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晓溪 《世纪桥》2011,(24):25-28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为痛击国民党的进攻,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黑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放手发动群众、肃清日伪残余及国民党土匪武装、进行土地改革、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同时,积极展开参军参战、组织战勤、保证军需、拥军拥属,全力支援前线的运动,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支援解放东北、支援全国解放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的东北地区即刻成为了“三国四方” (美、苏两国及国、共两党)斗争角力的焦点.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东北地区,并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全面加强党在东北地区的各项领导工作.1945年11月至1946年5月,陈云在任北满分局书记期间,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思想和武装剿灭土匪、发动群众、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工作方针.陈云的这些富有开创性的伟大思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为东北根据地的创建、东北全境的迅速解放,也为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上党收复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以"受降""接收"为名调动军队向中共抗日根据地大肆推进。但是,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的进攻,在上党地区遭到严重打击。上党战役的胜利,给进犯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军以迎头痛击,不仅巩固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后方,而且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华小勇 《党史纵横》2013,(5):14-16,30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做出了向东北进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而最先提出主力进军东北建议的黄克诚,对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实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过程中,他最先提出建立乡村根据地,并就部队集中作战与分散建立根据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最早向中央提出派五至十万人进军东北迅速创建根据地的建议1945年9月上旬,黄克诚率部从津浦路西回师苏北,途经华中局驻地时,从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中得悉:苏联红军歼灭日本关东军后,留驻在我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冀热辽根据地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胜利时东北境内唯一的抗日根据地。冀热辽根据地的建立和斗争,是晋察冀边区对东北抗日斗争作出的重要贡献。晋察冀根据地的重任事实上,由于紧邻东北地区,晋察冀根据地一直承担着党中央赋予的与东北抗日斗争战略协同的重任,与东北抗日斗争有着密切关系。自"九一八"沦陷时起,  相似文献   

6.
粱志恒 《世纪桥》2013,(2):14-16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妄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消灭共产党,控制全中国。1945年11月初,共产党从情报中获悉:国民党准备派部队在东北哈尔滨一带进行空降。为了粉碎蒋介石的企图,上级立即决定,派部队火速赶往哈尔滨一带建立根据地,以消灭国民党部队。  相似文献   

7.
1948年10月,“西进兵团”被围歼后,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散布在沈阳、营口等地的十几万人。所以,攻取“固若金汤”的沈阳城、解放国民党军在东北唯一可能溃逃的“水门”——营口,成为辽沈决战的收官之战。解放沈阳1948年10月28日,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在沈阳北郊歼灭了国民党东北第二守备总队的大部兵力。  相似文献   

8.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一面搞假和谈,一面伺机发动大规模内战.我们党为了保卫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中共中央决定,集中力量争取控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地区.为此,中共中央先后抽调了11万人的军队和2万名干部进入东北.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迅速向东北派出大批军队,妄图“抢占东北,控制华北”。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作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为解放全中国做战略准备。 根据东北局的战略部署,牡丹江地方党组织开始了建党、建军、建政、分配土地、改造城市、发展经济的工作。其中民主  相似文献   

10.
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中国共产党为夺取东北,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其中,对东北地区知识分子的政策,是一个带有特殊性的重要方面。史学界对这一问题未有过论及。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分析。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知识分子状况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知识分子的实际状况,是党对其政策的客观依据。八一五光复后,回到祖国怀抱的东北地区知识分子和东北各族人民一样,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期望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民主,冀求在新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其思想中的积极一面。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落…  相似文献   

11.
正抗战胜利后,根据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的方针,党的大批干部和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挺进东北,与东北抗联及地方党组织汇合,消灭日伪残余势力,开创巩固的东北根据地。黑龙江地区  相似文献   

12.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作出了全党力争东北,把东北建成巩固的战略基地的重大决策,从各解放区抽调2万干部、10万部队,先机进入东北,开展创建东北根据地和解放东北的斗  相似文献   

13.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与国民党争夺东北,中共中央派出大批干部和军队挺进东北.钟子云便是中共中央派向东北的第一批党政干部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毅同志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同样,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广大农民积极参军参战,为东北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对于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密切党群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运输又比较发达,在全国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胜利后的东北,举足轻重,成为我党和国民党必争之地。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东北解放区的大举进攻,壮大我军力量,解放东北,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发动广大农民起来,参加自卫战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党中央…  相似文献   

15.
正抗战胜利后,中共凭借东北抗日联军、冀热辽军区、山东军区的就近便利条件,首先占领了东北的一些地区。国民党不甘落后,也极力从关内向东北地区调兵遣将。不过,国民党在华北的军队极少,大部分远离东北,开进比较缓慢。1945年10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几经辗转,到达河北省临榆县(今属秦皇岛市)山海关附近。中共部队只有少量兵力防守,主力部队尚在开进途中。山海关是由关内进入东北的重要通道,是国共两军最先关注的地方。国民党军企图乘机夺取山海关,然后从辽西进入东北。中共部队进行英勇阻击,最终因兵力悬殊  相似文献   

16.
争取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抗战胜利后中共同国民党蒋介石一场严峻的斗争,就其斗争形式来讲,主要表现在军事方面,但外交斗争是一个重要侧面.这主要是由东北的特殊形势决定的.因为抗战结束前夕签订的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把东北纳人到美苏对抗的战略格局中去,使争夺东北的斗争带有国际性.如同中共中央当时给东北局的指示中所说;“这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斗争.”这种斗争形势向中共提出了如何运用外交策略的问题.所谓运用外交策略,主要是指如何处理好同苏联和美国的关系.苏联根据中苏条约出兵东北,并将把东北交给蒋介石.因此,中共进军东北首当其冲的障碍就是中苏条约的限制.美国虽然没有直接介入东北,但它是蒋  相似文献   

17.
石慧 《世纪桥》2012,(21):21-22
在抗战胜利的新形势下,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突出了,在经济、军事、政治方面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一时期东北解放区的组织建设取得较大发展,为争取东北地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泓  王焕 《世纪桥》2010,(14):21-25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当时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要求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他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跋涉万里,从延安来到东北。1946年5月至1948年6月,张闻天任中共合江省委第一任书记兼合江省军区政委。此时,国民党正与我党争夺东北地区,敌我矛盾十分尖锐,对敌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张闻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  相似文献   

19.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争夺东北展开激烈斗争。为把黑龙江建设成东北的大后方和巩固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9月15日成立东北局,并派遣大批干部奔赴东北。国民党一方面向东北迅速派兵,另一方面派遣接收大员、特务分子进入东北各地,网罗伪警宪特和土匪武装。一时间,黑龙江地区群魔乱舞,土匪多如牛毛,给我党的根据地建设带来极大困难。我的剿匪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20.
王艳梅 《新长征》2011,(7):26-27
争取国民党第60军起义,是党中央在内战爆发前做出的决策。60军是国民党云南地方部队,又称“滇军”。“滇军”在清末民初拥护共和,发起反袁起义;抗日战争中参加台儿庄战役,令日军闻风丧胆;抗战胜利后,被迫到东北参加内战,与国民党嫡系部队矛盾较深。1946年4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争取或迫使滇军起义,派刘浩负责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