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奥巴马政府上任后,对非推行巧实力外交,通过加大外交接触、军事渗透和发展援助力度,将非洲纳入美国主导的多重伙伴世界。奥巴马政府对非巧实力外交有所收获,但由于它没有脱离前任布什政府对非政策基本框架,本质仍是强权政治,成效有限。  相似文献   

2.
巧实力(smart power)的概念自提出以来,逐渐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热门议题。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最近的本国动荡与外国军事干预中试图整合自身硬实力与软实力,以应对内外夹击的局势,则又为巧实力战略的实践添上了一个案例。然而,他的巧实力战略缺乏坚实的力量支撑,能否长期奏效,仍存在很大疑问。  相似文献   

3.
王霄巍  王甜 《和平与发展》2009,(6):1-4,50,71-76
“巧实力”战略是美国战略界针对近年美国国际影响力和形象下降、应对各种挑战力不从心的现实提出的,是一种通过综合、灵活地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实现美国目标的整体战略。奥巴马上台后,“巧实力”战略成为其外交政策与行动的指导思想,使美国对外展示出一种“乐于倾听与合作”的新外交姿态。但“巧实力”外交只不过是奥巴马政府通过灵活运用软硬两手实现美国战略目标的策略手段。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巧实力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在美国外交和内政政策上的新路线。外交上,奥巴马出访利益相关国家,通过其对国际公关的运用改善美国的国际关系;内政上,进行医疗改革,充分争取美国中下层人民的支持。奥巴马政府希望借助巧实力战略重塑美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保持它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巧实力战略在实际的运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援助中“巧实力”运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对外援助”研究的概览与述评,为进一步专题研究做调查研究。对外援助是一个国家“巧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作为外交手段的作用将提高。对“外援”理论的研究目前有待加强,以便更好地为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11日,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和美中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巧实力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中教育基金会、圣地亚哥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巧实力"战略与奥巴马新外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巧实力"战略的内涵是,为了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目标,美国政府必须软硬兼施、文武并用."巧实力"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提供全球福利是关键;第二,美国应输出希望而不是恐惧;第三,巩固传统盟友,赢得新伙伴;第四,从国内改革做起."巧实力"战略是针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正在下降、新的国际挑战不断出现、美国力量的优势和不足、一些新兴国家正在崛起的现实,在总结冷战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从奥巴马正式就职以来的美国外交政策宣示和已经采取的各种外交措施看,"巧实力"战略对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非常显著.不过,奥巴马的"巧实力"外交目前尚未定型,今后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 国政府必须软硬兼施、文武并用."巧实力"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提供全球福利是关键;第二,美国应输出希望而不是恐惧;第三,巩固传统盟友,赢得新伙伴;第四,从国内改革做起."巧实力"战略是针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正在下降、新的国际挑战不断出现、美国力量的优势和不足、一些新兴国家正在崛起的现实,在总结冷战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从奥巴马正式就职以来的美国外交政策宣示和已经采取的各种外交措施看,"巧实力"战略对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非常显著.不过,奥巴马的 巧实力"外交目前尚未定型,今后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已过去近10年,其间世界各地的恐怖事件不断,东南亚地区也不例外,这对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东南亚各国政府日渐认识到合作反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既因欧元的“先天缺陷”,也有当局的政策失误,危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将难有明显改善。在债务危机阴影下,创新能力受挫、福利体制拖累、经济治理缺陷、战略资源有限四大结构性因素决定欧盟经济实力将处于下滑态势。欧洲“衰落”将恶化中国外部经济环境,中国宜在战略上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通实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吸引力、顺应力、影响力、集聚力和阻通力五个维度,构建了由1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俄罗斯“通实力”测算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俄罗斯“通实力”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1995~2019年俄罗斯“通实力”水平整体实现较好提升,但受经济转型和相关政策影响,经历了持续下降、缓慢提振、全面提速和上升缓滞四个发展阶段。吸引力和阻通力在推动俄罗斯互联互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应重点关注集聚力、顺应力和影响力水平的提升。俄罗斯“通实力”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两个方面,劣势主要为内部经济结构束缚和外部经济制裁。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背景下,俄罗斯“通实力”发展或将出现断崖式下滑,甚至对全球互联互通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珏 《国际观察》2004,(3):59-65
