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为企业引进人才?企业人才需求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应对之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近期结合“辽宁省赴上海招才引智活动”,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一个既虚又实的概念。当我们的员工面对客户、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时,能让客户强烈地感受到企业内在的文化功力。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文化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到今天.我们要提出重塑企业文化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企业的基业常青,它的核心的基础是所谓文化建设?为什么说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说现代企业管理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要回答这些问题,要从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仔细去探究和挖掘,发现它的背后都会隐含着文化的问题,都会有来自文化本身的内在驱动。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十个问题都跟企业的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顾客想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这种营销观点代表了目前世界性的营销观念。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获悉顾客真正的需要。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注意面对顾客的不只是毫无生命的产品,要学会用价值语言和顾客“交谈”。  相似文献   

4.
高放 《人大研究》2008,(3):26-30
一、从民主究竟是什么东西谈起 问:民主究竟是什么?这的确是国人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2007年春天,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研究员发表了《民主是个好东西》,引发了众多有识之士参与讨论民主问题。在媒体上我们看到,有许多人赞赏这个充满智慧、绝妙而又幽默的说法,随后还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如有人说“民主是不坏的东西”、“民主是不很坏的东西”,甚至还有人竞说“民主是坏东西”、“民主不是东西”等等,不一而足。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您认为民主究竟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5.
王建发 《研究与交流》2005,(6):17-19,21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与企业文化打着交道。但人们容易把企业文化看成是一个比较“虚”的东西,有人统计过,光企业文化的定义就不下100多种,这些定义众说纷纭,给人感觉是云里雾里的“文化迷宫”,且企业文化理念又具有抽象性,因而使许多人望而怯步。太虚了,让人感觉可望不可及;太实了,让人感觉只不过是大箩筐、大杂烩,大众化的文娱活动,“不管用”。因而不少人觉得企业文化难搞、难推、难开展。这很容易对文化建设的深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文化是由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和民族性。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研究文化产品的取向,是要解决文化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取向是一个新课题。在实践中文化生产必须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长期以来我们强调文化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实际上却是搭经济的车,而不是…  相似文献   

8.
唐宁兴 《群众》2008,(3):75-7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下属基层企业,如何让全体员工凝心聚力,为实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宗旨而奋斗?对此,我们无锡供电公司党委进行了积极探索,围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较好成效,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第六届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  相似文献   

9.
漫话时尚     
漫步街头巷尾,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时尚”的标志,什么“时尚小屋”、“时尚杂志”、“时尚美容店”等等。但是,什么是“时尚”?“时尚”的内涵是什么?“时尚”的东西为何惹人爱?带着这些问题,我漫游在网上和图书馆,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于是就有了如下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05,(4):29-36
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年轻人和在校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而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则越来越不受青年人的青睐,在情人节这天,许多在校大学生甚至不惜花费半个月的生活费去买一束昂贵的玫瑰。情人节为什么越来越火爆?情人节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文化价值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来关注。为此,我们邀请几位教授、记者和大学生代表,就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程步云 《前进》2001,(4):15-16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抵御各种侵蚀和诱惑的前提。目前,加强“三观”改造,守住思想道德防线,首要的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回答好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问题”,即: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近年来,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特别是像胡长清、成克杰等典型案件表明,“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这三个问题,确实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解决好的大是大非问题。  第一,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解决好“参加革命为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企业实力的竞争。然而,无数市场竞争的实践表明:并不是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占据“胜者为王”的地位,或者说,并不是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其竞争力也较强,相反,经济实力较弱的企业也可能而且经常打败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那么,是什么力量使经济实力较弱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是企业文化力。经济实力是企业的物质外壳,而企业文化力才是企业实力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企业文化力概念的提出大家知道,今天人们都在讲“综合国力”的构成,不仅仅包括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或国防力,而…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神秘莫测。面对这变幻莫测的激烈竞争,许多实业家、理论家都在思考:竞争,究竟是在争什么?有人认为是产品和服务之争,有人认为是经营管理之争,有人认为是体制和制度之争……我以为,最深层次的则是文化的竞争。在当代,很大程度上则是审美文化的竞争。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时间”能出金钱,能创造财富,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认识到“文化”,特别是“审美文化”,也是金钱,也能创造财富。在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顾客的审美要求日趋强烈,商品中…  相似文献   

14.
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主要见证.而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起着直接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认识到建构企业文化的迫切性.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构筑自己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个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是袖珍式的,是单位里的社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企业文化中既含有中华传统文化.又在开放的条件下.融合了西方文化,是一种“合金”文化。企业的主导文化.是以人的素质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体系,最高层次是企业的哲学。我们讲企业文化建设,其主旨是自觉主动地用先进文化打造企业文化,克服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倾向.剔除企业中存在的影响企业发展的落后的、保守的甚至腐朽的文化,促使企业的发展,作为企业领导者或称之为企业家的如何打造企业文化呢?  相似文献   

16.
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理解和处理二者的关系?这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面临的必须解决好的历史课题──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乃至民族的前途命运。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谈点肤浅之见。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人们界定不一,有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名词,有时又指中国古代文化,而更多时专指儒家文化。那么究竟应怎样给传统文化一个较为准确的界定呢?笔者认为:(1)其价值系统以儒家体系为主干,同时又兼容道、法、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交流》2004,(3):41-42
批判一:跟风“舶来品”。企业文化的兴起在20世纪80年代,源于美国,根在日本。理论家们在总结我国企业的问题时认为我国没有企业文化这个东西,美国、日本的企业为什么这样发达,是因为企业文化发达。于是,我们的许多企业没有消化“舶来品”,开始建设企业文化,你外国有企业文化,我已有,好象没有企业文化这个企业就不先进。实际上没有从理性的高度去精心建设企业文化,完全成了一种”时髦”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丰田汽车掌门人丰田章男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度哽咽和美国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詹姆斯·伦茨的声泪俱下,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直梦想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老大”的丰田公司为什么会被“一块脚踏板”放倒?一直被奉为企业文化“经典”的丰田企业文化又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不仅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使企业管理活动在虚拟社会中进行了重新整合,孕育了新的管理理念。随着企业网络建设的普及和深入,对企业文化影响日益深远,在企业网络建设中,通过解决“为什么要建设”,“建设什么”和“如何建设”等问题,企业网络已经超出了其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形成了企业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打造“责任蒙电”品牌,构建富有时代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 2004年1月网厂分开改革后,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如何发展?企业如何成长?如何凝聚力量、应对压力和挑战?考验着公司领导和员工的智慧和胆略。在内蒙古电力公司的历史转折期,公司以开发和树立企业形象、品牌为起点,运用传媒及各种手段,努力打造“责任蒙电”品牌,对外展示“有实力、效益好、讲信誉”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