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积极准备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随即发动内战,以便消灭共产党。中共中央针对此局势,准备以不变应万变。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发表了《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的声明,与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然而第二天,即8月14日,蒋介石却出人意料地向延安发来电报,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国是。为了弄清蒋的意图,毛泽东找来李克农,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李克农作为一个情报专家,很快把注意力放在国民党军令部派驻延安的两个联络参谋周励武…  相似文献   

2.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后,全国人民期盼和平,但蒋介石却不断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扩大内战。当时,为了贯彻《双十协定》,我党与国民党和美国三方代表成立了军事调停部,负责磋商谈判事项,耿飚以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兼我方代表团交通处长的身份,协助叶剑英、李克农在北平军事调停部工作。  相似文献   

3.
十七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人民历时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胜利结束了。消息传来,举国欢庆。然而中国人民并未迎来真正的和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此刻正在准备一场旨在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内战。为了掩盖发动内战的企图,几天之内蒋介石向毛泽东连发三封邀请电,请他到重庆谈判和平建国的事宜。在延安中共中央情报部的李克农遵照周思来的指示,指挥各情报系统动用一切关系,了解蒋介石主动打和谈牌的真实意图。国民党在延安设有一个国防部的联络处。杨少辰和任金样设法搞到了他们的通讯密码,从截获的这个联络处与重…  相似文献   

4.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双方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谈判至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著名的《双十协定》。本次谈判,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以及重庆民众的反应,也颇具历史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政治协商"一词,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中产生的新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要民主还是要独裁?要和平还是要内战,成为争论的焦点。在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进行了艰难的搏弈。周恩来是这次搏弈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1945年9月10日,"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代表张群、邵力  相似文献   

6.
胡适是一个为蒋介石政权呐喊一生的自由主义文人。他一生著书立说提倡欧美式的民主政治,却又不遗余力地为蒋介石独裁政权鼓吹。但就是这么一个文人,却在中华民国即将覆灭的1948年,竟然在蒋介石的扶持下,差点登上民国总统的宝座。1948年初,蒋介石政权在内战中...  相似文献   

7.
一叶 《春秋》2020,(2):21-26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主力部队尚在大西南和大西北。鉴于发动内战条件不成熟,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两面手法,一面以和谈为幌子,一面利用美军援助,通过水路、陆路和空中运送部队到华北、华东、东北等地,为发动全面内战作准备。在《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之时,蒋介石便将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军所在第四方面军空运济南。至《停战协定》签订之后、军调部军事调处期间,国民党军队从未停止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11,(7):13-13
<正>1946年暮春,世界各大城市曾行销一份16开的英文刊物《新华周刊》,它是我党创办的第一份外文刊物。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竭力将中国拉向内战深渊,并利用国民党报刊在国内外大造反动舆论。我党为了便于在国际上展开争取和平民主的舆论斗争,于1946年5月17日创办了《新华周刊》。这份对外宣传的刊物是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筹办起来的,主编乔木(即乔冠华),编译关振群、孙  相似文献   

9.
夏莉娜 《辽宁人大》2007,(11):29-29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推行内战、独裁、卖国的反动政策。当白色恐怖笼罩上海的时候,雷洁琼和她的丈夫严景耀又一起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内战、解救民众的爱国民主运动。1945年12月30日,马叙伦、王绍鏊、林汉达、周建人、徐伯听、赵朴初、严景耀和雷洁琼等26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民族矛盾解决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进入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迫切希望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也就是一个新中国.而国民党反动派则要把中国拉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也就是一个旧中国。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避免内战,8月2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相似文献   

11.
通向全民族抗战之路(四)从西北大联合局面形成后,西北三方与蒋介石之间,展开了停战与不停战的激烈斗争,直到“西安事变”爆发及其和平解决,全国内战停止。1936年5月,东北军内部中共地下党领导发行的《活路》杂志,被蒋介石在西安的特务发现。《活路》是宣传抗...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存在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要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而国民党蒋介石则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妄图篡夺人民的胜利果实,  相似文献   

