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小说《红岩》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建国后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中“集体化写作”特征,同时也真切地折射出有关革命历史的叙述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本质化”达成。追溯《红岩》的生成过程,比较《红岩》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三个文本之间的叙事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在某一历史时期文学创作机制与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的一种考察。  相似文献   

2.
被评论界称为“新生代”的作家活跃于90年代的文坛,其小说创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小说创作以关注现代生存的自我抒写、回归写实的片断叙事、无奈逃遁的悲剧人物和积极有效的形式探索为90年代小说创作留下了一道清晰的风景,同时,也留给我们对当代小说创作得失的诸多思考。本文试图对此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中国的浪漫主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静寂后,"新浪漫派"小说携带着绮丽梦幻的面纱再度回归,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家是徐訏。继《鬼恋》后,他陆续发表了《阿拉伯海的女神》、《荒谬的英法海峡》、《吉卜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作品。1943年,他的作品居大后方畅销书的榜首,被出版界誉为"徐訏"年。作为浪漫主义的一支,"新浪漫派"小说在沿袭了浪漫主义的精神传统之余,吸取了大量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元素,在主题、风格和创作手法上焕然一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了独特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作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批评家,茅盾竭力反对主观抒情与印象主义,力倡客观写实,试图将艺术科学化,推崇将人类情感纳入实验室的左拉。然而这不但与文学研究会以抒情为特征的主导创作倾向相左,而且他随后创作的《蚀》三部曲、《野蔷薇》等作品,在写实中具有浓重的抒情性与象征性,也与自己的理论倡导相矛盾。20世纪30年代,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允许将主观的理想带入作品时,他的《子夜》与农村三部曲等中期小说却力图屏蔽主观,真实地、不加粉饰地再现中国社会,这在一定意义上又实践了他早期倡导的艺术科学化的主张。茅盾的创作正是在这种矛盾与张力中,实现了艺术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5.
吴趼人和“小说界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等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中大声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他认为,这是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由于小说对读者有“熏”、“浸”、“刺”、“提”的作用,“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所以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他郑重的提出:“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以《受戒》复出文坛,他的短篇小说创作追求“散文化”、“诗化”风格,他的小说体现了一种诗性精神,具体表现为用诗性语言营造诗意的氛围,并融入了作者诗意的人生审美态度。汪曾祺小说中的诗性精神主要体现在诗性语言,散文化的结构和抒情的风俗画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汪曾祺小说在诗情画意的中和之美中对笔下人物采取了诗性的关注态度,这就确定了汪曾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一位独特的作家,是新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辛亥革命后,鲁迅第一篇白话体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崭新的一页。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及晚年创作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等。本人就鲁迅创作小说的艺术谈一些见解,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小说。  相似文献   

8.
论《封神演义》的戏笔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神演义》中的戏笔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细节以及情节构思和设置的描写上。首先,“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特质决定了其本身除了具有教化功能外还具有娱乐和审美功能;其次,明代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信巫崇道的社会风气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都对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潜在的影响;第三,明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使历史与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尚俗”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群留日的文人成立了被称作“异军突起”的创造社,他们创办刊物开展小说创作,使这一时期的文学百花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片美景中,“身边小说”的创作更是一朵耀目的奇葩。创造社的元老郑伯奇在接编忡国新文学大系》的《小说三集》时,在《导言》中把郭沫若早年的小说分为“寄托小说”与“身边小说”。并且,把“写自己身边的随笔式的小说“都称之为身边小说。张资平、按适夷、曹石清、白采、叶灵风等人都是“身边小说’创作的优秀作家。本文力图从身边小说形成的背景及作家作品的阅读分析中,发现其创作的亮光…  相似文献   

10.
《怀念狼》这部小说一方面体现了贾平凹的创作成就,一方面又引起了不少争议,可谓集成就与争议于一身。“成就”体现在对“商州”系列作品中开创的独特小说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上,“争议”集中在对新式创作方法的尝试方面。《怀念狼》集中反映了贾平凹个人小说创作的艺术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是成名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五十年代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在她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但是在台港海外,张爱玲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将她独特的风格誉为“张爱玲体”,许多读者以自己为“张迷”而自豪.张爱玲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红玫瑰白玫瑰》、《半生缘》等使无数“张迷”为之倾倒.同时作为一个出色的散文家,张爱玲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我们读她的散文集《流言》、《私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 ,他的多卷本专著《现代世界体系》集中讨论了三个主题 ,即 :世界体系的形成、运作及基本趋向。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新范式。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在对资本主义分析和世界体系未来展望时带有局限性和历史悲观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创作风格和创作思想达到成熟和颠峰时期的代表作。海明威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这部杰作是分不开的,海明威自称这是他“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而《老人与海》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桑地亚哥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一种自信、坚强、百折不挠、勇敢面对失败的“硬汉”形象。一、自信、坚强、乐观的桑地亚哥。小说对主人公桑地亚哥的描写是从他八十四天都没有打到鱼开始的,接着粗线条的刻画了一下他的形象“,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褐斑从他…  相似文献   

