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相结合培育催生的政党.以"大同思想"、"民本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基因,马克思主义是催生中国共产党的外来科学理论.文章立足于文化抉择的背景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产生于先进文化、必然维护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驱力。代表先进文化,则是先进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政党文化,是一个政党延续发展的重要标识,是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运用政党文化体系来思考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问题,有利于从总体上全面地把握党的建设的规律。通过建设政党文化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  相似文献   

3.
吴家骥 《实践》2002,(6):16-18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进入马克思主义所科学预测的“世界历史“进程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和过程.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各民族国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冲击和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是高屋建瓴对全球化影响的敏锐认识和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条件下治国方式的创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代表思想,对我们加强党的建设,使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都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灵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在文化上是低能的,在精神上是涣散的,肯定没有好的前途,话说白了叫没出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与现当代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靠文化起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立下了大功,使中国社会前进了一大步,但随后不久就被北洋军阀集团控制了北京政府,使之成为在帝国主义操纵下的统治老百姓的机构.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为了救国救民,先进知识分子努力寻找能改变国家和老百姓命运的真理.一开始,先是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民主主义性质的学说,这就是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虽然在全国大中城市有很大影响,对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解放思想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人,首先是李大钊,随后是陈独秀等认识到靠民主主义学说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必须另谋出路.正值此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先进知识分子们逐渐知道这样一场翻天覆地的前所未有的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经过初步研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既然它能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也就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改变社会面貌.于是,初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以其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相对于世界上一切政党包括共产党这个一般来说,中国共产党属于特殊,作为执政党,它不仅要遵循世界上一切政党包括各国共产党执政的一般规律,还要结合本国实际,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执政模式。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执政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的特点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以下基本的方面: 第一,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葆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后走上执政地位的,越是经济文化落后,党的先进性对国家和人民的引领作用就越重要。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政党意识形态的关系,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调整与先进文化的选择发展,是政治学问题,也是文化学问题。文化选择是与经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党意识形态总是以各种方式影响或主导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党意识形态影响并主导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适时调整政党意识形态,始终保持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强大的政治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高瞻远瞩,博大精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全党和全国的工作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这里,就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推进山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谈一些学习体会和工作思路。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进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能否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否发展和拥有先进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政党、国家、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  相似文献   

8.
《探索》2019,(6)
政党自信是一个政党清楚地认识自身,对自身价值、理论、制度和能力的"悦纳"和积极评价,也是相信自己的前途命运并积极推进事业发展的精神状态。政党自信是立党铸魂及党的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政党自信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封闭自恋也不盲目自大,最有理由自信,这种"理由"构成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内在依据。政党自信的"发生学逻辑"源自于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文化逻辑、理想逻辑和党建逻辑等六大逻辑。六大逻辑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共同支撑政党自信,促进政党自信。增强新时代政党自信对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能力,对于构建一个在21世纪具有蓬勃生机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的长期执政的先进政党,对于增强国家自信、民族自信和"四个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苑 《实事求是》2001,(5):11-1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八十年来 ,我们党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 ,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 ,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 ,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可以说 ,是否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决定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一、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开篇写到 :“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0.
吴炜曹敏 《探索》2022,(1):102-113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其政党文化形成发展的演进规律和理论研究需要加以系统梳理和总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成就和经验,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再出发提供了历史样本和最佳教科书。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出发,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在经历了理论起步和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应在新时代政党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进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的深入。因此,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应提高站位,坚持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回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学术发展动态,考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现状,提出前瞻性研究的着力点。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多学科融合改进研究方法;以唯物史观考察百年政党文化发展史,在纵横比较中拓宽研究视野;以新时代新使命新实践为基础,在贯通古今中外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再出发,从而为强大政党、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为人类共同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地看,任何政党都需要文化的维系和引领,同时也会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品格。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重视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以文化的传承创新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觉醒者、先进理论的创造者,我  相似文献   

12.
罗刚 《实践》2003,(10):11-13
一、党建理论创新是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党建设的全局问题、战略问题的创新.对执政党来说还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一个先进政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敢于体现时代特点,敢于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敢于发展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常培育 《党的建设》2016,(10):28-29
一个有远大理想的政党更具先进品质,一个有崇高追求的政党更显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是有远大理想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为崇高使命而奋斗的世界大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新闻出版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武器和阵地。  相似文献   

15.
政党关系是事关一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是实行政党政治国家的重要目标。西方国家的政党关系可以概括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且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这种政党关系的形成,是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政党体制、国家与社会关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西方国家政党关系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的前提下,合理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深层思考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从它的内涵来看,"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生产力观点的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思想的发展;"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归宿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陈先达 《党建》2011,(10):19-20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关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对我们进一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驱力.代表先进文化,则是先进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政党文化,是一个政党延续发展的重要标识,是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郑艳凤 《党史文苑》2005,4(3):49-5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近代以来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要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民主和文明,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党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构成政党文化的政党意识形态、政党制度规范和政党作风等要素既有时代印记,也有历史传承。历次中国共产党党章忠实地记录了其政党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为我们考察和研究提供了最原始和基本的文本素材。以党章为文本,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进行考察,对于我们进一步准确把握、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了文本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