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王松主编的《政治学基础理论》(上册),最近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政治学在我国作为一门新近才发展起来的学科,有关它的著述现在还不多。这本政治学著作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学创立于本世纪中叶。自1984年开始,被害人学作为一门学科知识在我国传播。1989年11月,我国的第一批被害人学专著出版,其中《刑事被害人学》的作者是汤啸天和另一位学者。近日,又一本飘着墨香的被害人学专著《犯罪被害人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教育书目中,新近又增加一本教育新学科论著,——吴鼎福、诸文蔚两同志合写的《教育生态学》。据我所知,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教育生态学专著。1987年出版的《世界新学科总览》中,有“教育生态学”的词目释义,略谓:教育生态学是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以1764年意大利学者贝卡利亚的代表作《论犯罪和刑罚》一书的出版为标志,那么,犯罪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至今已逾二百多年。然而,犯罪学在中国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我国犯罪学研究在时代的感召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准备,已经开始向深度与广度拓进。吉林大学法学院王牧副教授的新作《犯罪学》一书,在犯罪学理论上作了有益探索。对我国的犯罪学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通览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法学》1989,(8)
一新中国四十年外国法制史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形成与发展受挫阶段(建国初期至70年代末)。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国未设外国法制史这门课程,也没有这一法学学科,教学涉及到外国法制史的只是几个比较具体的领域,如罗马法、日耳曼法等。当时也出版过几本概论性质的外国法制史作品,如穗积陈重的《法律进行论》、莫理斯的《法律  相似文献   

6.
高铭暄同志主编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1949—1985)(以下简称《综述》),于1986年11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系统地总结新中国刑法学研究成果的鸿篇巨制,是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的好书。全书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新中国刑法学研究概论》,阐述了刑法学研究的意义,勾勒了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进程和概貌,发表了对我国刑法学今后如何发展的见  相似文献   

7.
论定罪     
定罪,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苏联、日本和东欧一些国家已作了相当深入、广泛的理论研究。苏联把定罪作为法律院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课程之一。苏联著名的法学家B·H·库德里亚夫采夫1963年撰写了《定罪的理论基础》,1972年出版了《定罪通论》,致使定罪成为一门结构严谨的新学科。它吸收了逻辑学、控制论、心理学、数学逻辑和程序编制等近  相似文献   

8.
我校第一位校长、已故幼儿教育家陈鹤琴的论著。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以《陈鹤琴全集》六卷本出版,现第一、二卷已经问世。全集的出版,为研究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资料,对研究我国现代教育史和教育科学有重要价值,全集的第一卷是儿童心理卷,收集作者的九篇论文和一本专著。发表于1925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最早的研究儿童心理的专著,作者用观察实验的方  相似文献   

9.
<正> 李双元教授致力于国际私法的教学和研究,著述甚丰。其新著《国际私法(冲突法篇)》(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其多年来精心治学的心得,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我国对国际私法这门科学的研究起步较晚,1983年解放后第一部大学用《国际私法》统编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对国际私法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新的,比较正规的时期。但仍主要是对基本理论进行探讨,停留在翻译和介绍外国国际私法学的阶段,还远远没有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私法理论和体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这一名称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被采用。一八八六年,英国学者波斯尼特的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比较文学》的出版,标志着比较文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在比较文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在国内,自从一九八○年以来,这门学科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如何来界定“比较文学”这一名称,至今仍众说纷纭,难成定论,本文试对此作一点辨析。  相似文献   

11.
周恩惠 《法学杂志》2001,22(6):79-79
我国著名经济法学家刘隆亨教授早在1981年就率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经济法著作《经济法简论》 (后更名为《经济法概论》),迄今为止,先后修订了五个版本,是全国同类经济法著作中……  相似文献   

