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平等     
近代以来 ,如何走向平等成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资产阶级平等观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起点平等和机会平等到结果平等的逻辑展开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指导 ,吸取前人研究成果 ,研究中国的现实国情 ,建立平等的竞争秩序 ,实现起点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辩证统一 ,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平等原则的内涵是机会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类社会的平等化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平权社会阶段.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平等与资本主义平等一样,仍然是机会平等、形式平等.机会平等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它可以跟社会主义社会结合,并可以充分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在平等领域的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平等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仍然需要高扬机会平等的旗帜.  相似文献   

3.
江传月 《前沿》2008,(8):8-11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平等的涵义、性别平等和教育平等几个有关平等问题的研究情况和主要观点,并提出了新的见解,还分析了平均主义对平等的误解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畅 《长江论坛》2010,(2):86-90
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针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种种不平等的现象,提出了具有强烈平等思想的教义,建立了具有平等思想的宗教制度。这种平等的思想不仅在伊斯兰教的教规、仪轨和习俗中得到充分反映,在宗教实践中得到认真推行,而且通过伊斯兰国家进入社会生活,通过政治、文化、经济等途径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穆罕默德所主张的平等思想对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以及缓解当时和现在的社会危机和矛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平等     
1.平等是普世的政治原则。平等也是普世的伦理原则。平等是民主的前提,也是民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法律上的平等一般是指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结果是否平等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法律很难介入,或介入了也会在现实中碰壁。结果平等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主要应当(也基本上只能)由社会去解决,法律不是万能的,社会在其自身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法律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7.
教育机会不平等起源于对教育平等的研究,如今已经成为解释教育不平等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就学术界对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的研究状况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整理,从教育机会平等概念的演变、发展、类型、成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回顾,以求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研究做个总结.  相似文献   

8.
由于每个公民具有同等的平等权利是现代国家具有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性支持,就不仅要求现代国家在理论上给予平等的公民身份,而且要在实践上提供起点平等制度化和物质方面的保障,尽可能减少先天或人为原因所导致的不平等差距和歧视。起点平等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尽管起点平等也是机会平等的一种,难以解决仅凭自由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差距,但是起点平等又是最能让人信服的、也可能是成本最小的一种平等模式。尽管结果平等也因为关爱弱者而充满了正义感,但结果平等更大是在修补不平等方面具有价值意义,而真正挖掘社会的活力、调动每个主体的积极性,还得在制度设计上发现保证起点平等的机制。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管是起点平等,还是结果平等,都少不了政府的调配和干预,只是一个在初始阶段就纳入补偿机制,另一个是在最后阶段提供再分配机制。而且,政府在起点平等的阶段就充分预设必要的补偿机制可能也是最有利于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各方的能力来保证平等有效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张西道 《桂海论丛》2013,(1):111-114
平等理念融入行政法是现代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涵着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在人格、地位以及权利等方面的平等。行政决策必须在平等理念的指引下,把利益平等视为决策之核心,同时赋予民众对等的决策权利,通过多元利益主体的平等博弈,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及人民福祉的增进。  相似文献   

