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2020,(6)
正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中,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句。而在前线指挥黄洋界保卫战的,就是驰骋井冈山的骁将、时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的陈毅安。陈毅安,1905年1月出生在湖南湘阴县界头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秋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随部到井冈山。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红四军三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团长,红五军副参谋长、参谋  相似文献   

2.
王树人 《党的建设》2010,(11):62-62
两位王良王良(1905—1932),是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初期的著名将领。原名王化赅,字傅良。四川綦江人。1926年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部到井冈山,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先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不久就率部参加了保卫井冈山的黄洋界战  相似文献   

3.
博览之窗     
在已公开发表的50首毛泽东诗词中,有三首是写井冈山的。而其中最早的一首,便是《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28年秋写下的。 1928年7月,敌军对井冈山发起了第二次“围剿”,前锋逼近永新。为调动敌人回援,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二十八、二十九团抄敌后路,向湖南酃县、茶陵进攻,  相似文献   

4.
《求实》1980,(4)
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才三天,湘、赣两省白军约十余团向井冈山合围攻击。经过三昼夜激战后,湘军攻破我黄洋界和八面山阵地,直逼大小五井;赣军攻破我白泥湖阵地,直逼茨坪。情况十分严重,唯有遂川方面之小行州阵地未被攻破。原前委决定红四军在敌围攻井冈山时,从外侧翼打击敌人,全无消息,为了免遭覆灭,我们便率领收容起来的六、七百  相似文献   

5.
正在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件非常珍贵的大衣,这件大衣是彭德怀元帅赠送给"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之子陈晃明的,1996年清明前夕,陈晃明将这件珍贵的大衣捐献给了井冈山会师纪念馆。说起陈毅安,他就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指挥者红四军第三十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驰骋于湘赣边界井冈山区的一员骁将。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中,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  相似文献   

6.
<正>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发,2月20日在瑞金大柏地歼灭了尾随之敌刘士毅团800多人,打开了进军赣南的良好局面。随后,红四军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的一生当中有3首词是因井冈山而作的,这就是《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遗憾的是只有《西江月·井冈山》留有手迹。那么,毛泽东为何作《西江月·井冈山》,其手迹又是如何获得的呢?1928年8月,井冈山军民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营长陈毅安的率领下,发动群众、凭险抵抗,终于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黄洋界保卫战进行时,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回井冈山途中,行至黄坳,闻听黄洋界保卫战大捷的消息,欣然命笔,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  相似文献   

8.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军部、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特务营、独立营共约3600人,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闽西进军。赣敌李文彬和刘士毅旅跟踪尾追。 部队沿赣粤边界日夜兼行,于1月30日到达定南龙塘圩,与赣南红二十六纵队会合。朱德命红二十六纵队到安远、寻乌边界游击,牵制敌  相似文献   

9.
1933年5月,中央苏区开展所谓反“江西罗明路线”斗争,把“邓毛谢古”打成“罗明路线在江西的创造者”。“谢”即是谢维俊,当时任江西省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兼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 谢维俊是湖南来阳人,1926年夏参加中国共产党,湘南暴动时入伍。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湘南暴动后的部队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谢维俊先在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做宣传工作,后到二十八团一营当连队党代表。 1929年1月,为粉碎湘赣敌人的“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出击赣南、闽西。3月中旬,红四军在大柏地一带歼灭尾追之敌刘士毅部两个团,辗转赣南数县,翻越武夷山南麓,到闽西的四都休整。3月14日凌晨,红四军兵分3路向长岭寨发起  相似文献   

10.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初,为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3万多兵力的第三次“会剿”,实现“围魏救赵”的目的,同时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扩大军事上的回旋余地,除彭德怀、滕代远指挥一部分红军留守井冈山,毛泽东、朱德、陈毅则率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第三十团和军直特务营、独立营约3600人向赣南出击。 1929年2月初,红四军主力进抵江西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时,遭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两个团的袭击,整个队伍只剩2500余人。鉴于当时严峻的形势,红四军前委在罗福嶂举行会议,决定改变原红军队伍的建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5,(1)
一九二八年湘南暴动后,湘南各县农军上了井冈山,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二师,师长陈毅,资兴农军编为红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李奇中,党代表黄义藻,部队约一千六百余人(包括男女老幼)只有十多条枪,绝大部分是梭标、鸟铳、大刀和扁担。在井冈山就地整训了三、四日,又开至大小五井训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八年七月,红四军主力进攻湘南,与范石生部激战郴州,先胜后败,二十九团大部溃散,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袁崇全叛变,团长王尔琢去追回部队,被袁杀害,红军约损失一半;同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因红军主力开往湘南大部被敌占领,两地同归失败,史称“八月失败”。对于造成这次失败  相似文献   

