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蓉 《法制博览》2013,(7):84-85
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行政活动广杂专变的特点,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也因而促成了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蓬勃发展。然而,自由不等于随意,行政自由裁量行为需要司法对其进行合理性审查.目前,合理性审查在理论上的若干难点已影响到了司法实践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制约。亟需实现司法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有效把关。  相似文献   

2.
行政机关的裁量权已经渗透到了行政法的每一个角落,关于行政机关的裁量权的存在和控制也一直是各界学者们热议的话题。在行政法中有许多关于时间的规定,这些规定中也处处体现着行政机关的裁量权,本文从行政法上的时间入手,举例说明时间裁量性的体现,并分析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出发,笔者认为抽象行政行为就是行政机关的立法行为,再分析中国对行政立法监督的三个主要途径:1、权力机关的监督2、行政机关内部监督3、司法审查;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行政复议中可以对行政立法行为具有可诉性,从而引发思考行政行为可诉性后面的赔偿问题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4.
2012年1月,《行政强制法》正式实施,该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和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两种模式。笔者认为,一般的行政决定可以由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对于影响相对人重大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决定的执行应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审查通过后仍由行政机关执行。探索裁执分离的执行方式应是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司法职权优化配置和公民权利保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罗晨中 《法制博览》2023,(35):148-150
行政机关的裁量权是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根据行政机关自身的判断和决定,对具体案件进行决策的权力。这种权力在现代社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容易出现滥用或误用的情况。因此,本文将通过对行政机关裁量权的概念、范围、限制以及合理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规范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提供有益的建议,促进其权力的规范、合法和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6.
陈芊樾 《法制博览》2024,(6):154-156
《行政诉讼法》的修订实施为公民针对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提供了救济路径,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往往会因为自身官本位思想以及行政执法权力自由裁量权滥用等问题使得公民的权益受到行政执法权力的侵害。为了确保行政执法相对人能够拥有合理合法的维权路径,《行政诉讼法》当中规定行政相对人可以针对行政机关做出的执法行为进行行政诉讼,通过司法权力的介入,对行政执法权力滥用的情况予以纠正。通过分析《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影响,从提升行政机关执法的合规意识,强化行政执法过程中证据搜集意识和能力,完善司法权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督机制等三个方面,完善《行政诉讼法》规制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有效规制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民主国家的法律制度中,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是一项被广泛应用重要法律制度,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司法机关应受到行政行为不法侵害或不利影响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请求,来审查本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否正当、对相对人违法行政行为而导致财产、生命安全及精神损失进行补救及其撤销违法不当的行政诉讼的法律制度。本文是从对影响行政诉讼司法审查深度的因素、深度审查的必要性,以及对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深度进行评价,进一步剖析行政诉讼司法审查来衡量其深度。  相似文献   

8.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执法机关再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自行判断行为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的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利。烟草专卖行政管理中的自由裁量权是烟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专卖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应依据合法、合理等基本原则进行实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设立自由裁量权的初衷是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行政过程更加公平、公正;行政处罚更加符合情理。所以,在当前的执法实践中,如何认识自由裁量权,如何更加有效的行使自由裁量权,如何制约自由裁量权是能否真正实现执法"规范与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席龙飞 《法制博览》2023,(21):45-47
行政协议具有行政性和契约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在司法审查中也需要坚持双重审查的司法审查原则。本论文拟通过法价值视域对“A县某鹏金属精密铸造厂诉A县人民政府搬迁行政协议案”进行研究,分析双重审查原则的法学基础和司法实践的必需性,指出该原则适用于行政协议审查所蕴含的法价值。并探讨双重审查原则存在的行政本位审查逻辑不能满足人民利益、协议有效性审查缺失有损公正、有效性与合法性审查未协调运作的司法适用现状,可以采用厘清合法性审查的逻辑、明确协议有效性的审查、实际融通有效性与合法性审查的方法完善,希冀以此实现该原则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曹飞跃 《法制博览》2023,(18):106-108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法律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传统法律法规中制定的内容与当下社会发展出现了诸多不相适宜的情况,迫切要求对现有的司法审查做出调整。本文从行政协议本质属性以及法律规范体系原理出发,充分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行政协议中“行政性”与“协议性”的关系,以及行政协议司法审查的具体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行政协议司法审查法律的有效适用路径。  相似文献   

11.
行政程序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控制功能,能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从而规范行政行为,限制行政权的扩张,实现"控权"。然而作为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有效手段、具有法定性的行政程序本身却也离不开自由裁量权。笔者试着从分析行政程序与自由裁量权相关联的一面,结合现行法律、法规论证行政程序也离不开自由裁量权,并对行政程序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2.
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与审查是我国鉴定制度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相关司法案件中的重要一环,但现阶段,我国的司法鉴定启动与审查相关程序并不完善,出现了鉴定程序被随意启动、鉴定意见审查与认定过程中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本文对民事司...  相似文献   

13.
在税收体系中,纳税人是承担税务主体。不仅是义务主体,更是税收所应该惠及的权利主体。虽然近些年,通过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实施,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的推行,加强纳税人的权利保护,但是不能否认、不能回避的是对纳税主体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征税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纳税人诉讼的资格和范围受到限制,税法碎片化、缺乏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法适当限制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拓宽纳税人的诉讼渠道;建立司法审查机制,完善税务代理机制。如果能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快税收法治化的建设,也必将促进我国整体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提出了许多可行的解决办法。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因素视角下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方案可以包括:完善立法、规范抽象行政行为,重构行政主体职权,推行行政裁量格次化,建立行政裁量先例制度,加强行政人员的素质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工会博览》2005,(14):8-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即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便捷入警机制为警校生进入警察队伍提供便捷通道,经调研,司法警校生职业认同感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调研结果分析得出监所机关信息较为闭塞,社会整体认知亟待提高,理论与实践存在鸿沟,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外因影响志愿报考,培养氛围有待提升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完善“校监”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凝聚强化课程专业特色以及提高生源标准等措施,以达到提高司法警校生对司法行政机关的职业认同感,为司法行政机关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林黄娟 《法制博览》2013,(12):117-118
本文拟以房屋拆迁立法司法变迁为视角,从房屋拆迁实行"行政强拆"与"司法强拆"双轨制——"司法强拆"单轨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与"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的双轨制——"行政强拆"为主导的单轨制,通过认识、总结、反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变更提出"裁执分离"模式的具体架构,希望对稳定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8.
政策法规     
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已从10月1日起施行。决定规定,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侦查机关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凡是纳入统一管理范围的鉴定事项,未经司法行政部门登记的,其他法人、组织和个人不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审查的理念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已经深入人心,是现代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在加入WTO组织后,就要遵守各项国际性的规则和制度,再加上我国现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理念,所以,WTO法律体系中的司法审查制度对我国的法律制度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冲击。本文主要通过司法审查在WTO中以及我国的表现形式来分析其对我国行政主体的挑战,并且为了更好的迎接这种挑战提出相关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符合诉讼程序效益原则,有利于确保法院裁判的一致性、维护司法权威,有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有利于促进行政审判制度健康发展,有利于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