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言君 《前沿》2006,(3):32-38
人力产权是从产权理论和产权制度角度,对生产力中人的要素的各项权利的界定,可定义为劳动者劳动技能及劳动成果的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以人力产权概念代替劳动产权概念和劳动力产权概念,不仅有经济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国企产权改革中职工人力产权的肯定和维护十分重要。利润分享制应该成为重要的人力产权企业实现机制,构成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04,(7):35-35
20世纪初,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汽车,普通百姓可望而不可及,实际上它是一种奢侈品,是财富、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汽车公司只把富人作为销售对象,生产高档车。1908年亨利·福特推出了面向大众、薄利多销、质量上乘的T型车,自然引起了美国全国性的轰动。T  相似文献   

3.
按劳分配与市场鹿居邦,吴凤岗经验告诉人们,必须寻找能最有效地刺激生产发展的收入分配原则、途径,以推动经济迅速而健康地发展。这不仅因为只有生产更好更快地发展,才会有更多的收入可供分配;而且因为,在收入分配问题解决不当的情况下,生产发展必然缓慢,甚至停滞...  相似文献   

4.
一按劳分配通行的原则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它们之间的劳动交换,必须经过社会平均劳动的比较和衡量,通过市场,借助商品的各种运行机制,实行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交换来实现。如果价格和价值相一致,企业劳动者拿到的、作了各种必要扣除之后的劳动报酬即货币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倡无私奉献精神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否相矛盾?这也是许多同志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以笔者之见,无论在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看。无私奉献精神与按劳分配原则都不矛盾。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权利,是马克思最先提出来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第一章第三节那几段著名的语录中告诉我们: (一) 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实行按劳分配。 (二) 按劳分配比旧社会通过商品等价交换来实现分配要进步得多。因为它取代了剥削,取代了由剥削引起的不平等。 (三) 按劳分配权在一定的意义上仍然属于资产阶级的权利,它反映了新社会中的旧痕迹。这是一个缺点,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0,(5):95-96
王海明在《人文杂志》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按劳分配是分配的公正原则;按需分配决非公正原则,而或者是不公正原则,或者是人道原则:它是以爱为基础的社会的人道原则,是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的不公正原则。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广大社会成员问的基本联系仍然是利益而不是爱,并且每个人的需要绝不可能完全满足。这样一来,按需分配如果实行于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8.
我在1983年《工资理论质疑》一文(见第五次全国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论文集)中曾认为,按劳分配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工资收入不等于按劳分配收入。就是说,除了按劳分配收入之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收入。我至今还是这个观点。现在有同志认为:“古典的按劳分配理论并未确切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它同商品经济是不相容的。”这句话的前半句我赞同,对后半句不同意。对这种观点有必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按劳分配新论石霞张燕喜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我国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何为按劳分配在现阶段的实现形式等问题,理论界则少有涉及,故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些意见。一、现...  相似文献   

10.
一、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经典的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前提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一方面重申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一贯看法,即“在一个集体、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重要的观点,即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消费资料的分配中,“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  相似文献   

11.
收获与分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收获果实固然可喜,分享收获得到的是激励。  相似文献   

12.
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要正确理解这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首先必须弄清楚它们的区别。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1.从含义和内容上来讲,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做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其主要内容是:①实行按劳分配,所分配的物质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既不是全部社会总产品,也不是全部国民收入。②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是参与按劳分配的前提。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必须参加劳动,提供劳动;二是必须在公有…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还要不要提倡奉献精神?有人认为:现在是搞按劳分配,讲等价交换,奉献精神不合时宜了。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本文就此作一分析。一、按劳分配、等价交换和奉献精神并存的必然性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要以人们提供的劳动量作  相似文献   

14.
市场型按劳分配的尺度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理论是与那种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相联系并由这种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种设想的特点是 :①公有制形式是全社会的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②每个生产者的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 ;③直接以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尺度 ;④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但是 ,与马克思的设想所不同的是 ,现实的社会主义不是产生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是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 ,生产资料所有制也不是单一的全社会共同占有 ,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还必须借助于市场经济的形…  相似文献   

15.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分配制度,应该而且必须为社会主义国家所坚持和实行。但是,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实行这一原则又必须有之相适应的具体原则,以保证它能在现实的基础上得以真正贯彻。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  相似文献   

16.
17.
在我国,随着集资入股的出现,按资分配应运而生。在理论界,有的同志从按资分配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出发,把它肯定为按劳分配。这是值得商榷的。所谓按资分配,就是根据入股的资金量,依照一定比例去分配企业的收入。从性质上讲,按资分配乃是一种非劳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必须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两者关系怎样?人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两者是对立的,有的认为两者是统一的。根据研究,我认为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商品的关系须就其范围而分当别论。 诚然,就单个企业而言,劳动力进入市场成为商品。由市场配置到所需的企业中去,进  相似文献   

19.
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超越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只按生产要素分配又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只有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才是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必然选择 ;两者结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彩虹 《前沿》2006,41(8):192-194
劳动成果的分配是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凝合。本文在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成果分配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前苏联社会主义时期的劳动成果分配制度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按劳分配理论分析,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