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克 《长江论坛》2009,(1):53-58
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样,保守主义也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思潮。保守主义的核心内涵在于:基督教原罪观念对人类的约束;人类不变的本性;道德律令的客观存在;权威与精英的必要;对私有财产的捍卫。这些政治哲学要素使保守主义成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并对政治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里根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主导政治思潮就是新保守主义,这对美国的内政外交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女权主义政治思潮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鼎良 《前沿》2010,(16):17-19
西方女权主义政治思潮从17世纪开始出现,19世纪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活跃在西方政治舞台。它在西方政治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是西方新兴的政治思潮之一,它冲击、挑战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以男性为主题的各种政治思潮,反对社会、家庭对女性性别的歧视、压迫、剥削,追求两性的平等地位和妇女的解放,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克 《长江论坛》2007,(1):46-52
自冷战结束,尤其是小布什当政以来,美欧关系出现了裂痕。其关键原因是主导政治思潮——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对立。自由主义一直都是西方主导性的政治思潮。二战后欧洲的主导政治思潮是以福利国家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而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种新型的保守主义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日益强劲,成为里根和小布什两届政府的主导政治思潮,这就是新保守主义。以不同政治哲学为指导的美欧两方所采取的国内外政策也有很大区别,这造成了它们的分歧和对抗。从长远看,美欧关系的构架应是竞争、互补和合作并存的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大连"一校两院"大讲堂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李良栋,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贡献》为题作了首场辅导报告,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李良栋教授是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原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政治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和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西方政治思潮、政治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方政治思潮的新特征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西方政治思潮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它们都产生于冷战结束之后的时代背景下,政治学说起到引发和带动作用,日益发达的大众媒介助长其快速传播,多样化的潮流冲击和重构传统的政治思潮流派。应对这些新特征需要警惕和反对冷战思维,重视政治思想的学术生产,提升政治宣传水平,合理借鉴,不断扬弃。  相似文献   

6.
王建芹 《理论月刊》2012,(3):99-101
有限政府作为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背景下的一种制度性建构,通常被视为宪政文明制度内涵下界定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政治表达,其文化基础和思想源流内生于上古欧洲和近代西方特有的政治文化观念及其制度实践。而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以来以圣俗二元分立为基本特征的政治文化传统,蕴生了他们审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权力关系的思维方式、政治心理和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种政治与社会秩序。这一特有的文化积淀建构了西方宪政文明的历史基础,从二元社会及其二元政治文化的视角研究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承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类宪政文明的历史渊源,同样也可以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提供一个更宽泛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张易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3):109-114
清朝末期(1840-1911年),思想界、翻译界空前活跃。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解析了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世致用、洋务运动、变法维新等政治思潮与西学翻译之间的关系,指出翻译的选材和数量受到主流政治思潮的控制和影响,而翻译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主流政治思潮向更高阶段演进。  相似文献   

8.
公秀丽 《前沿》2013,(14):6-8
党的十八大报告字里行间闪耀着我党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的坚定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这面伟大旗帜,根本的保证就是“坚定不移”,因为坚定不移是抵御各种政治思潮侵蚀的强大政治思想武器,是新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代际交接的政治誓言,是捍卫这面旗帜接力高擎、永葆本色、璀璨如新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必须坚持”,以保证我党坚定不移高举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9.
林红 《探索与争鸣》2024,(3):145-155+180
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是两种足以重组政治结构、重置权力关系的激进思潮。前者在其概念形成之时便与国家建构联系在一起,是推动现代国家形成的意识形态力量;后者的出现要晚近得多,是一种国家内部因大众不满而形成的政治表达,反映了中下阶层的利益与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以后,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在西方出现了日渐清晰的合流之势。尽管前者强调民族主权的排他性占有,后者追求人民主权的决定性地位,但是人民的多义性和民族的政治化建立了二者核心范畴的对接关系。作为极具号召力的大众政治思潮,民族主义追求我族与他族的内外区分,民粹主义强调精英与民众的上下区分,由于动员话语的关联、对抗目标的合一和政治光谱的趋同,两种思潮的动员结构出现了纵横交叉。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最终合流,本质上是两种历史路径不同的政治思潮通过核心范畴对接、动员结构重叠而实现的结果。这一合流强化了极端右翼的意识形态力量,增强了反建制力量挑战和变革既有政治秩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亢鸽  拓宏伟 《传承》2009,(10):130-131
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是19世纪中期流行于西欧的一种政治思潮,它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既产生了思想启蒙的积极影响又产生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消极影响,但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和评价西方无政府主义。  相似文献   

11.
张义 《传承》2008,(16):76-77
罗隆基是中国现代史上专家政治论的首倡者。人权运动时期罗隆基的"专家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专家政治"的含义、实行"专家政治"的必要性、如何实现"专家政治"、"专家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他的"专家政治"思想主要受欧美专家政治思潮与实践的影响。罗隆基的"专家政治"思想有着明显的缺陷,但在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提倡的"专家政治"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2.
建党时期陈独秀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无政府主义反动思潮曾经严重地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影响创建一个马列主义的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五四运动以前,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曾在一定程度上起过冲击封建思想和军阀政治的作用;但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仍然伺机冒头。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社会政治思潮,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浅论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是19世纪中期流行于西欧的一种政治思潮,它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既产生了思想启蒙的积极影响又产生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消极影响,但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和评价西方无政府主义.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外坐标被部分置换了,特别是西方金融危机的发生更加激发了中国知识群体的想象。这是中国从"价值导向型政治思潮"向"议题导向型政治思潮"转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彭航 《传承》2007,(7):72-7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传统"投票民主"的缺陷和不足,西方学者提出了"协商民主"的治理思想,这一学说逐渐流行,成为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但迄今为止,西方各国都没有将协商民主纳入国家民主政治之中。而在中国,人民政协不仅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协商民主,而且克服了协商民主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困难,为人类民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罗隆基是中国现代史上专家政治论的首倡者.人权运动时期罗隆基的"专家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专家政治"的含义、实行"专家政治"的必要性、如何实现"专家政治"、"专家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他的"专家政治"思想主要受欧美专家政治思潮与实践的影响.罗隆基的"专家政治"思想有着明显的缺陷,但在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提倡的"专家政治"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民主社会主义,是现今世界上广为流传的政治思潮和理论纲领,它是在继承了第二国际后期的修正主义、机会主义者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的主要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在当代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新旧政治格局转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向科学社会主义挑战的一种社会改良主义。本文拟就其政治纲领作一点剖析,试图从这一侧面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澄清民主社会主义的迷雾。  相似文献   

19.
<正> 当代西方保守主义(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Conservatism)是本世纪以来流行于西方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它在本世纪不断发展,70年代以来取代自由主义思潮,占居西方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成为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然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些人对其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本质及其在西方“和平演变”中的作用认识不清,引起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混乱。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首先是一个政治恐怖事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史事件。对前者的审视林林总总,对后者的反思却稀稀寥寥。而从深度反思的要求来看,对后者反思的重要性要超过前者。从思想史的角度,我们看到“9·11”事件促使美国政治思潮走向了极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