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内容。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加强书法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措施,目前书法教育已经具有社会重视、政策支持和国内外中国书法学习盛行等方面的基础和条件。该文认为,构建以书法教育为核心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重点是要提高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树立正确的书法创作价值观和教学观;建立家庭一学校一社区一社会多方共建的一体化书法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盛敦荣 《中国发展》2013,13(3):38-4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着力点和内生动力.书法教育具有育人育德、文化认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文化创造价值的社会功能,开展书法教育,将大大增强国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承力、传播力与影响力.加强书法教育,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该文认为,书法教育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即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增强书法教育制度保障;与资源整合相结合,在创新活动载体中提升书法教育成效;与中国文化传播相结合,促进世界对中国先进文化的认同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欧阳中石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生于1928年,山东泰安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主编、撰写了《书学导论》、《学书概览》、《书学杂识》、《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书法与中国文化》等学术论著;出版了《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  相似文献   

4.
<正>大写意花鸟发展到今天,几百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书法对它的影响和渗透。"书画同源"讲的就是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与中国书法的"血缘关系",尤其是中国的大写意花鸟与中国书法的血缘关系则显得更亲、更近。一谈到大写意花鸟画人们首先想到草书或狂草。认为大写意花鸟画狂  相似文献   

5.
潘雪 《江苏政协》2015,(1):51-52
<正>2014年12月21日,备受中国书坛关注的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结果在浙江绍兴揭晓。徐州市政协常委、徐州工程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仇高驰教授再次获得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艺术如同生命书法演绎人生仇高驰自幼喜爱书画,九岁开始自学书法,遵循"楷入立"的古训,先从颜真卿《颜勤碑》入手,日临三百字,寒暑不辍。后又转学篆书。篆书是从清邓石如写起的,但凡能收集到的邓石如的法帖,无不用心揣摩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的最后两个月,广西美术书法界喜事不断、好戏连台:11月1日,首都北京中国美术馆内"小平的足迹——漓江画派走进百色"美术作品展拉开帷幕;11月中旬,第六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雕刻比赛落下帷幕,书法雕刻项目中的1金2银奖项由广西选手包揽,他们均为书法名宿王兆儒门下弟子黄夏洪、王茁、  相似文献   

7.
樊和平 《中国发展》2011,11(6):72-77
书法通常被当作艺术。然而,如果将中国书法仅仅理解为一种艺术,那就曲解和委屈了书法,误读了它对于中国民族的深刻意义。在其他文明中,书法也许只是艺术,但在中国,它却是文化本身。书法、书法史,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图表,演绎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构造。书之"法"与人之"法"统一,赋予其"方不中矩,圆不副规"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国式自由意境;刚柔性格,进退智慧,演绎着"志在飞移"、"将奔未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大智慧,"书写"着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极富弹性的安身立命的基地;真善美贯通,表达了"风骚之意"与"天地之心"的天作之合,沉默庄严地演奏着中国人高明悠远的灵魂协奏曲。  相似文献   

8.
<正>徐鸣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子书画院院长,中国现代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画中画创始人,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现居北京。其作品获"天马腾飞国际书画精英大奖赛"一等奖,"人口普查全国摄影、书法、美术大展"三等奖,"2000年奥林匹克第一届国际书法、绘画艺术大展"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卓兰 《台声》2018,(16)
正简介张旭光,字散云,1955年10月生于中国河北省。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副秘书长。现为荣宝斋艺术总监、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书法专业首席采访专家。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客座教授,联合国特聘书法教授。2015年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  相似文献   

10.
<正> 翁伯祥,别署愚翁,西蜀愚翁,四川资阳人。新疆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全国或国际重大书法大赛中获奖,参加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3、4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全国第1、2届正书大展,第2、3、4、5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览以及新加坡狮城  相似文献   

11.
于晗  周晶晶 《人民论坛》2022,(7):120-12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化全球化的环境当中,中国的武术、戏曲、绘画、书法、诗歌等文化符号在海外不断掀起热潮。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门艺术,它具备中国其他艺术没有或较少涉及的诸多特点。当前,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还面临不少困难与障碍,主要表现为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输入的逆向困难、中外文化传播的分渠而流、“汉字文化圈”外受众的信息盲视等。要基于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创新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路径、策略,推动中国书法获得更好的接受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李巨炎开始了收藏中国书法的艰辛历程,这源于他发自内心的对中国书法的热爱。而他对中国书法收藏的独到判断、敏锐见解,是使他在历经20年磨炼后成为一位成功的中国书法收藏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葛韶峰 《新东方》2015,(1):73-76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的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中国书法探求的是书写的特殊规律,是书法的特殊的美。书法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运用辩证法的普遍规律研究、总结中国几千年的书法理论和实践,可以概括归纳出书法辩证二十一法,其灵魂就在于辩证二字。  相似文献   

14.
许江 《今日浙江》2013,(4):54-55
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创办50周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是浙江享誉海内外的独有文化品牌。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育50年,代表了中国当代书法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发展史,代表学科基础、人才规格、当代拓展的基本轨迹和方向。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变幻。从上个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载荷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其生发、演化与中国文化同步,浸透了中国以感悟为本的智慧。中国书法至博至深,而自然是书法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书法于自足之体系之中,代有高手,各臻其妙,顺应天地之大美。中国书法的至大之境,必以观之于天、悟之于心、应之于手为根本。  相似文献   

16.
<正>侯拥军,男,汉族,1967年4月生于山东省章丘市,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法艺术。真草隶篆、甲骨金文皆潜心苦研,习而不辍。学技法、悟书道、习古人、拜名师。书法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书法总是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活力的。书法家候拥军先生以别具一格的书法生命经验,将在这一点上给这个时代更多启示。记者:候拥军先生好!今天很荣幸您和我们聊一聊您的书法创作,从您这汲取更多知识。请问侯院长您是从什么时候学习书法的?您认为学习书法从什么地方下手?候拥军: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相似文献   

17.
正石云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吴门书社社员,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广西工委会副主席,桂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获"桂林市青年文艺奖"。书法作品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国粹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法大展、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乾元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出版有《初中必背古诗文硬笔字帖》(漓江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李洪旺 《当代广西》2013,(11):54-55
陈政先生(1919-2002年),广东新会侨乡人,号无白斋主,从事书法、文字学研究及教育事业半个世纪,是中国著名老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书法理论家。陈政先生在书法研究、书法创作、书法教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和骄人业绩,可谓当代广西书法史上的一面旗帜。他的书法思想对广西书法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书法作品亦在广西周边省书坛,世界华人书法界中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晓音 《黄埔》2006,(5):58-59
为了弘扬毛体书法艺术,2005年底,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了“当代中国书法名家贺惠邦”书法邮票。据悉,这是新世纪以来第一个发行书法邮票的书法名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十多家有影响的报刊都作过报道。此事引起众多书法爱好者和邮票收藏者的关注。贺惠邦何许人也?其书法有什么特点?本文简要述之。贺惠邦,山东莱阳人。196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现为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秘书长、毛体书法研究创作中心主任、人民艺术家、一级书法家、教授,是目前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毛体书法家,被誉为“毛体书法带头人”“毛体书法艺术传人”。他从事毛…  相似文献   

20.
王献生 《创造》2010,(10):110-111
书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几干年的文化史是这一艺术奇葩的土壤。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代表中国形象和精神的文化符号。书法的文化传统折射出中国艺术的生命状态,成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种审美理念。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