13.
王卫斌 《党课》2010,(23):116-117
1929年初,蒋介石调集6个旅18个团共3万大军,叫嚣要“直捣井冈山老巢,活捉朱毛”,兵分五路向湘赣边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红四军主力不得不离开井冈山,在外线出击赣南、闽西一带“打圈子”。  相似文献   

14.
朱毛会师,江西震动,南京震动。 1928年5月2日,蒋介石电令湘粤赣三省政府:“克日会剿朱毛”。 紧接着,湖南的李朝芳、向成杰;广东的范石生、胡凤章;江西的杨如轩、杨池生.他们各率一师兵马,气势汹汹朝井冈山扑来。 面对进攻,毛泽东来了个“敌进我退”,将敌之一路引诱到红军的埋伏圈,然后猛烈出击将其歼灭,其余各路纷纷溃逃。 8月,当毛泽东到桂东县城去迎回出击湘南的红军大队时,驻守江西的国民党军阀乘虚向永新城发起猛攻,永新、莲花、于冈三县城都落入赣军之手,井冈山危在旦夕。驻守在山上的红三十一团官,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的指挥下,英勇奋战,最终将敌人赶出山门。毛泽东回山后得知此一壮举,十分欢喜,当即用《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腔,哼起了自编自导的一曲《空山计》。 12月14日,彭德怀率红五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至此,秋收暴动的队伍、南昌起义队伍、广州起义队伍、湘南暴动的队伍、平江起义队伍都已先后会师井冈山。小小井冈山更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他下令对井冈山进行第三次“会剿”。不久,何键率领湘赣军18个团3万余兵力,分五路向井冈山合围推进。 一场大战、恶战,已经迫在眉睫! 毛泽东将采取什么策略对付敌人?井冈山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刘晓农 《湘潮》2023,(3):24-25
<正>英烈小档案陈毅安(1905—1930),湖南湘阴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后随部队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1928年11月后,任红五军副参谋长、参谋长。1930年6月后,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8月7日,在攻打长沙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  相似文献   

16.
1929年1月14日黎明,“陈毅与朱德、毛泽东一起,率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离开井冈山,当晚,在大汾歼灭守敌一个营,随后日夜兼程向大余县城进发。而当时的大余县城并无敌军设防,所以红军不费一弹就占领这座县城。但当时的“大余县毕竟没有共产党的组织、没有群众革命斗争基础的地方,赣敌李文彬旅悄悄逼近大余城时,就没有人来向红军报信。”就这样,赣军李文彬旅一举攻破了林彪率领的红28团警戒阵地。  相似文献   

17.
张平 《党史纵览》2018,(1):53-54
正卢义章膝下:兹有我去来参加红军一月多了,未有回家,不知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否?哥哥身体强健,嫂子身体强健,父母大人不要担心挂念,哥嫂不要耽心挂念。现在我在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一营一连担任工作。那一次红四军东征收到空前伟大胜利。缴得敌长枪一万三千余支,机关枪三百余挺,迫击炮四十余门,手提盒子八百余架,山炮二门,无线电五架,又被我红四军在韩摆渡又打蒋飞机一架。是这一次在东征  相似文献   

18.
王佐(1898—1930年),江西遂川县人。原为井冈山地方武装首领,后所部被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副团长,红四军32团副团长兼二营营长、军委委员,湘赣边界特委委员、防务委员会主任等职。1930年2月被错杀于永新县城。  相似文献   

19.
博览之窗     
70年前的“黄继光” 1928年6月,江西军阀朱培德调集5年团兵力进攻井冈山。23日,战斗打响,敌军的阵地是风车口,红四军第二十九团和三十一团一营的阵地在望月亭,两地相距1000多米。战斗打得十分激烈,从早晨打到下午,不分胜负。三十一团一营长资秉谦,连代表肖光铖等都先后牺牲。 下午2点钟,红军向敌人发  相似文献   

20.
1965年5月21日,毛泽东离开湖南长沙,踏上了重上井冈山的路途。这番故地重游,和38年前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确实是大不一样了,当年是被逼无奈,率部撤至罗霄山脉中段,在井冈山立脚安家;而现在,毛泽东作为一个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从容而“行。行5月21日下午,毛泽东在湖南株洲下了火车后,改乘苏制吉姆牌汽车,径向井冈山方向驶去。一路上,没有庞大的随行人员和辎重,没有警车开道的喧闹和威风,轻车简从,经湖南省的醒陵、攸县、茶陵和江西省的永新、宁冈,中途在茶陵住宿一晚,在永新用了中餐,然后翻过黄洋界到达井冈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