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由于我国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领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起步较晚,因此,有必要引用国外一些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的做法,将法律引入到绩效评估中来,以确保评估过程的顺利,评估结果的公正。但是,我国与国外的情况又不尽相同,不可能完全照搬外国的先进经验,因而,探讨出一套适合我国公共部门实际需要的规范绩效评估的法律机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主题,但相当部分的文献仍然受到工具理性话语的主导,侧重于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对评估价值的规范讨论。这些研究忽视了评估的"黑暗面"(Grizzle, 2002),即绩效评估引入公共部门后诱发了评估对象的策略性回应及其他一系列非预期后果。基于对多学科实证研究的梳理和整合,论文聚焦发生于公共部门情境下的绩效评估博弈行为,尝试归纳这类行为的一般模式以及近年来文献在这一主题研究上取得的方法上的突破。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现有研究的三个主要缺陷和可能的研究进路:采用非介入性的方法测量博弈行为的普遍性、构建中层解释框架,以及从组织行为等相邻学科中获取概念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治理方式,政府绩效评估有助于政府树立责任行政、服务行政的理念,有助于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并最终有助于提高政府绩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在我国受到重视,很多地方政府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绩效评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在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公共部门与员工之间除了存在正式、规范的书面契约之外,还存在非正式、未书面化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体现了公共部门与员工之间彼此的认知与期望。本文以心理契约理论为视角,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流程出发,提出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对策:包括强化职位分析,精心规划与甄选,注重培训与开发,增强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合理设计薪酬等。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管理主义实践的重要产物,公共绩效评估是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课题,无论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理论界,人们对公共绩效评估的关注都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中。本文将着重从宏观层面分析影响我国公共绩效评估的主要因素,针对评估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完善和提高公共绩效评估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惠艳 《行政与法》2004,(12):23-24,27
在公共部门全面实行绩效评估,是我国公共部门科学管理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现阶段,在公共部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尚有一定难度。那么,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公共部门绩效审计是衡量一国政府审计是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有助于公共部门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强化公共部门的经济责任,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机制。在西方,作为政府审计重点的绩效审计已成为重塑政府,改进公共部门管理绩效的有力工具。在我国,公共部门绩效审计则刚刚起步,本文系统剖析了我国公共部门开展绩效审计的制约屏障。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西方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西方学术界涌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文献,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引进和介绍仍显不足。论文以对恩赐制和功绩制的讨论为起点,以分权化改革为主线,介绍了西方学术界对公共部门招聘、薪酬福利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评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等重要模块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并讨论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信息化、价值观等议题。最后,论文探讨了西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对我国在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两个层面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李纯 《法制与社会》2011,(25):145-146
绩效预算的理念是将绩效与预算资金供给相结合来进行评价分析,目的是达到部门预算经费收支的平衡。本文从绩效预算的优越性出发,思考了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绩效预算理念,建立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部门预算经费支出管理的基本思路,推动各公共部门真正建立起一套讲求效益、管理规范的预算支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王珊 《行政与法》2004,(9):15-17
新公共管理运动首次将绩效概念与政府的责任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绩效责任的理念,它的出现,拓展了责任行政的内涵,体现了责任行政的新取向。本文探讨了公共部门绩效责任的内涵和特征,指出绩效责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政府的绩效评估机制和科学的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绩效责任制度建设、创建绩效管理文化和引入公民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公共部门的组织声誉管理不仅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数字时代公共部门必须关注的重大实践问题。论文围绕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概念、内涵、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对组织行为和产出的影响等议题,对国内外学术界1998—2021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研究发现:(1)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研究,总体处于起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2)既有研究以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大样本的实证研究较少,组织声誉的测量方法亟待改进。(3)当前研究集中在组织独特性和声誉威胁性对声誉建构的影响,以及组织声誉对绩效产出、组织间合作和机构自主性的促进作用等传统议题,对于组织声誉对机构改革、战略沟通、受众满意度的影响等新兴议题关注不够。(4)国际前沿热点文章主要基于西方情境,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有着广阔的空间。基于此,论文提出未来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的研究展望,具体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利用大数据优化改进测量方法,并加强“建构声誉”和“感知声誉”的融合;二是在关注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更积极地将组织声誉与其他重要的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链接和对话;三是将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与中国情境紧密结合,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部委、地方政府及部门的声誉管理故事。  相似文献   

12.
刘惠荣  杨凡 《河北法学》2008,26(7):50-53
地方立法"绿色评估"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立法程序,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设置具体可行的指标体系,对各个领域的立法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行审查、评估,最终得以保障地方立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项需求,使促进可持续发展在立法中充分予以体现。通过对地方立法"绿色评估"的产生根源、主要框架、内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分析,在立法程序中注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实现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作为推进政府有效管理的一种手段,政府绩效评估在国内外的公共管理中受到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末开始,政府绩效评估就在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别是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我国对政府绩效评估日益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改善与发展,政府绩效评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来探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失与指标体系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的语境下,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着价值缺失和指标体系不合理的缺陷,即:公共服务、公共责任、公正公平的价值缺失;通用指标体系的框架尚未完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标设置与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接口"缺失、指标设置缺乏比较充分的理论支持、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重置和指标筛选的主要路径:一是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价值体系;二是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现状,探讨了运用平衡记分卡理论构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以期建立一套适应于我国国情的政府平衡计分卡维度模型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6.
高效率及高效益地提供公共服务是处于紧缩时期的地方政府的应然。地方政府实现此目标的重点在于应用绩效评估工具,而标杆分析是现时普遍使用的绩效评估形式。以此为背景,论文旨在演示如何把标杆分析这一个工具应用于地方政府服务提供的评价及绩效提升中。两种非参数前沿方法,即无界分析法(Free Disposal Hull,FDH)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可相对地用于地方政府绩效的标杆分析中。论文将FDH和DEA方法应用在佛兰德斯四个公共图书馆案例分析中,以探讨非参数前沿方法在地方政府服务标杆分析的实用效能。论文的分析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程度整合了FDH和DEA方法的优势。分析显示,这种整合的效率分析方法有助于公共部门不断加强标杆学习并提升效能。  相似文献   

17.
自2002年吉林省率先在全国推出"政府雇员制"以来,"政府雇员制"这一新的概念就引起了学界的广大关注。它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用人体制。本文指出探讨、研究和分析我国的政府雇员制将有助于提高政府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由政府主导的封闭式绩效评估活动已逐渐显现其官僚特征,不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要求。在绩效评估活动中,评估主体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评估主体研究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研究,它引导政府树立以公众为基础、社会共同参与的理念,平衡各阶层的利益,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从我国绩效评估主体的构成入手,在分析我国绩效评估主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备的绩效评估主体应具备的条件,进而对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挪用公款罪中"归个人使用"的认定是刑法理论界聚讼的焦点。1997年先后颁布的三个相关法律解释的内容表述亦有语焉不详之嫌,为了防止犯罪圈的恣意扩大必须从刑法学理论角度对归个人使用三种客观表现形式进行规范认定。本文从三种"归个人使用"客观情形展开,通过文义、论理解释结合司法实践希冀探究"归个人使用"、"非法活动"、"营利活动"等边界模糊术语的准确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20.
4月25日,<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下称<报告>)首发仪式暨政府绩效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正值中国经济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冷加紧"强身健体"的时刻,中国各级政府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压力和考验,成为该<报告>格外引人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