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警方近年来缴获的毒品种类分析得出,我国毒品的种类已从先前较为单一的吗啡类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发展到苯丙胺类,摇头丸、氯胺酮、杜冷丁等新型毒品。从吸食人数来看,海洛因吸食者仍占绝大多数,但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蔓延,并在大、中城市形成了一批相对较为年轻的吸食群体,社会影响和危害日深。针对新的形势和新的特点,浙江省禁毒委于2005年初提出了“逐步实现实有吸毒成瘾人员零增长”的三年工作规划。时下,一个以“禁吸、戒毒和社会帮教”为重点的从源头“卡断需求”的禁毒网在全省迅速铺开……  相似文献   

2.
从警方近年来缴获的毒品种类分析得出,我国毒品的种类已从先前较为单一的吗啡类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发展到苯丙胺类,摇头丸、氯胺酮、杜冷丁等新型毒品。从吸食人数来看,海洛因吸食者仍占绝大多数,但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蔓延,并在大、中城市形成了一批相对较为年轻的吸食群体,社会影响和危害日深。针对新的形势和新的特点,浙江省禁毒委于2005年初提出了“逐步实现实有吸毒成瘾人员零增长”的三年工作规划。时下,一个以“禁吸、戒毒和社会帮教”为重点的从源头“卡断需求”的禁毒网在全省迅速铺开……  相似文献   

3.
十年来,国内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类,描述性研究主要涉及新型合成毒品的概念鉴定、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相关性特征、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行为描述等领域;解释性研究主要着眼于探讨新型合成毒品问题的社会学解释、吸食新型合成毒品成瘾行为的社会学解释及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性研究等方面。现有的对国内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理论视角等多个层面还应争取创新性地突破,以契合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的毒品治理之路,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
南京新型毒品现状调查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毒品具有吸食人群年轻化、人群向一般阶层扩散、场域多元化等不同于传统海洛因吸食的特点,对社会形成诸如经济压力、违法犯罪、群体性问题等危害。因此,控制新型毒品的蔓延,要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打源头、堵通道”等措施查处涉毒案件,依法严惩新型毒品违法犯罪。同时,要改善新型毒品吸食者对问题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态度,展开社区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中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共有105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总数的72%。毒品泛滥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以每个吸毒者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计算,仅全国登记在册的74万海洛因滥用者每年至少消耗27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六月的重奏     
孩子的节日和国际禁毒日都在6月。 2003年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5万人,其中有74万海洛因滥用者,如果他们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的话,每年将耗费270亿元人民币,这背后还有难以用金钱计算的被毒品侵蚀的健康、被毒品折磨的亲情和爱情。 本期的“今日视点”栏目,记者邓树林和刘东平采写的《来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新型毒品有取代传统毒品的趋势。政府对吸食新型毒品的管制可分为出现法律真空、以地方管制为主、调整和统一戒毒模式三个阶段,具有受管制的新型毒品种类不断扩大、吸食新型毒品的管制日趋严厉、寻求司法与社会、医疗体系间的紧密合作三个特点。当前吸食新型毒品管制存在的问题是:强制隔离戒毒放大了惩处威慑功能、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管理措施不配套、自愿戒毒增加了复吸重罚的可能性。应转变理念,坚持人文关怀精神;明确社区戒毒定位,制定配套措施;鼓励自愿戒毒,减少管制成本。  相似文献   

8.
新型毒品在我国从无到有,近年来在我国的滥用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许多人对新型毒品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它是一种软性毒品,成瘾性、对身体的危害性远远不及传统毒品。其实新型毒品毒性巨大,成瘾性更强,服用毒品后造成的危害更大,戒除毒瘾更难。文章在介绍新型毒品的种类的基础上,对目前在我国滥用的甲基苯丙胺、摇头丸、氯胺酮等对人体的危害进行综述,以期人们能对新型毒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多元化的影响,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尚未得到彻底遏制的情况下,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形势不容乐观。山东省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具体表现为:毒品案件总量大幅上升、大案频发,毒品来源广、贩运通道多,毒品制贩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加剧,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日渐扩大,犯罪场所隐蔽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毒品犯罪,是当前困扰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严重社会问题,是40多年来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一 目前台湾泛滥的毒品有两类:镇静剂类毒品安非他命(以下简称“安毒”)和鸦片类毒品海洛因。“安毒”在台湾的生产和滥用史已有数十年。海洛因则是近几年在台湾才出现的“泊来品”,产自亚洲中南半岛的“金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毒品泛滥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毒品非法使用状况日趋严重,且泛滥地域范围呈日益扩张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毒品消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渗入校园,在校生成为毒品的潜在受害者。文章介绍了辽宁省学生毒品知识掌握情况及学校禁毒教育情况,探索了禁毒教育模式及规律,希望能够加强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禁毒教育意识,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禁毒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2.
诱惑侦查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毒品犯罪、伪造和贩卖假币犯罪、假证件犯罪等所谓“无被害人之犯罪”和多样化的网络犯罪日益突出,诱惑侦查这一特殊的侦查措施越来越受到侦查机关的青睐。研究诱惑侦查的内涵,有必要对诱惑侦查行为的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达到准确甄别诱惑侦查与其他侦查措施不同的目的,进而准确把握诱惑侦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侦查实务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困扰全国社会治安的"飞车抢夺"犯罪还未真正得以控制时,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又出现了"艾滋针"抢劫犯罪。该类犯罪由多方原因引起,而且犯罪升级快,真假难辨,社会危害性巨大。对该类犯罪的侦防应当修补法律漏洞、强化快速反应机制,控制犯罪工具源头,提升群众的治安积极性,强化对吸毒人员的管理,使用诱捕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14.
毒品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宁,成为困扰社会的最严重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国家享乐至上的腐朽思想意识也涌入我国,特别是近几年毒品犯罪日益猖獗。而毒品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应是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共同组成的整体预防的网络体系。因此笔者对毒品犯罪的特点、犯罪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毒品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老挝语中,中国人的发音是"Jeen",音同于"金"。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老挝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谋生或寻求发展,也给老挝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金"。这批定义为新华侨的群体在老挝社会中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这势将成为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个关注点。近来,笔者有幸前往老挝一趟,对当地的新华侨有了初步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乡村振兴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领域。新时期统战工作将新乡贤群体作为其工作对象,开拓了新的工作局面。近年来,上虞统战在凝聚引导新乡贤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对上虞新乡贤统战工作的案例分析,得出基层统战部门推动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新乡贤工作和基层统战工作“互融共赢”,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官方与民间、传承与创新、“找出来”与“用起来”、制度与机制等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英思 《桂海论丛》2009,25(1):29-3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近年来,广西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新制度、新举措,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吴晶 《八桂侨刊》2014,(1):45-49
近年来,随着世情、国情的不断发展,侨情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以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为主要标志的新侨群体大量涌现。本文以浙江这个新侨资源大省的实证研究为例,通过对浙江新侨发展的独特优势、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的理论剖析与实践总结,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从而为更好地推动浙江新侨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