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第一次全国劳动教养立法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绍彦 《现代法学》2001,23(3):156-160
2 0 0 1年 3月 2 9日— 4月 1日 ,全国劳动教养立法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深入地讨论了劳动教养立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 ,并就劳动教养的法治化建构和公民权利的保护与限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劳动教养立法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养立法需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劳动改造立法同时开始的劳动教养立法,虽然至今尚未形成一部劳动教养法典,但许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被提出过,只是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水平的局限,我国相关理论特别是劳动教养领域本身理论研究的薄弱,没有从理论上给予基本的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劳动教养立法的各个主要方面,就劳动教养立法本身而言,既有实体方面的,也有程序方面和执行方面的。如果从基础一点的角度讲,在法理方面、宪法、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以及社会的制度等方面,尤其如此。上述问题的焦点,集中反映为对劳动教养性质认识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通过后,强化了对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使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取得了巨大进步,不仅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了立法保障,也极大地促进了司法机关、司法人员程序公正意识和人权保障观念的提高。程序正义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司法公正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统一,是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统一,已成为司法理论和实务界的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制度自其产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可以说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发展的始终。其功过是非自有评说。不过,就目前而言,最受各方普遍关注的是,劳动教养制度到底该不该立法,何时立法,该立什么样的法。这就必然牵涉到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和定位、与国家权力分配、与人权保障、与司法体制改革等诸多问题,即涉及到宪政、法理、法律史、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方方面面。劳动教养立法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加以支撑。正是基于此目的,本刊在“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中国劳动教养立法研究课题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就“劳动教养制度与中国法制建设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欢迎广大读者参加。  相似文献   

5.
关于劳动教养立法的基础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教养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重要司法制度,劳动教养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学理论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需建立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夯实劳动教养立法的“四大支柱”:立法和法理学上的法治化支柱;制度设计上的宪法或宪政支柱;处罚体系设计上的实体法支柱;处罚适用上的程序法支柱。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劳动教养立法面临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创建的,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劳动教养制度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其产生顺应了历史的趋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随着我国加入国际人权公约和WTO组织,劳动教养制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当前,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笔者认为符合实际的做法是对劳动教养进行改革,并由立法机关在法律上予以确立对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方向,应继续坚持行政性质,最大限度的发挥行政效能,通过实体和程序的限制,同时改变劳动教养的执行方式及被教养人的处遇,使劳动教养成为一种半开放式的、较为宽松的、自由的、以矫正、教育、感化违法犯罪人的行政措施,并加强对劳动教养的监督和救济。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实施50多年来,毋庸置疑,它在维护社会秩序、预防犯罪、惩罚教育有轻微犯罪行径的人员等方面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作为一种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手段,劳动教养制度直接与我国的现行法律相冲突,自身内容规范也存在瑕疵,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和对人权保障的日益重视,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缺陷问题愈发突出起来。本文试从立法角度对其缺陷进行分析,并对浅述了自己对劳教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养:根据国际人权公约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国际人权公约所确立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过于追求保护社会的价值目标。劳动教养的对象缺乏法定性,处罚强度缺乏适当性,程序设立上存在不正当性。劳动教养的存废只能在刑事法治的大背景下来思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自1957年正式创立至今,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签署有关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日益突出,明显不符合我国不断健全的法制要求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不可避免地招致了不少批评甚至攻击。因此,通过立法改革与完善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依法治国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中国入世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尽快出台劳教工作立法,既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国际人权斗争的客观要求。西方法律体系中的保安处分有着几百年历史,是一个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它所具有的矫正、感化、教育、改善和防卫社会的功能与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所起的作用很类似。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将保安处分与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特定政治经济态势下,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作者阐述了现行劳教制度应予改革的缘由、根据,并提出劳教改革建言。  相似文献   

12.
“非典”防治与法治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彦铮 《现代法学》2003,25(3):188-193
20 0 3年 5月 30日 ,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及西南政法大学四家单位联合主办 ,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了“‘非典’防治与法治理论研讨会”。围绕在处置公共危机的过程中 ,政府、社会、公民以及新闻媒介等的角色、职责、权利等问题 ,与会者就依法行政、信息公开、行政应急处置权、公民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与救济、强制隔离措施的运用与完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提出通过依法防治非典 ,促进科学发展 ,促进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海波 《政法学刊》2008,25(2):99-102
走人权保障与行政执法有密切关系,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文明的体现,在现代行政执法中,执法文明是人权保障的需要,也是政府工作法治化的要求。政府工作应在法治化目标下,加强行政执法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4.
人权是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价值基础。人权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人之为人的基本尊严。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是这一核心价值的必然体现。弱势群体保护是由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推导出的必然结果。保护弱势群体,首要的任务是将弱势群体的人权实证化为法律权利。因此,完善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机制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只有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来还原人权与主权关系所处的三元结构,并从社群主义的角度来还原人权的三元背景关系,进而借助后现代主义的分析方法,我们才能够更有说服力地厘清强权与主权、主权与人权之间的关系。人权发展到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人权救济依靠现存的强权利益与国际人权救济的需要相竟合的投机机制是不可靠的。人权法治全球化是全球人权保障的一条根本而又可靠的战略出路。  相似文献   

16.
赵琪 《行政与法》2006,(8):116-119
少数人权利的保护是国际人权法的重要内容,承认并尊重少数人权利也是当今众多国家的国际义务。文章从解悉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国际公约入手,全面论述了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内容,并提出了我国法律在少数人权利保护方面应当做出的适时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姜昕  王景斌 《行政与法》2005,4(5):82-85
对法治问题的探讨已经历时久远,众所周知,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基于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需要而对国家权力施加必要的限制,现在,我们又处于一个界定权利的时代,一个认真对待权利的时代,因此,明确公法法治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视角就在于以私权为中心,从公法内外入手来把握公法法治的问题,认为要实现公法法治,必须培育公法主体的现代法精神,使其尊重私权利,公法法治应从尊重私权开始。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TRIPS协议和公共健康宣言》引起了在WTO范围内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人权保护之间关系的讨论,进而扩展到WTO法与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关系。贸易和人权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是二者在发展历史和实践中的联系却是不可忽视的。在现有的WTO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各自的利益,都在人权问题上向对方发难。人权迟早会被纳入WTO的考虑范围之内,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将其纳入WTO的范围。《多哈TRIPS宣言》是一种比较实际的方式,即就具体问题所涉及的人权达成具有国际法拘束力的协议,采用逐个、渐进的方式将人权纳入到WTO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人权法治全球化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从历史与现实的两个角度来还原人权与主权关系所处的三元结构,并从社群主义的角度来还原人权的三元背景关系,进而借助后现代主义的分析方法,我们才能够更有说服力地厘清强权与主权、主权与人权之间的关系。人权发展到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人权救济依靠现存的强权利益与国际人权救济的需要相竞合的投机机制是不可靠的。人权法治全球化是全球人权保障的一条根本而又可靠的战略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