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治理农业污染形势严峻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12,(8):14-14
一、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污染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湖北是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的地区,2010年,农业源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35.7%,总氮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58.25%,总磷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67.7%,农业面源污染正逐渐成为第一大污染源。 1、种植业污染。2010年全省化肥施用量约为350万吨,折算后化肥施用强度为1055公斤/公顷,其中30%以上未经有效利用流失到江河湖泊中。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张北县战海乡曹碾沟小流域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3公里,流城面积12.75平方公里。是一个沙地重度侵蚀区,全流域大小冲沟78条,为道总长约6万米。每年暴雨一来,雨水伴着泥沙滚滚而下,土地沙化,河床淤积,交通中断,使该县的三个自然村受到威胁,亟需从根本上进行治理。1993年6月,张北县战海乡曾碾沟小流域治沙工程,被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确定为减灾扶贫捐款项目。从这年9月开始,县、乡、村三级领导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展开了一场小流域综合治理大会战。一年多时间,集中搞了“四个大会战”。1993年9月封冻前,抽调800多名…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单元”,它依山傍水含田,连着平原和河流,如果小流域治理不好,影响的不仅是流域内部,还直接影响到江河平原的治理。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以大中河流域防洪工程、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工程,而忽略了小流域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近年来的洪涝灾害,凸显我国中小水利欠账积弊。水利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当前我国中小河流水灾损失约占全国水灾损失的80%,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和山洪灾害伤亡人数占全国水灾伤亡人数的2/3以上。  相似文献   

5.
王治国  王建 《中国减灾》1997,7(1):40-43
川中丘陵区土地总面积12.1万Km2,水土流失面积7.7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6%,年均泥沙流失总量高达5.69亿吨,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灾害,破坏了土地资源,造成耕地生产力降低,面积减少,淤毁水利工程,缩短使用寿命,抬高河床,加剧了水、旱等自然灾害,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对兴建的三峡工程及长江中下游的长治久安构成严重威胁。为此,进行了川中立核区水土流失灾害的防灾治理效益研究。经实践证明,水土流失灾害的综合治理是减轻水旱灾害,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合…  相似文献   

6.
张亚东 《群众》2023,(23):65-66
<正>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如皋市下原镇坚持以利益共享推动河道自治共管为工作理念,以沿线群众全员参与以鱼养河、沿线群众全员包干河道管护为工作目标,以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为工作抓手,建立健全河道管护长效机制。通过实施水系连通、清淤疏浚以及岸坡整治等工程,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全国大部分地区最大四个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0%。而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干旱缺水成为北方地区发展经济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防灾预警是风险灾害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是社会治理亟待破解的传统难题。目前农村防灾预警仍面临乡村治理体系基础薄弱,防灾预警手段和工具缺乏,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参与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面向未来,要以构建风险韧性,形成可持续减灾战略为依托,着力培育和激发居民参与灾害治理能力,建立应急管理"高可靠性组织",因地制宜发展应急产业,推动应急工作智能化建设,打通农村防灾预警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9.
彭珂珊 《桂海论丛》2002,18(2):44-46
以支流为骨干 ,以县域为单位 ,以5-30平方公里的小流域为单元 ,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 ,依照水土流失规律 ,优化配置各种治理措施 ,形成综合的防御体系 ,这是良化生态环境的成功之举。文章针对水土流失规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 ,分析了小流域治理的特殊作用 ,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山川秀美工程之要求 ,提出了相应对策 :搞好植被建设 ;实施综合治理 ;大搞农田建设 ;推进水保产业化。以达到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城乡富绕、安居乐业、现代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苏枫 《小康》2023,(1):22-23
<正>黄河专家钱宁主持研究的“集中治理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区”成果,是治黄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我国是世界上多沙河流最多的国家,黄河是世界上水流含沙量最高的大河,其年平均含沙量高达37公斤/秒立方米。在我国修建水利水电工程都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泥沙问题,实际的需要推动了泥沙研究的蓬勃开展。清华大学水利系是泥沙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几十年来积极开展了黄河、长江等江河工程泥沙问题及泥沙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青藏高原在我国生态环境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导致高原植被覆盖分布、径流水系、冰雪消退、土壤蒸散等下垫面状况改变,造成冰湖溃决、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而且气候变化响应还对过境天气系统和我国天气气候产生深远影响,给我国的防灾减灾形势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龙炳煌 《中国发展》2010,10(1):87-89
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武汉市率先实施了“清水入湖”截污工程计划,2008年又编制了巡司河生态景观走廊控制规划,拟分三期总投资25亿元,2009年又启动了总投资158亿元、工期长达12年的大东湖生态水网修复工程。这些举措对于治理湖泊污染,改善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治理湖泊污染,必须从流域和水系的整体统筹考虑治理方案,同时要体现资源节约,重点是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目前,作为武汉第二大城中湖泊的南湖,已成为汤逊湖水系一个污染最严重的湖泊,其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金磊 《中国减灾》2005,(7):22-22
沙兰惨剧告诉我们,开展以校园安全为中心的城乡“安全生活”建设十分迫切。校舍规划设计尤其重要沙兰洪灾属山洪灾害所致,山洪的防治措施包括非工程和工程两大类。非工程措施有降雨天气预报、山洪预报和警报。工程措施主要是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坡面治理、沟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安徽省民政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深入推进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培育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力量、建立"三社联动+防灾减灾救灾模式"、探索推进智慧灾害治理、积极探索整合防灾减灾救灾社  相似文献   

15.
永康治水记     
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2008年5月以来,永康市投资9.7亿元实施《永康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规划》,以改善水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整治53条小流域,实施“污水、垃圾、厕所、环境、河道”五同步治理,建立“养山保水、进村治水、人川护水”三道防线机制,形成生态清洁综合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约为1560平方公里/年,目前则高达3436平方公里/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国家为治理土地沙漠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相应启动了许多生态治理工程,但却收效不大。荒漠化的形成跟人的活动有  相似文献   

17.
狄重阳 《前进》2006,(7):53-54
建国以来,太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重型化的经济结构也为太原造成了难以治理的环境污染。据有关部门统计,太钢、太化、西山等八户重点企业排污总量占太原市排污总量的70%以上,在化工生产排放的“三废”中,其排放总量废水第  相似文献   

18.
赵纪来 《今日浙江》2005,(23):31-33
建德市地处钱塘江上游,又是全省畜牧业重点县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任务十分繁重。2002年以来,建德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积极探索有效模式,大力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了江河水体和农村卫生环境,促进了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50%以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厌氧净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三大工程被列入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加以推广。突出三项重点1.畜禽养殖污…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又遇一个漫长的雨季,但农民们情绪乐观,因为徐宸溪流域治理列入省里2012年中小流域治理项目。该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部分工程已经动工实施了。这得益于南平市人大代表、建阳市徐市镇南槎村党支部书记范爱英在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尽快实施建阳市徐宸溪流域治理项目的建议》的办理落实。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11,(1):212-213
2008年市委三届三次全委决定加强"五个重庆"建设以来,永川区在"森林永川"的建设中累计投资近15亿元,新造林35万亩,提前2年超额完成了森林工程总体规划32万亩新造林任务。城市森林工程:重点实施了55公里景观大道,11个城市森林公园,11个城区山头绿化,7500亩城周森林屏障工程,新增城市景观林1084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20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区。农村森林工程:实施了1911公里通道绿化,431公里水系绿化,新发展30万亩速丰林工程,建立了5个万亩示范片,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7%。2010年,永川区投资54889万元,完成森林工程建设任务15.5万亩,占重庆市下达计划的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