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庆平 《湖湘论坛》2010,23(5):76-82
项梁复立楚后是亡秦斗争中传统和时势交相作用的结果,但存亡继绝的老路妨碍了项氏的发展。怀王之约是怀王与项氏矛盾的集中表现,严重制约了项羽再造帝业,却为刘邦提供了机遇。项羽在负约分封、王九郡、都彭城、号西楚霸王的过程中处置失当,致使西楚在楚汉之争中形势日蹙。项羽最终身死国亡,承秦立汉成为了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项羽坑杀秦降卒20万的历史事件,自古以来震撼人心。我来河南省义马市工作后,才了解到这一历史事件就发生在义马这块土地上。当地群众称那个坑杀生灵的万人坑为"楚坑"。"楚坑"位于义马市区西南3公里处二十里铺村的李杏湾。两千多年来,虽经世事变迁,但这个坑杀了20余万生命的大土坑之规模仍依稀可辨。关于这次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前行至新安,吏卒窃言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矣,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缚于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于新安城南"。  相似文献   

3.
陈弋光 《人大建设》2011,(11):18-19
"平芜千里古黄城,西峙峰峦景色清。"潢川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当楚、豫之交,处豫东南中心,是中华黄姓发源地。春秋时称黄国,为战国楚春申君之故地。作为河南省6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26个推进城镇化重点县之一、35个扩权县之一,潢川交通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特色突出,有"豫南小苏州"、"甲鱼王国"和"花木之乡"等美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潢川县提出了早日建成豫东南区域性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县人大常  相似文献   

4.
齐夫 《楚天主人》2013,(7):49-49
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如何才能认识自己?这是哲学家苏格拉底几千年前提出来的问题。人,终其一生,又有几个人明知自心?或正因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贵"字,道出了"自知之明"之稀缺。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时感叹:"此天亡我也,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笑对死亡,自刎乌江。一代枭雄,在  相似文献   

5.
扬雄《方言》对"楚"与"南楚"的方言词记载较多,历来不少学者对汉代南楚方言是否为独立方言区展开过讨论。论文在前贤研究基础之上,从语言材料为主,同时参考地理名词并举与方言区划之历史沿革情况,提出南楚方言应归属楚方言,作为楚方言一个较大的次方言处理。  相似文献   

6.
南开大学创建于一九一九年,因建校于天津市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南开八里台而得名.凡是在南开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人,都自豪地称自己是"南开人".明年,南开就要步入古稀之年(七十周年)了.中华大地、四海天涯的"南开人"无不感激母校以拳拳爱国之心和涓涓知识的乳汁对自己的培育,因此更加缅怀.  相似文献   

7.
正孙叔敖是楚庄王时期的令尹(相当于国相),他辅佐楚庄王奠定楚国的霸主地位。楚庄王决定把柏雍作为封地赏赐给孙叔敖,柏雍临近楚国都城,是一块富庶之地。孙叔敖拒绝了。孙叔敖为官清廉,曾多次受到楚庄王的封赏,他都坚辞不受。楚庄王心里不快,这次如此盛大的庆功大典,孙叔敖竟然还是拒绝封赏,未免不识大体。于是,楚庄王对孙叔敖说:"寡  相似文献   

8.
骄阳似火的盛夏,我沿着沪昆高速公路驱车7个多小时,抵达了闻名遐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镇远古城位于贵州东部,坐落在两座高山的峡谷当中,潕阳河两侧,早年系黔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向称"黔东重镇、滇楚要冲",史记"欲云贵,先守镇远",素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东方威尼斯"、"历史文化迷宫"和"苗疆古都"之称。城之所以称古,一是秦昭王三十年(即公元前277年)建县;二是在只有6  相似文献   

9.
五代十国时期,楚、闽政权的建立者马殷和王潮都是秦宗权部下,为了求生,他们逃窜到楚、闽,各自建立了政权;及至中朝形势发生变化,而南唐李璟继位后,一改乃父战略,对楚、闽兵刃相向,致楚、闽相继走向灭亡。在割据南方的九个政权中,贪婪残暴如南汉诸君,势力弱小如南平政权,皆暂免覆亡之祸;而楚、闽政权为何偏偏早亡?后学拟对此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不周之处,敬请方家赐教! 笔者认为楚、闽之亡,早于其它诸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发表的林河同志《从楚简考证侗族与楚、苗之间的关系》一文,依据1953年5月长沙仰天湖25号墓出土的战国楚简,论证了战国时期侗族的历史及其与楚、苗的关系。这种运用考古资料研究我国民族史的方法,能补文献史料之不足,值得提倡。对长沙仰天湖楚简中的“鄦阳公”,学者们以往多释为“许阳公”,同时将“鄦阳”地望定在河南境内。林河同志自开户牖,提出新说,把“鄦阳”之“鄦”释如本字,将其地望定在湖南(氵舞)水(一称潕水,古称无水)之滨,颇有见地。但文章称“鄦阳公并不隶属于楚,而只是邻邦关系。非楚国楚人,而是侗族建立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酋长”,则似可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