的努力,血痕中可测定的血型日益增多.不少学者研究了血痕中各种红细胞酶及血清蛋白的可测期限,但对同一批血痕同时进行多种酶及血清蛋白可测期限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为了了解GLOI、EsD、EAP、PGM_1及Gc在各种环境下的可测期限,本研究采用同一批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酯酶D(EsD)型的分布及血痕EsD型的检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高压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沈阳地区汉族221例随机献血者的红细胞酯酶D(EsD)型进行了检测,其基因频率为 EsD~1=0.629,EsD~2=0.371。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EsD 型分布的种族差异,发现黄种人的 EsD~1频率最低,白种人及黑人最高。用本法对红细胞溶血液的最小检出量为1μl;以1μl 溶血液作成的血痕检样,室温保存2周仍可分型。以5μl 溶血液作成的血痕检样可分型时间为3周;37℃保存的溶血液可分型时间为7~8天。  相似文献   

12.
PGM_1和EsD是司法鉴定常用的二种个人识别物质,它以酶的多态性及变异表达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来解决法医中某些亲权鉴定问题。将此鉴定应用于胎儿的鉴定尚少见报导,本文报导了三例不同情况的胎儿中PGM_1和EsD酸型淀粉—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加免疫固定技术对人血痕进行类粘蛋白型(ORM)分型,并调查了264名北京地区无血缘关系健康献血员ORM表现型,结果ORMl F1 48.9%;ORM1 F1S 37.5%;ORM1 F1F2 3.0%;ORM1 S 9.8%;ORM1 F2S 0.8%;经吻合度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氏定律。其基因频率F1为0.6913;F2为0.2897;S为0.0189。电泳图谱清晰;分辨力好,可清楚地辨认F1、F2带;灵敏度高,检材用量仅5×2mm(血纱布);室温保存的血痕检材检出时间可长达一年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表型及基因频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应用混合淀粉凝胶电泳对中国人红细胞ALADH表型及基因频率的研究。在技术上作了某些改进,酶谱仍清晰易于定型。研究结果:ALADH~1=0.359;ALADH~2=0.641,与国外资料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技术、小型聚丙烯酰胶凝胶电泳及银染法,检测D1S80位点的VNT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在175名无关的西安地区汉族人群中发现了22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布于320~750bp之间,频率分布为0.0057~03314,杂合度为82.3%,个人识别率(DP)为0.9588,非父排除率(EPP)为0.6704。对7个家系23名相关个体分析,证实DIS80位点的遗传符合孟德尔方式。已发现的64种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g-Weinberg定律。  相似文献   

16.
人头皮屑的DNA分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头皮屑由不同角化程度的表皮细胞组成。头皮皮肤表皮基层膜的高度有丝分裂及表皮内角化细胞来不及完全角化,导致有核角化细胞的存在。在刑事案件中,经常有一些蒙面者(带面罩)作案,犯罪现场可能仅收集到罪犯留下的头皮屑材料。头皮屑能否进行遗传分型,是否可作为有用的法医学物证检验样品,本文作者就此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用无菌镊子从头发或头皮处夹取5名女性和2名男性的7份头皮屑,并采集唾液作实验对照。1.2 显微镜观察头皮屑用超纯水浸泡过夜,取浸泡液滴涂在载玻璃片上,加热固定,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  相似文献   

17.
Sun ZG  Ding M  Wang BJ  Huang HW 《法医学杂志》2006,22(4):271-274
目的建立应用PCR技术进行RHCE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技术(PCR-SSP)检测200例中国北方汉族、南方黎族个体的RHCE基因型,同时对5例亲子鉴定样品进行检测。结果2个民族个体RHCE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结果完全一致;其中中国北方汉族RH基因型频率分布为RHCCEE1例,RHCCEe3例,RHCCee88例,RHCcEE4例,RHCcEe20例,RHCcee54例,RHccEE1例,RHccEe22例,RHccee7例;中国南方黎族RH基因型频率分布为RHCCEE2例,RHCCEe2例,RHCCee106例,RHCcEE7例,RHCcEe62例,RHCcee10例,RHccEE3例,RHccEe8例。亲子鉴定样品RHCE基因型检测结果与13个STR位点联合鉴定结论一致。结论PCR-SSP技术能准确判断中国北方汉族和南方黎族个体的RHCE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红细胞酸性磷酸酶(EAP)型的分布及血痕EAP的检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辽宁地区213例汉族随机献血员的红细胞酸性磷酸酶(EAP)型进行了检测,其基因频率为EAP~(?)=0.169,EAP~b-0.831。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EAP型分布的种族差异,指出了各人种EAP型分布的特点。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红细胞溶血液EAP型的最小检出量为2μL(2×3mm滤纸条)及0.5μL(直接加样);对血痕EAP型的最小检出量为7.5μL血液制成的检样。本法在4℃保存4周以内的红细胞溶血液和室温保存25天的血痕均能正确判定EAP的型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混合淀粉凝胶电泳法调查了长沙地区215例汉族人红细胞ALADH(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表型频率分布,发现3种ALADH表型,其基因为ALADH~1=0.3930;ALADH~2=0.6070,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触珠蛋白(Haptoglobin简称Hp)是一种存在于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血清和其他体液中具有遗传多态性的X_2糖蛋白.Smithies首先发现了Hp的遗传多态性,用淀粉凝胶电脉技术将其分为三种表现型.嗣后,Smithies与Connell又将Hp分为六种表现型.进入八十年代,Shibata与Mastumoto等人采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将Hp进一步分为16种表现型,证实由Hp~(1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