13.
《春秋》2021,(4)
正抗战胜利后,美国基于全球军事布局需要,抢先派军队进驻青岛,协助蒋介石抢夺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进而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并与蒋介石签订了《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以达长期盘踞青岛、抗衡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势力的目的。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伴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惨败,盘踞青岛近4年的美军,最终不得不狼狈撤离。  相似文献   

14.
"政治协商"一词,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中产生的新词.1 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要民主还是要独裁?要和平还是要内战,成为争论的焦点.在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进行了艰难的搏弈.周恩来是这次搏弈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1945年9月10日,"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代表张群、邵力子、张治中举行会谈,商讨召开政治会议和国民大会问题.中共代表提出,在召开国大以前,应该召开党派会议,商讨国事.国民党代表原则上赞成召开这样会议,但称政治协商会议为好."周恩来等认为召开政治会议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接受了这一提法,"政治协商"由此在中国的政治领域横空出世.后来,"政治协商"被写进国共两党《会谈纪要》.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把政治与协商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5.
陈炳基 《台声》2000,(2):36-39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英勇的浴血抗战8年,付出了极大代价,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渴望着从此中国能走上和平、民主、建国的新局面。但是蒋介石坚持独裁、打内战的方针,迫不及待地抛开和平的假面具,撕毁1945年秋与中共签定的停战“双十协定”,撕毁1946年初与中共等其它党派签定的“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美帝国主义为实现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方针,撕破调停面目,采取扶蒋反共、助蒋内战的政策。美蒋相勾结把中国人民又推进灾难的深渊。蒋介石为进一步取得美国的支持和援助,签定“中美友好通商航…  相似文献   

16.
台湾《传记文学》1962年6月创刊,属于私人创办的刊物,但影响比较大。从1988年到2006年,台湾《传记文学》选刊了一些毛泽东的照片:毛泽东在1945年9月在重庆谈判时和蒋介石的合影、毛泽东和十大元帅、毛泽东在“文革”中等。文章篇目列表如下:台一、上列32篇有关毛泽东的文章或者  相似文献   

17.
一 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我们在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从来都没有承诺、将来也不会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殖民主义者侵占了50年的台湾实现了同祖国大陆的统一。可是。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了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踞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祖国大陆隔绝对峙。台湾问题由此产生。由此可见,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具有内战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中同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我从网上得到一份新闻资料,题为《解密:惊心动魄——军统秘密刺杀李宗仁的内幕》,揭露蒋介石在内战败局已定的第二次下野时,亲自布置一个惊人的屠杀阴谋,由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炮制名单和策划执行的一场秘密刺杀任务。  相似文献   

19.
德国《世界报》:中国的解冻 海峡两岸冻结的政治关系开始解冻。台湾特使辜振甫在结束将近一周的大陆之行和与江泽民会晤后表示满意。辜的访问是一个成就,尽管它没有使两岸关系取得突破。 这两个自1945年爆发内战和蒋介石1949年逃到台湾以来一直处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0,(11):89-89
##正##1945年8月28日,在毛泽东一行抵达重庆的当晚,蒋介石在林园官邸为毛泽东举行了欢迎宴会。蒋介石一身戎装,毛泽东一身朴素的中山装,他们缓缓走向对方,紧紧握手,这一刻也成为历史上两人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握手。中国政坛上代表着不同阶级的两大政党的领袖,两个老对手相聚了,他们频频举杯,互祝健康,共庆抗战胜利。《大公报》为此发表社论说,毛泽东、蒋介石"于国家大胜之日,一旦重新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或许是这第一次的握手,或许说是两个老对手之间的英雄相惜,重庆谈判的43天中,蒋介石7次宴请毛泽东,而这7次宴请也大多是在林园。1945年8月中下旬,毛泽东接受美苏两国领导人的敦劝,及蒋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