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废钥匙     
每周五为县长接待日,今天已经中午十二点过了,还有一位老太太静静地坐在接待室的最后一排椅子上等着。秘书小江附在我耳边说:“她是一位疯子,最好别理她。”她两鬓斑白,颈部僵硬着坐在我对面,急切地说:“县长同志,我依理依法找政府,天天都来,却没人理我,我只好直接找您了!”我不解地望望小江,这老太太很正常嘛,怎么会是疯子?“县长同志,您评评理,中央直接给了我一套新房子,可到县上却落实不了。政府还是不是人民的政府?再不解决好,我要直接去中央……”第二天,老太太直接推开了我的办公室……第三天,老太太仍坐在我的…  相似文献   

2.
一 1998年8月,在黑龙江做幼师工作的迟丽梅来到了美国底特律,成了一名陪读夫人。整天连个人影也见不到的陪读生活,让她无法忍受,于是,她向丈夫提出工作。 她开始做保姆了。雇主是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叫伯利特,是报社记者,女的叫林莉瑞,照顾对象是伯利特的母亲。伯利特告诉迟丽梅:“由于我母亲性情古怪,已换六个保姆了。” 一见面,老太太围着迟丽梅连转两圈,也不说话,迟丽梅说,“老奶奶,你有什么意见?”话音没落,老太太立即说,“不要叫奶奶,叫我艾特肯夫  相似文献   

3.
一天,河南郑州市的两位读者,风尘仆仆地来到本刊编辑部,代表他们那里的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向我们表示谢意.原来,不久前,他们受老太太之托,为她在本刊刊登了一则寻  相似文献   

4.
《上海机关动态》2002,(10):17-18
当残疾当事人走进法庭时,她亲切地关照一声“当心”;庭审结束时,她不忘道一声“再见”……一位姓王的老太到法院开庭,步履蹒跚进电梯时,一位陌生的女法官扶了她一把。真巧,这位法官就是主审此案的审判长。那位老太太输了官司还给法官送来锦旗一老太太说:“一位素不相识的法官在我上电梯时搀扶我,我认定她是个好人。我相信法官的裁决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5.
消费新理念?     
<正> 经常听到某些官员、学者们批评老百姓消费理念落后,不敢消费,是一群守财奴,还编了一则笑话讽刺老百姓,称中美两个老太太在天堂相遇,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一辈子好房,上天堂前还清了贷款。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一辈子钱,终于购一套房了。联想到前些年一位去世的开明的领导人说过,吃饭时喝点葡萄酒很好啊。前些年报刊又提倡“过紧日子”。我母亲说得好,我可从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现在是子女的人将来又会生育子女而成为父母,怎样正确对待父母,实在是伦理道德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孝道教育历来就是人类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人缺乏孝道,不孝敬自己的父母。辱骂父母者有之,殴打父母者有之,不赡养父母者也有之。在中学生心目中,父母的形象也不高大,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高中生共13609人进行的“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日本的中学生把父亲和母亲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把父亲排在第一位母亲排在第二位,而可怜的中国父亲和母亲在自…  相似文献   

7.
这是我担任婚姻登记员不久遇到的一件事。一天,一位中年妇女来到婚姻登记处,代她的父母咨询如何办理复婚手续。我热情地接待她,并强调地的父母必须亲自到场申请,还要带上离婚证件。她向我说明父亲病重不能前来,因年代久远离婚证件也无从查找。对这种情况,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正在此时,局长来了,问过情况后,他让这位女同志,请她母亲来,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详情。第二天,女儿陪着母亲来了。这是一位典型的北方老妈妈,慈眉善目衣着朴素,显得十分干净利落,说起话来有条不紊。这位老妈妈含着泪水,讲诉了一个哀婉的故事。她和他本…  相似文献   

8.
先说一个源于生活而又近似“黑色幽默”的故事。去年12月7日晚7时许,冰城哈尔滨一位张姓年轻司机驾车运行中,见一老太太坐在马路中央站不起身来,便急忙停车跑过去询问,原来老太太是被身边疾驶而过的“缺德摩托车”吓瘫了。张司机刚要伸手扶老太太回家,忽转念一想:救人得有个证人。可此时天色已晚,找不到人,只得拿来纸笔,要老太太写个保证书,“证明不是我撞了你”。已冻得够呛的老太太哭着说不会写字,张司机就代她写保证书,又跑回车里拿来一张复写纸,让老太太按了个手印。待到他忙活完这一切,把车开过来扶老太太上车回家时…  相似文献   

9.
到加拿大不久,通过中介公司我很快住进了一间单身公寓。房间不大,但很干净,与另外一套小公寓紧挨在一起。房东是位老太太,她告诉我,以前这间公寓也住过几位留学生,她对他们的印象都很  相似文献   

