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学界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研究热情一直都很高,近几年来更是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就学者们所关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中国共产党和中间力量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地方的贯彻实施以及人物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作一归纳和述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和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特点及其党的策略方针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稼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指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比较了两次统一战线的不同点,为党的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如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上,王稼祥认为,必须制定好对地主阶级的政策,处理好统一战线内的摩擦,对国民党实行必要的让步,只有这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巩固。  相似文献   

4.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经过国共两党曲折和复杂的斗争,终于促使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之建立。为了更好地巩固、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好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9:月至11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地阐明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5.
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报告。深化了当时党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回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目标、对象、领导权以及与之相关的具体方针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是“九一八”以来.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全面的理论阐述.标志着党关于建立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基本形成,为我们党从容应对新形势的变化.组织全国民众,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军,迎接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做好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会议决议和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石。此后.我们党所有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对这一理论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对毛泽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问题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有的是从理论和实践出发,直接阐述毛泽东的贡献;有的是通过分析毛泽东的文章、报告以及书信,间接总结毛泽东的贡献;还有的则是从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中的某一具体思想、原则出发,或是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入手,归纳出毛泽东的贡献。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有助于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深入,更好地为新时期、新环境下统战工作的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要比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广泛的民族性、统一战线领导权、武装队伍特点、统一的政治纲领、国际合作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既有共性之处,也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前,李济深就已和共产党、地方实力派、民主党派和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等合作抗日反蒋。西安事变期间,他从抗日大局出发,拥护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主张,及时地改变了公开反蒋的态度,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为结束内战和抗日民族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进一步促使李济深继续致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事业。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蒋介石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宣告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此后,李济深自觉地、积极地推行国共合作政策,坚决支持和拥护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9.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不久形成的,但这个策略的形成经过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长征前至长征胜利结束,经历了主要是反蒋其次是抗日、抗日与反蒋并举、抗日为主反蒋为次到最终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在日本对中国的入侵过程中,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与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民族担当和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历史上中国政党党际互动合作的经典案例。这种党际互动合作具体表现是: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民党蒋介石被动回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共合作;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并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奔走呼号。党际互动合作的原因是:政党社会作用与历史机遇的契合、政党政策主张与民族意志的贴近、政党利益与民族利益的一致。这一经典案例发人深思,带给人们多方面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前,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的感召下,一个以文教科技界人士为主体的民主科技政党在重庆建立,后改建为“九三学社”,其成立的宣言、基本主张、章程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精神一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队伍中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及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很快沦落为日本殖民地,首先具备了组织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和条件。以中共满洲省委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在东北坚持抗战的唯一政党。为壮大抗日力量,东北党组织率先探索和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坚持苦斗十四年,为争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更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立及形成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的全面抗战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今天,回顾和总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在当前形势下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有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与地方实力派建立统战关系的典型,也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国民党内部集团之间的冲突、群众运动、阎锡山本人的守土观念和爱国情怀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阎锡山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促进了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形成。  相似文献   

1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实现全民族全面抗战的前提,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形成,则造成了对日作战两面夹击的军事战略布局,为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开展全民族的持久抗战,形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而能不能建立巩固的军事战略大后方,则是能否赢得对日总体战胜利的又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提出了完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并在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从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体系。这一理论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巩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全程参与了《八一宣言》的酝酿、起草和讨论,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作了大力宣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好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争取和团结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国民党上层人物,扩大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猛烈抨击汪精卫之流的汉奸卖国罪行,对蒋介石集团采取了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及时有效地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并随着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确立而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民主联合战线与国共合作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理论和主张。大革命失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调整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走向成熟。中共早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政治资源是政党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政治变迁和政治发展的任何因素.政党的政治资源具有积累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转换而不断增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倡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行为才逐渐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民心性、权力性、政策性和先进性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2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与实践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臻成熟,思想上进一步纯洁,组织上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