中国和美国同样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 ,反恐合作具有普遍性和共赢性 ,能带来“安全剩余”。在中美反恐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反恐合作的外围 ,美国借反恐之机改变中国的周边地缘环境 ,恐怖主义和美国海外利益扩展之间存在某种恶性循环。反恐合作不失为促进中美关系改善的一个契机 ,但具有很大局限性和时效性。中美反恐合作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 ,强化反恐合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邱永辉 《东南亚》2009,(2):47-52
本文重点研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反恐文化”阴影下的印度穆斯林,二是“桑奇报告”及印度穆斯林的发展问题。前者所关注的是“9·11事件”后国际上和印度国内形成的“反恐文化”,及这种阴影下的印度穆斯林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的变化;后者则关注印度政府对于穆斯林团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关心、认识和政策。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使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的神话被打破,直接改变了美国对安全环境和现实威胁的判断,“反恐”迅速成为美国国际战略的主轴。“9·11”事件六年来,美国反恐战略历经了继承、重塑、调整、完善四个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反恐战略以及相关的反恐机制与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17日,巴基斯坦军方在部落区开展代号“拯救之路”行动,全力围剿以马哈苏德派别为首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巴军兵分三路,从北、西南、东三方同时进攻,希望能将塔利班聚歼在狭小地段。经过两周的激战,巴军共击毙武装分子260余名,捣毁数十个武装训练营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评估了“9·11事件”以来10年所谓“反恐时代”对美国内政外交的重大影响,认为美国在过去10年“超越反恐”的种种做法虽产生一定收益,但从长远看极大消耗了美国国力,导致其今日的内外困局及发展方向迷失。终结“反恐时代”虽然成为战略必须,但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否因此而重新确立,从奥巴马“新政”实践中仍难有明确答案。近期看这将取决于2012年大选,但最终则取决于美国能否丢弃霸权心态,理性看待自身和变化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认知。巴基斯坦以其地缘政治的特殊性、核武器拥有国地位、与阿富汗的历史渊源和特殊关系等,成为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前线国家和非北约盟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向美国提供后勤援助、军事支持以及充当恐怖袭击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底以来,“基地”组织在也门的恐怖活动由长期隐性状态迅猛发展为显性状态,“基地”以也门为据点掀起了新一轮国际恐怖主义浪潮。其在战略目标、活动空间、恐怖手法等方面反映出“基地”实力消长的新变化,对“基地”在也门的活动趋势、国际反恐斗争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评估了"9·11事件"以来10年所谓"反恐时代"对美国内政外交的重大影响,认为美国在过去10年"超越反恐"的种种做法虽产生一定收益,但从长远看极大消耗了美国国力,导致其今日的内外困局及发展方向迷失。终结"反恐时代"虽然成为战略必须,但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否因此而重新确立,从奥巴马"新政"实践中仍难有明确答案。近期看这将取决于2012年大选,但最终则取决于美国能否丢弃霸权心态,理性看待自身和变化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马丽蓉 《西亚非洲》2007,46(10):5-9
追问九一一事件真相,认清了由此引发复仇之举与后续"大中东战略"间的内在关联,从背景、动机、思路、框架及其成效等方面质疑美国的反恐战略,以预判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九一一事件不仅是美国实施反恐战略的原初动因与强力推手,也对美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九一一事件后形成媒体牢笼对全球民主生态的消损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新格局下美国实力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大国崛起正在重塑世界格局,美国经济霸权地位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未来中国等新兴大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将愈来愈收窄,但在相当长时期内,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仍难撼动.中国要全面超越美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