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并在离开西柏坡进京之前,把进京建国和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带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全面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喻为一场新的“考试”。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艰苦奋斗、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之际,回顾党的历史,重温“两个务必”,对于我们更好地铭记党的历史使命,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  相似文献   

2.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党的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了党的建设的思想精华,为党的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6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将西柏坡精神融入自身建设中。新世纪新阶段,依然需要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艰苦奋斗精神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经受考验的根本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当年,毛泽东同志把从西柏坡前往北京建立新中国,称为“进京赶考”;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考察时强调指出,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的“两个务必”的告诫,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将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为“这场考试的继续”。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实现推进…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党的先进性、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西柏坡曾是党中央和毛泽东指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同时,西柏坡也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方。在此次全会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的“两个务必”和廉洁自律的执政方略,为新中国开创了反腐倡廉的一代新风。艰苦奋斗、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西柏坡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成为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反腐倡廉、永葆生机与活力的精神法宝,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考察和论述“两个务必”及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及与党的作风建设的密切关系,说明坚持“两个务必”,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保证党的先进性质,体现党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纲领、任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1949年3月23日,在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进京赶考”为标志,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和“进京赶考”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向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提出:要牢记毛泽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在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今天,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重提“两个务必”十分及时、十分必要。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社会斗争中锻炼和培育的一种吃苦耐劳、俭朴勤奋、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不屈不挠的精神。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历任总书记就职之后,从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都要到西柏坡去看一看,也都提出牢记“两个务必”。为什么几任总书记都要走这样的程序呢?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指出,这是因为“两个务必”思想太重要了,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两个务必”说起来话不长,但它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它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两个务必”思想是怎么来的呢?石仲泉指出,“两个务必”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讲的,但思想来源于抗日战争后期。  相似文献   

10.
麻秀荣 《奋斗》2004,(8):39-40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50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实现长久执政和执好政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执政前夕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告诫到执政半个多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理论思考,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加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之后不久,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伟大号召。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性部署。重申“两个务必”、践行“两个务必”,无论对于当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两个务必”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实现党的目标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  相似文献   

12.
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两个务必",它的思想特质是忧患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忧患意识的指引下,对西柏坡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现在,我们党面对的考验错综复杂。我们要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只有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坚持求真务实,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在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中不断为人民建功立业。首先,“两个务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人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红色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战争到和平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革命胜利和执政地位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拥有继续执政赶考的宝贵当代价值:坚持"两个敢于"、"两个务必"是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广泛团结、民主建国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政治优势,依靠群众、关注民生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服从大局,甘于奉献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精神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这几种精神共同构筑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一、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取得伟大成就后,面临新的历史考验的需要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西柏坡时期完成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深刻反映了这个伟大历史主题。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西柏坡时期是中国新民主革命史上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党中央在这里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伟大革命实践,孕育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善于”、“两个为民”构成了西柏坡精神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7.
刘家贺 《世纪桥》2003,(5):17-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成了推动革命事业胜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西柏坡精神就是这一系列革命精神中的一种。西柏坡精神形成于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党中央、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驻扎期间,它对于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夺取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重温历史,重温毛泽东“两个务必”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邢卿 《共产党人》2004,(16):17-18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首先应从党内做起,尤其从党的各级干部做起。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倡导全党同志要重温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意义重大,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效途径。一、实践“两个务必”,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一是要忠诚敬业,领导干部对党要忠诚,对人民要负责,对事业要虔诚,对工作要兢兢业业,对群众要满腔热情,  相似文献   

19.
理解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需要秉持整体性的历史思维。将大历史观作为解释框架,从规律史观、长远史观、整体史观分析,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是“承前启后”。从规律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两个务必”的认知根基上。从长远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内涵里。从整体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两个务必”的内涵和“承前启后”的定位,对于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了我们党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和总结,凝结着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深刻历史经验,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是实现党的目标和宗旨的内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了三代领导人关于“两个务必”的论述,并号召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申“两个务必”的深刻含意,切实把总书记在西柏坡讲话中提出的四点希望贯彻到具体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真正把“两个务必”落实到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