12.
中绳 《中外法学》1986,(3):54,71
<正> 日本评论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法学研讨会》是已经有30年以上历史的法学杂志(但我国至今还很少介绍该刊的资料)。它很注意语言研究,以一九八五年为侧,就辟有"法律外国语入门"专栏(先后已刊出八期),由京都大学专攻罗马法的柴田光藏教授以德国法学家汉斯·凯任所著《纯粹法学》一书为素材而撰写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法教育的历史发展》一书出版由司法部副部长张耕主编的《中国政法教育的历史发展》一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高等专门教育史的开拓之作,为高等政法教育学科研究开垦出了一块处女地。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它是我国少有的系统研究政法...  相似文献   

14.
段鑫 《法制与社会》2010,(21):235-237
邓初民先生是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他是我国最早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科和理论体系的学者。他早在1928年出版的《政治科学大纲》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专著,在我国政治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书的写作,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有特殊的历史语境,这一点在研读这本书时是不能加以忽视的。至今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该书的内容、行文习惯等方面,见出其中反映出的历史语境和历史背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的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中国实际的大论战中,正如同时期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于我国历史学研究的意义一样,《政治科学大纲》的历史意义在于其最早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树立了一面至今不倒的旗帜。  相似文献   

15.
由王玲玲、纪鹏、宋杰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股份公司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书,最近同广大读者见面了。《指南》在比较系统地介绍国外股份公司知识的同时,又立足于我国实际,对我国股份公司进行了有益探索。纵观《指南》全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新颖性。有关股份公司问题,涉及到两门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刑法学是对世界各国的刑事立法、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科学,它是比较法学和刑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刑法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目前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对中外刑法的比较研究,对于我国刑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金凯同志编著的《比较刑法》(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出版)一书,很值得刑法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广大有志于学习了解刑法知识的同志们一读。通观全书,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刑法学的观点对社会主义刑法和资本主义刑法原则区别进行了较深刻的探讨。在我国,解放前就有了《比较刑法纲要》等,然而这些著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88年开始指导教育基本理论专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几年的教学和研究中,我们通观了国内现有的《教育社会学》教本和译著,一直在盼望有一本本国的适用的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由鲁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给人一种新的感受。该书是第尸本列入国家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规划的教育社会学教科书,1991年荣获“光明杯”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纵观全书,我们认为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的出版,引起了全世界关心中国近况和发展前途的人士极大注意和兴趣。正如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在这本文选《出版说明》中所指出:“这些论著不但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就学术界、理论界来说,“文选”中的言论,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许多学科的重要原理、原则,提出了不少迫切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对于各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试以行政法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谈谈读“文选”后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法律史学会西方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1992年3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18个教学和科研单位的西方法律思想史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年会,并提交了十多篇论文。与会者就"改革开放与西方法律思想的振兴"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年会涉及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创立是1979年以后的事情。1979年以前这门学科称之为"外国政治思想史"或"外国政治学说史"。1983年"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编定时,这门学科被定名为"西方法律思想史"。此后,各高等校院法律系开设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教学和科研得到长足的发展。首先,迄今为止,全国有27所高等院校开设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45—50人专门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学,有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其次,撰写了一批有一定深度的教材。其中包括:198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法律思想史》,1983年和1987年辽宁人民示版社出版的《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增订本,上下册),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政治法律学说》,1989年东北三省法学教材《西方法律思想史》,199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法律思想史》自学教材。这些教材的普遍特点是打破了政治学学说的史的繁杂体系和框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国内国外同行的赞誉。第三,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有一  相似文献   

20.
<正> 范畴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概念,既是人类以往认识成果的结晶,也是认识进一步向前推移的支点。因而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是各门科学成熟程度的标志。在这个意义上,法学家应当增强范畴意识,重视范畴研究,并善于在科学认识论的指导下,建构起科学的范畴体系。然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法学,从法理学到部门法学,范畴研究都是薄弱环节,有的法学部门甚至还没有建立起能够表明自己独立存在的范畴体系。基于对上述范畴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以及改变我国法学研究落后状况的使命感,吉林大学张文显教授潜心于法学基本范畴的研究,历时三年,完成了《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为填补法学研究这一项空白作出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