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现代化?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这是近年来哲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就是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它能体现时代的精神,符合时代的要求.不过,在具体理解上,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不断地用新的历史之经验、新的科学成果来丰富、补充和完善自身.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决不是借用新的名词、术语、方法,来创立什么新的哲学体系.既要克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刨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的全部著作都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有学者梳理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证法思想。提出构建“邓小平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思想体系的设想。其基本框架包括: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思想的灵魂和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思想的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观;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国家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加快建设,阔步走向21世纪的历史新时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辩证地审视新时期的新矛盾,站在时代的高度上把握未来,是哲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强调了总揽全局的基本方针,指明了关系全局的两个根本转变,提出了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的理论原则和新思路、新方法。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新回答,是我们党探索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的新成果。我们要从跨世纪的高度,从全局的高度,从战略的高度,努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努力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韩喜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辩证发展的社会,是一种充满辩证法的过程。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发展辩证法,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反复强调必须...  相似文献   

5.
1988年底,全国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实践唯物主义含义的规定,它的意义,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实践范畴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为了让广大哲学工作者了解与会者各种不同见解的重要观点,促使这一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现将这次会议的丰硕成果予以综述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经济学界对国营企业(主要是大中型企业)是否应实行股份制进行了热烈的争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优化劳动组合的定义陈书林从“优”的角度考虑,提出“优化组合即是具有同种劳动技能的人从事同一种工作选择其中劳动技能高的人与生产(工作)岗位结合”。刘中华从概念的合理性方面考虑,认为“优化组合的确切含义应为合理劳动组合。劳动组合即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配置‘优化’则是用科学的方法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8.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市经济学总会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研究会邀请了近30名专家学者,围绕提高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举行的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的年会上,许多同志就有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一些主要的观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一、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概念的含义。第一种意见认为,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是近年来海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如何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现将关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主要问题的讨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70年的历史行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70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现代化奋斗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程,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探寻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现将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个多世纪以前,随着打开国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工业,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就开始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叨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在各个领域的展开,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逐渐凸现,特别是社会治安和伦理道德等问题,更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围绕着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和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将探讨中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综述如下:儒学对现代化有没有用儒学与现代化的关…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现代化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因此,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过去的文化形态如何能够与新时代相协调适应,如何克服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矛盾就是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及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能够指导我们认识文化的产生以及发展机制,能够通过认识文化的规律回答传统文化现代化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晓平 《探索》2006,(4):128-130
本文从辩证法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作了探寻,认为具有和谐特征的量变、同一和肯定分别是事物和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最常见的运动形态、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和最完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人们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许多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光明日报》《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问题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解之缘。系统方法是系统地研究和处理有关对象的整体联系的一般科学方法论。整体性、综合性、相互联系等原则,是系统方法的最重要的原则,它要求从系统整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要素、层次)、部分与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综合地把握对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它是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有机  相似文献   

17.
一、整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能否开得成功,起码有两个标志,一个标志是,看其在政治上能否提出既符合国情又富于创见的新理论,另一个标志是,看其在经济上能否提出既切合实际又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 从这两点看,十六大开得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8.
19.
人文精神是否面临着失落? 失落的原因何在? 如何挽回失落的人文精神? 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广大人文科学工作者的热烈讨论,现将讨论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袁进同志认为,讨论人文精神是怎样失落的,首先必须考虑什么是“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个体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这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关注和探讨。一般都认为个体经济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城乡经济不可缺少的生产关系的一种具体形式,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具体分析个体经济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问题时,也存在着不同看法,现将这些看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