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标权的权利穷竭是商标法领域中颇具争议的问题。笔者以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制度价值为基点,对商标权穷竭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商标权的穷竭其实质就是承认商标权的国际穷竭,这也是解决平行进口的关键。笔者还对我国的商标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立法与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权利穷竭原则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在传统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和商标三大领域得到广泛认可。人们运用该理论来分析、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在商标权领域并不存在权利穷竭问题,理论界所说的商标权穷竭至多可看作是对商标权的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3.
商标商品权利穷竭是解决贸易过程中的商标权与物权冲突的利益平衡机制 ,它与平行进口问题相伴而生 ,成为知识产权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商品商标权利穷竭的可行性、究竟穷竭了什么权利、空间效力范围以及对其进一步的延伸思考等方面 ,对商品商标权利穷竭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在我国会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而我国尚未对此进行法律规制。本文认为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地域性理论 ,在理论基础上有其不科学性 ,同时借鉴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 ,并从商标法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贸易政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我国应在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如 :《商标法》时 ) ,适用商标权国际穷竭理论 ,允许平行进口 ,但对平行进口商故意的“搭便车”行为则予禁止。  相似文献   

5.
商标权隶属于公共领域内的私权,但是资本主义已使商标权最大化扩张,异化为物权,集中表现为禁止权向所有权转变,一体化转让扩张到单独转让,侵权判定的全方位。扩张打破了原商标制度建构的利益平衡,导致符号圈地、驰名商标异化.旧货回收遏制。必须重申商标法的目的,复归商标本性,加强信息的真实披露,才能平衡商标权利益。  相似文献   

6.
一、被假冒商标的知名度是否应纳入考量 案例一:甲未经注册商标权人许可,擅自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A”的商品,经营数额为50000元,其中“A”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7.
在非法转让他人注册商标的情形中,原商标权人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之下可以要求非法转让人承担侵权责任、违约责任或者不当得利的返还。原商标权人还可以主张受让人是恶意的,进而否定受让人善意取得商标权。非法转让人尽管是非法转让,但是在受让人善意取得商标权后,非法转让人可以依据合同关系向受让人主张价金支付请求权。而如果受让人无法善意取得商标权,那么非法转让人就必须向受让人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对于受让人而言,他可以主张善意取得商标权,从而阻却原商标权人的权利追及。商标善意取得的适用,需要限制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这些条件包括商标交易过程存在欺诈、犯罪、误导公众之虞等。  相似文献   

8.
商标权的保护是各国商标法的核心问题。强化对商标权的保护 ,是中国商标制度发展的关键。 TRIPS协议对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国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的经第二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吸纳和借鉴了 TRIPS协议中的有关规定 ,增加了商标确权的司法审查程序 ;确立了商标行政诉讼第三人主体资格 ;明确了销售侵权责任 ;对侵犯商标权的赔偿数额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 ,便于司法审判机关实际操作 ;为及时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规定了诉前临时措施 ;加强了行政机关的执法力度。从多方面完善了商标司法与行政执法 ,提高了商标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9.
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就其使用的商标所享有的财产权,商标权的保护客体即为商标.但商标权客体的本质是商标所承载的商誉,即商标使用人通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系列创造性劳动而创建的该商标在消费者与其所标志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商誉为商标权客体的本质,对于理解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构建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意义重大.以商誉保护为视角探讨驰名商标法律制度保护的本质,以及由该本质所决定的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与认定驰名商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商标是一种无形资产,商标的价值是可以通过评估来衡量的。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商标权以及商标权背后的合法权益,是摆在企业家们面前的新问题,也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形势。“中国第一品牌王老吉”商标争夺战,或许会给企业家们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制定规制平行进口的法律时应当坚持两个平衡:一是商标权人、平行进口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平衡,另一个是保护商标权与促进自由贸易之间的平衡。基于这两个平衡,我国关于平行进口的法律不能绝对地坚持地域性原则或权利国际穷竭原则,而应坚持部分地域性原则与权利有限国际穷竭原则相结合,即原则上允许平行进口,同时借鉴美国的“实质性差异”原则,例外情况下禁止平行进口。  相似文献   

12.
商誉与商标是两个独立的范畴。区分商品来源是商标第一位的功能,传导商誉的功能则居于第二位。商标的本质是以其显著性防止混淆和淡化,其客体是商标而不是商誉。商誉是否存在不能决定商标权的有无,它对商标权的变动只起辅助作用。商标法以商标为媒介间接保护商誉,不应无限扩张商标权保护商誉的范围。对其保护应限于可能产生混淆、误导公众和导致淡化的领域内,阻止出于恶意、不正当竞争的目的,搭乘他人商誉的便车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商标权的保护采用民事救济和刑事救济并重的方式.当前侵犯商标权发案数正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商标经权和商标犯罪现象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我国法律扩大了商标的注册范围,认可了“一标多类”的商标申请方式,对商标权的保护范围表现出逐渐拓展的态势.我国法律对驰名商标实行被动保护,并暂不将“淡化行为”纳入刑事规制,这体现了理性的立法思路.鉴于侵犯商标行为不断规模化,共同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成为法律严厉打击对象.商标权利人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得到减轻,这更有利于实现诉讼的实质平等,进而保护商标权利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制的,商标权也不例外,它虽然具有较强的专有性,但并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权利。在实践中,商标权人往往将自己的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理解为绝对的私权而阻碍公众对公有领域知识的合理使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标法实践的深入,因商标权合理使用问题引发的各种冲突越来越激烈,对商标权进行限制已经成为目前各国商标立法的立法趋势,并出现在国际公约中。因此在我国商标立法中明确界定商标权的权利边界和合理使用的标准是相当迫切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新商标法的实施,对加强商标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立法的缺漏和理论上的争议依然存在,表现在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的概念界定、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以及商标淡化等方面。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的含义不同,但在立法中却是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其侵权行为的归则原则是一个突破于传统民法理论的混合原则;另外,在侵权界定时应将淡化侵权行为明确于立法当中,以做到司法统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法律制度的考察,分析了未注册商标权的法律特征及其与注册商标权的区别,提出了对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实行分类保护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商标权的战略保护已成为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电子商务概念和特征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对四种商标侵权行为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各种侵权行为方式,解析侵权行为与现行法律规定的冲突与矛盾,可以为我国企业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相关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法律法规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8.
权利用尽原则、地域性原则与商标平行进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是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产物,其相关的理论主要是商标权人的“权利用尽”原则和商标权的“地域性”原则。“权利用尽”原则往往是对商标平行进口持肯定态度者的理论依据,而“地域性”原则是对商标平行进口持否定态度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续展有一定的宽展期。但对宽展期却没有更加详实的规定,或规定不尽合理,造成实践中出现纠纷,也使多方法律主体的权利处于不稳定状态。从法学理论基础和立法两方面看,应对商标续展宽展期的性质做准确定位,指出宽展期为法律为保护特定利益而赋予原注册商标专用权人申请续展的宽限期、优惠期,而非商标权的延长期或更新期。应在法律上加强对宽展期内多方法律主体的权利的保护,即禁止其他经营者在宽展期内使用由原商标专用权人使用的原注册商标,以在法律上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是代表某种商品信誉的特殊记号或图形。在当今国际交往、经济交流日益加强的社会生活中,商标作为区别某一商品与同类商品的主要特征,代表商品的生产单位、固有特点、质量水平、特殊风格,与企业的声誉关系密切。商标权属于无形产权,世界各国都将其列为工业产权之一,用法律加以保护。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侵犯商标权人的专有权以及消费者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