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义超 《桂海论丛》2003,19(3):11-13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时 ,我们要正确认识艰苦奋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性 ;充分认识艰苦奋斗建设小康的重要性 ;丰富艰苦奋斗新内涵 ,从而把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呼唤声中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小康社会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产物,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具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中国在20世纪末已建立了小康社会,因此党中央在制定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同时,明确地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旱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时,党中央就宣布:“原定到2000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将于1995年提前完成。”同时提出  相似文献   

5.
杨春风 《桂海论丛》2004,20(1):86-88
文化深深地蕴涵在小康社会的总体内容当中 ,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意识 ,坚持综合创新的文化原则 ,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 ,同时要避免重经济轻文化、重宣传轻建设、重短期轻长远、重设施轻素质、重事业轻产业等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这个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化将全面发展。然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任重而道远。从吉林省发展的实际看,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认识上需要提高,而且思路上需要拓展,实践上也迫切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现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了“小康”一词的源出及“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 ;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地位 ;提出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之理解方式 ;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量化标准 ;论证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有着丰富的新内涵和时代要求.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开拓创新.要着重从思想作风、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等方面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创新理念和方法、营造氛围、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等措施,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务实之风.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表现为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特征 ,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失业人员增多这三个难点问题 ,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释了“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基本内涵,并着重分析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对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我们要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制定与完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这些新力量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壮大党的统一战线,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周世兴  马桂琴 《理论月刊》2003,42(12):28-30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充分条件和开辟广阔道路,还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崭新内容。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在实践中把握、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一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二是形成解决现实经济社会矛盾的倒逼机制。近一段时间,有一些地区在媒体上宣称本地区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经济发展目标不等同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其次,这是一种"大跃进式"的虚夸;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过去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归功于改革开放,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只有一种选项,那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4.
小康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就有“民劳亦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好过了。这是仅从体力能得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主题的一个实质性内容。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要清醒地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其次,要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内涵;最后,还要在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途径上努力。  相似文献   

16.
赵力 《理论月刊》2004,(1):33-35
一定社会公民的道德素质应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全面”二字。这个“全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指标,其中,也包括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素质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提出来的,同时,对于保持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高校应紧紧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这个目标,完善新世纪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刘忠耿 《湖湘论坛》2009,22(3):13-15
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独具特色的农民动力论、农民利益观。农民教育思想等。其农民观对于认识当代农民的力量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发展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发展问题上强调“和谐发展”,是我们党过去没有过的,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十六大报告关于“和谐发展”的多次阐述来看,内容相当丰富。和谐发展应该说是我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律性探索。这表明我党对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