10.
罗国强 《求索》2014,(8):118-124
从法哲学的维度来考察,平等观在当下存在较为严重的混乱现象,平等原则作用的发挥因此受到限制。扬弃后的平等原则,是指同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在形式上普遍相同。实质平等是一种具体的、有条件的平等,形式平等是一种抽象的、无条件的平等,实质平等与形式平等相混同就会导致绝对平等观。严格意义上的平等,仅仅指形式平等。主权源于平等原则,平等是主权的直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林文秀 《政协天地》2009,(11):32-33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国政协成立60周年。 这波澜壮阔的60年,见证了党和政府把男女平等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切实从源头上为实现男女平等参与、平等受益、平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见证了女性与男性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灿烂人生;更见证了妇联人对平等与发展、对创新与务实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2.
周尚君 《思想战线》2015,41(2):127-136
纵观现代中国百年历程,平等犹如一颗酵母,酝酿了伦理、政治及社会领域的历次观念革命。从晚清平等话语初渐、民初共和平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阶级平等,经主体平等、选择平等、社会平等,平等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主流话语,成为衡量政治是否合法、经济是否康健、文化是否进步的正当性基准。“敌我区分”、“左右之争”之下,两类不同性质的平等话语体系造成了一种新的司法认同和政法知识传统。当前,以主体独立人格为起点的三大平等,则主要以法律话语、权利话语及其语言逻辑表达自身,并内在地具有一种重构社会和推动中国政治走向技术化的“去政治化”特征。平等话语在社会化、权利化和技术化发展进程中,开始从国家建构领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细致的社会“治理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集体谈话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正确道路",这是指导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方面的战略思想,也是全面评估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状况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4.
依物权平等保护主张者的原意,物权平等保护就是对不同主体的物权实行无差别保护,由此,该原则的内涵应当是对所有物权的保护,不仅在法律适用上而且在立法规范都是平等的。但是,物权法草案推不出这样的物权平等保护,而且,草案对私人物权的保护似有偏向。一般地主张物权平等保护不仅依现行宪法,存在问题,没有充分的法理支撑,与一些现行规则也有矛盾,而且不存在充分的社会客观依据。无疑,无论是谁的物权都应当依法保护,但将物权平等保护强加于物权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董玉荣  董磊磊 《前沿》2011,(1):82-85
福利平等强调政府在实现个人福利上的责任,以此来保证每个人都具有从"襁褓到坟墓"的同等福利。然而,德沃金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认为它忽视了个人责任,没有达到平等待人的分配。但是,福利平等面对这种挑战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不断的调整、修正过程中提出新的阐释理论。其中,福利机遇平等理论体现的尤为突出,使福利平等的发展呈现出复兴之势。  相似文献   

16.
汤剑波 《前沿》2002,(7):60-65
本文将揭示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平等观及其意义。他指出 ,分析和评价平等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方面平等 ?” ,每一个关于社会安排的规范理论都要求某方面的平等。因此 ,评价平等首先是一个“比较空间”选择的问题。而对个人利益的理解和普遍存在的人类差异 ,深刻影响了这种选择。森批评了仅仅把收入、资源、基本善、或效用作为平等尺度的理论 ,因为它们都以一种狭隘的方式看待利益 ,并且忽视了人际差异 ,从而导致无法充分衡量不平等。进一步 ,森为平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能力方法的分析框架 ,把发挥有价值功能的能力作为评价平等的标准。这种能力观 ,在方法上和实质分析上都具有以往理论缺乏的丰富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平等的消解有赖于共享式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清 《前沿》2009,(12):71-73
当前,中国存在收入不平等、教育不平等、医疗卫生不平等以及社会保障领域的不平等等多维的不平等现象。亚洲开发银行总结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共享式增长强调了经济增长、公平、平等、分享等。坚持“共同发展、按照这一新的增长理念,中国不平等的消解需要立足于“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坚持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把握好机会平等和社会救助原则。  相似文献   

18.
复合平等是指尽管社会存在许多小的不平等,但只要不平等不会通过转换过程而增加,也不会在不同的物品之间累加,这种不平等就是正义的。复合平等主张限制权力与金钱的支配性,反对不平等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渗透,这是合理的。但它承认小的不平等的存在,认为物品的分配可以相对自主和独立,认可物品的垄断,忽视分配物品之间的等价性,这又是不合理的。尽管如此,复合平等对解决中国社会中权力和财富的支配性等现实问题还是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翠平 《传承》2006,3(7):48-50
所谓平等,抽象地讲是指人们受到或应当受到同等的对待。恩格斯说,“平等的观念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个观念的形成,需要全部以往历史,因此它不是自古以来就作为真理而存在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平等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刘亚琼 《前沿》2013,(19):32-35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弘扬中国精神,则需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部分.“平等”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或永恒真理,它从历史中产生,反映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其内容和边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不断发生变化.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大报告中看平等观的变化,有助于我们学习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正确区分社会主义平等与资本主义平等,了解中国梦中的平等不等同于西方的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