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时期,何长工在毛泽东领导下,为朱毛会师"架桥梁"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会师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红四军的发展以及中央苏区的开辟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朱德为会师的实现无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四点:一是凭借自身坚强的党性及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危难中勇于承担保存革命火种的领导责任;二是为使革命火种发展壮大,实施了“赣南三整...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时期,何长工在毛泽东领导下,为朱毛会师“架桥梁”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匡胜 《党史文苑》2008,(11):8-11
朱、毛井冈山会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地区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我们考察朱、毛的"上山"思想及行动轨迹,就不难发现井冈山会师并非偶然,是朱、毛相同的思想行为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朱德、毛泽东率领部队在井冈山会师90周年。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经过艰难转战,最终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史称"朱毛会师"。从此,毛泽东、朱德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建军思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井冈山会师六十周年。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和湖南暴动农军,经过艰苦转战,到达宁冈龙市,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这就是我党历史上著名的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组建了工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是朱德、毛泽东率部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第一支正式红军70周年。几十年来党史军史著作对朱毛会师的重要史实,存在着不同讲法。较早、影响也较大的(伟大的会师)称:“1928年4月底”朱毛两部到宁冈着市见面会师;“五四纪念日”召开庆祝会师大会。稍后出现“4月28日”砻市会师之说。此后,党史军史和回忆录以及展览、文艺作品等,大多数采用此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解放思想的不断深入,对“等市会师”提出“4月上旬”、“中旬”、“下旬”几种说法。笔者曾首次提出“县十都会师”,被(朱德年谱)采纳,改称“在县十都会…  相似文献   

8.
朱、毛井冈山会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地区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我们考察朱、毛的上山思想及行动轨迹,就不难发现井冈山会师并非偶然,是朱、毛相同的思想行为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苑》2008,(4):28-29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湘南暴动失败后,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5月4日,根据湘南特委决定,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在这期间,还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红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后陈毅)。  相似文献   

10.
红五军与红四军胜利会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大事件,但对红五军与红四军会师的时间与地点,在历史文献和回忆资料中有3种不同的说法,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衰一是。说法一:1928年11月初,在宁冈会师。依据是,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说:"彭德怀部红军第五军于11月初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在这里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历尽艰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参加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12.
<正>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农军,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支革命队伍的大团结、大联合,又是中国革命道路的新转折、新起点。两支革命队伍之所以能够成功会师井冈山,既与中共中央的正确指示有关,也有毛泽东的重大历史贡献,同时,还有朱德付出的努力、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会师后的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过程中,壮大了队伍,创造了经验,完善了战略战术,塑造了军魂,成长为一支坚忍不拔、所向无敌的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5.
<正>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晓农 《湘潮》2011,(3):34-36
贤德怀人救战友 湘南暴动涌巨澜,万余农军上井冈。1928年4月底,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三师副排长的萧新槐(当时的名字为萧贤怀)随部队来到井冈山宁冈砻市,成为会师部队中的一员。5月4日,红四军诞生,萧新槐调到军部警卫连任警卫排长。  相似文献   

17.
刘建平 《湘潮》2008,(5):29-33
毛泽东与陈毅“相见恨晚,相慰平生” 1928年4月,秋收起义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部队一度出现了不团结现象。南昌起义部队瞧不起秋收起义部队,秋收起义部队则认为南昌起义部队纪律性差,旧军队习气严重。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会师     
林木 《党史博览》2008,(4):F0002-F0002,F0003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嶂,地势险峻。五大峭口是进入井冈山腹地的必经之路,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参加南昌起义的萧克老将军对三河坝战役曾这样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坦白说,三河坝战役之因,并不一定结出井冈山会师之果。不过,纵观这两者之间的历史过程,我们发现,由于朱德对革命道路的自觉坚守和大胆探索,主导了这一历史过程,其结局却正是从起点果然走向了终点。换言之,萧克的这个评述,须有朱德这个要件才能成立;如果没有他的党性和人格魅力,没有他的  相似文献   

20.
1928年4月底,朱、毛两军会师井冈山,在极其险恶的周边环境中,历尽艰辛进行着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红军建设、土地革命斗争,开创了井冈山的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也为后来全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积累了最早的、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