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目光投向农村,投向民生,明确提出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重点加强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五个方面的农村民生事业建设。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政府也明确指出,要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保持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以民为先,民以生为先。”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的理念,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2.
刘超 《江西政报》2007,(12):48-48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民生是和谐之本。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相似文献   

3.
保障民生     
关注民生,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一个焦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成了本次全国人代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从代表的审议发言、接受采访和所提议案意见中,我们真切地听到了关注民生的和谐之音。“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先”,“倾听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保障民生”等等,体现了民本思想的光大和民生理念的弘扬。落实全国人代会精神,实实在在做好保障民生的工作,便是接下来更为艰巨但又必须兑现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关注民生     
今年的“两会”,民生成了最流行、最关键的一个词。而在此前的新春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两会”前各种“民调”结果亦表明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各种民生问题,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所提议案、提案、建议的重点同样集中在民生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12,(8):86-87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区委把提高社区居民、乡村农民和“十大战役”工地建设者的公民素质,作为关注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开设了基层民生大讲堂,根据基层需要,免费送教到社区、乡村、建设工地、车间、军营,成为民生建设的优质品牌,受到广大街镇村居、企业工地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6.
刚刚闭幕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突出富民强省、社会和谐,强调保障改善民生,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7.
叶琛 《前沿》2012,(4):45-46
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民生状况、民生问题及改善民生所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反映。本文从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和民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的科学内涵,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的理论来源,并剖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念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政报》2010,(3):F0002-F0002,F0003,F0004
2009年。通辽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十项民生工程”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完成总投入18亿元。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做到了改善民生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活、生计问题,它包括衣、食、住、行、用、生、老、老、病、死等方面。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关系着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如何保障民生,解决民生,反映着一个执政党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10.
徐山瀑 《群众》2009,(12):43-45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我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大力贯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针,积极实施各项民生工程.以民生改善启动内需市场,努力构筑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的持久动力和坚实基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央政府致力于解决民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更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全国人大代表讲民生、议民生,为中央政府决策落到实处建言献策,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和对公平正义的坚定追求。在福建代表团驻地的中国职工之家,本刊记者就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新政的亮点,专访几位人大代表,从他们用百姓的视角关注民生的见地之中,可窥视他们忠实地为人民履职的拳拳之心和民生情愫。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必须把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履职尽责、力促和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增强关注民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做到重民生、表民意、解民忧。  相似文献   

13.
肖荣 《群众》2013,(11):63-64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社保是安民之要、人才是强围之基,人社部门每项工作都牵涉民生、关乎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局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以“改善民生保障”为统揽,在推进人社工作统筹城乡、普惠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打造了很多亮点,  相似文献   

14.
《广东民政》2010,(4):29-30
“民生状况如何,关键看最困难的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最困难的地方是否得到帮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这是梅州市委刘日知书记对梅州民生保障工作提出的评判标准。2008年,梅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五年筹资百亿建民生,争当全省民生纾困排头兵”的决策,从政策上和资金上支持民生工作,连续出台实施多项扶保结合,标本兼治,破解民生难题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7,(3):1-1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讲的一段话,也是温总理今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的主题。政府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之义务,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之责任。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真正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只有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6.
开年筹划民生,年底盘点民生、“十二五”开局之后,我们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着力调整“蛋糕”的分配方式.锲入“民生”这一最重要的配比,让这块“蛋糕”散发出幸福的味道。从另一角度,也彰显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7.
刘瑶 《人大论坛》2009,(2):14-15
“报告反映了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多年来始终高度关注民生,做到应保尽保。仅去年,省里民生投入就增长61.2%,城市、农村低保分别为20亿、10亿,新增解决近10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大手笔。这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充分体现”、“整个报告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8.
四月中旬,民盟北京市委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台举办“为改善民生建言,为和谐发展献策”的民生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民盟北京市委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领导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郑功成等—批民盟盟员、专家、学者从社会经济的不同侧面论证了当前民生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关注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 《群众》2012,(3):18-20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在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措施。本文围绕几个民生热词,听百姓呼声、邀专家点评、看政府回应,以供各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卫民福 《群众》2012,(2):17-1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积极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民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生活得到较快改善,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