10.
戈尔丁现代寓言的秩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连丰 《求索》2010,(2):189-190,131
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一部现代寓言。作者揭示了人类本性中黑暗的一面。经研究发现小说中有一条连接整个内容的主线——秩序与反秩序。整个故事情节就是在“维持秩序”和“打破秩序”的较量中展开的。小说中两派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较量,揭示了作者威廉·戈尔丁摇摆不定的秩序观。戈尔丁似乎一直在思想上在秩序与反秩序之间作着斗争。他认为“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它是反秩序的根源。所以,他对人类的本性持有极为悲观的看法,但是,拉尔夫的获救表明了戈尔丁对人类并没有完全的绝望,这是他对人类保持的一线希望。因此。可以说戈尔丁是一位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刘畅 《台声》2009,(1):60-60
如今的她,71岁,是一位旅居日本畅玉县寂静小镇的中国老太太。而20多年前,她40来岁,是个在”大人物”面前也直话直说的女科学家、女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2.
宿淇 《今日广西》2008,(2):63-64
作为中国屈指可数的精算师之一,年仅25岁的中国男孩沈彤进入华信惠悦美国总部。面对锦绣前程,沈彤说:“我的成功归功于妈妈。是妈妈的‘陪游’教育让我长大,是妈妈的职业教育让我看到成功的方向。是妈妈的放手教育又让我有勇气去外面闯荡。”毫无疑问,沈彤的妈妈高燕是一位优秀的母亲。她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将儿子送上了成才快车道。那么,她的家教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又能给家长朋友们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虽然许多才来到美国不久的中国老人们每天都早出晚归,由小巴士接送着去老人活动中心,但是老人活动中心是个什么样儿,我是一点也不清楚。可是看着将近80岁的母亲自从一年多前加入了那里的活动之后,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身上的病痛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不再时不时地要我带她去医院看病,由这事想来,老人活动中心必然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我家姐妹众多,大家相聚时总爱揶揄母亲说,她每天早晨花了太多的时间装扮,把自己弄得那么干净整齐,又不是中学生去学校上学,还指望着哪个男孩子对她多看上两眼。母亲被我们如此的逗弄每回都是笑得花…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3):64-64
耳背的老太太 一日我朋友坐公交车。她看见一个老太太站在她旁边,拉拉老太太的衣袖,小声地说了句:"您坐。" 耳背的老太太坐下后,说了句:"多好,多漂亮的女孩子啊,可惜是个哑巴。"  相似文献   

15.
有人叫她“北京老太太”、“毛乌素沙漠上的北京额吉”,有人说她是个“傻子”,放着部长的房子不住,非要在千里之外的毛乌素沙漠上受这份苦。不管人们怎么说,她就是她,总是那么执著,那么忙碌,常年累月奔波在北京、呼和浩特、鄂托克前旗,象涓涓溪水默默地在毛乌素沙漠上流淌……她叫奇琳华,当地人都知道她是民族上层人士。伊盟的“大可奇”是解放前的贵族人家,她是地道的伊盟郡王旗西官府的二小姐。她从6岁在家读私塾,16岁到北京蒙藏学校读书。父母亲是蒙古族上层开明人士,对儿女管教很严。解放前夕,因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母亲和…  相似文献   

16.
变化     
变化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小女儿当上了洗衣作坊的女主管。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逢上雨天,她担心洗衣作坊的衣服晾不干,逢上睛天,她深怕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天天为女儿担忧,日子过得很忧郁。后天一位聪明人告诉她:“老太太,您真是好福...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中秋的一天,一辆从浙江省青田县县城驶出的轿车,来到东源镇大云寺村村口。车里下来一位年近六旬的华侨,他个子高,身著西服,落腮胡子留得很长。当他向乡亲们打听到他母亲的住处后,便急忽忽地绕道步入一幢新楼房,用当地方百呼喊:「阿妈,阿妈!」一位头发斑白、身子硬朗的老太太闻声从内间走出来便问:「这是谁在叫啊!」这位先生一眼便认出她就是高堂,「扑通」一声跪到老太太跟前深情地说:「妈,不孝儿回来啦!」接着母子俩紧紧抱在一起,眼中湧出喜悦的泪水。乡亲们很快传开:「卖油郎」回来啰!  相似文献   

18.
来到杭州,偶然听到一件事:春天,来杭州不久的仇市长在西湖里救了一位落水的老太太。我们的谈话就从这件事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用爱心回报社会———记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赵燕本刊特约记者李纯勇知识的丰富和个性的成熟,会赋予女人特有的气质和风度。———〔英〕狄更斯了解她的人说她善良,认识她的人说她慈祥,理解她的人说她很谦虚。她是一位好妻子,也是一位好母亲,更是一...  相似文献   

20.
寒假来临,丽丽在男生免进的封闭式女生宿舍遭遇色魔凌辱。她没有告诉母亲自己被强奸的实情。只说是在宿舍遭遇抢劫。不久后的一场大火,“烧”出一名疑点重重的失踪男子。警方和丽丽的母亲才知道,丽丽的身心正备受苦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