14.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文学中一位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作为小说家,他的作品受到许多褒贬不一的评价。批评者说他文笔沉闷,冗繁而夸张,甚至有时语句欠通。然而,他以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弥补了这些弱点,因为他是第一个掌握了现代美国本土气息的小说家,也是第一个使自然主义的家世小说具有悯色彩的小说家。他以惊人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具有针砭意义的人物形象,使他的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他以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摆脱了美国文学中的“文雅传统”。正是这种思想性与自然主义创新手法的统一,使德莱塞将美国的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他的《嘉莉妹妹》和《美国的悲剧》堪称文学创作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太阳鸟》是青年女作家郁秀创作的又一长篇小说,小说主要关注新一代留学生的海外生活,通过对他们日常学习和感情生活记叙,表现了他们真实的心路历程和精神状态。作品在“全球化”语境下产生,体现了“全球化”文化意识的特点。是作者个人化体会的表达,具有真切淡然的叙事风格,代表了“新移民文学”和“新青春派”文学创作的某些特点,具有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上,小说虽后出于诗歌和戏剧,但自文艺复兴以来,其迅速的发展与创作,在短短的五六百年中,获得了其他文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巨大成就。就小说而言,思潮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名著浩瀚,为英国文学带来了世界性声誉。随着十九世纪英国小说达到创作成熟和高潮,对英国小说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成为了英国文学和英国小说研究的重点。近十年中,随着我国对国外国别文学研究的深入展开,学界对英国小说也有了不同程度、不同层面学术研究成果,为我国的英国小说领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蒋承勇教授主持撰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64万字专著《英国小说发展史》(2006年第一版,2010年第二版,以下简称《发展史》),无论是从英国小说史实的丰富性、体例的完整性,还是从论述的系统性、理论思辨的创新性来看,都是一部国内英国小说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消息,《英国小说发展史》入选“外国文学”类“国内最具学术影响力”的54种图书之一。这54种图书中有鲁迅、朱光潜、钱钟书、伍蠡甫、蒋孔阳、杨周翰等名家著作。  相似文献   

17.
路翎创作的以《初雪》、《洼地上的"战役"》为代表的"志愿军题材"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化的历史,对于我们解读那一场战争,认识1950年代的中国有启示意义。路翎的遭遇也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在新文艺"规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家和人民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18.
曹木易 《工会论坛》2011,17(3):173-17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官场"为题材的小说不断涌现。它们以曝光官场内幕、反映官场权力斗争、描写官人宦海沉浮、揭露官场黑暗腐败为主要内容,是九十年代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在艺术表现力上,该类小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包括:情节单一化,人物简单化,创作模式化;权力至上的思维定势;审美意象的匮乏。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新历史小说”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批评概念之一 ,但同时也带来了对“新历史小说”这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所谓新历史小说 ,是指那些极力还原不同于官方历史的历史 ,叙事话语修辞中烙上作家个人历史判断印证的小说。  相似文献   

20.
不可否认,劳伦斯是本世纪英国文坛的巨擘,国外,对其研究日趋隆盛;国内,眼下他亦为令人刮目相看的“热点”作家.有评论说,自劳伦斯逝世后,他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人都具有了传奇性.他从不汲汲于生活的细枝末节,而只关注人的深层意识,人的命运.他一生勤勉写作,周游列国,四处奔波.他无疑是一位遗世卓然的作家.对于这位英国现代主义小说最杰出的作家来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无异于一种罪恶.他的作品力图表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如何破坏了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机械文明又如何摧残了人的自然本性.对社会的批判和对心理的探索这两方面的结合,恰恰构成了劳伦斯创作最根本的特色;这一特色最集中地体现在他创作鼎盛时期的《虹》(The Rainbow,1915)和《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1920)这两部姐妹篇小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