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区邮局所属牛街支局位于宣武区牛街地区的核心地带,辖区内居住着回、汉等23个民族的群众,这里也是北京市最具民族特色的街道之一。根植在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中,牛街邮局把服务群众、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工作重点,为和谐社区建设践行着国企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丁零零……”电话铃响了,牛街东里社区党委书记张长征抓起电话。“张书记,要捐助的衣物我已经收拾好了,你们到家里来取一趟吧。”“好,我马上派社区服务站的党员过去。”这是记者在牛街街道牛街东里社区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3.
柳晓森  平秀增 《党建》2009,(8):39-40
公元996年,北京牛街修建了一座伊斯兰教的礼拜寺,成为这条街穆斯林群众的精神圣地。围绕着圣殿,以回民为主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群众在这里生活聚居了。在现今5.4万总人口中,共有汉、回、满、朝鲜、蒙古、维吾尔等23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1.2万,占人口总数23%。  相似文献   

4.
高斌  谭丁 《前线》2009,(10):58-60
漫步在牛街—这条古老而又年轻的街道上,无论是饱经沧桑的千年古寺,还是苍劲质朴的古树古墙,都会给你以很强的历史厚重感而街边新建的吐鲁番餐厅、清真超市、回民小学、回民幼儿园、回民医院及回民敬老院、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等具有穆斯林风格的现代设施,到处都展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牛街作为北京最著名的回族聚居区,在1.44平方公里的辖区内,生活着包括汉、回、蒙古、维吾尔、满等23个民族在内的5.4万人,其中回族12万人,占总人口23%。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个集民族交流、文化旅游、商业经营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民族特色街区已经成为北京最重要的回族群众生活中心。  相似文献   

5.
我叫卞伊妹,是牛街西里一区的社区工作者。说起民族团结和谐,人们常把羡慕的目光投向牛街。来到社区三年的时间,我了解到,在牛街地区,有23个民族生息繁衍。在同一片蓝天下,各民族特色鲜明,和睦相处,共同创造,成为亲密无间的兄弟。我感受到每一张欢快的笑脸,每一次真挚的祝福,都让人陶醉于这里的和  相似文献   

6.
我叫卞伊妹,是牛街西里一区的社区工作者。 说起民族团结和谐,人们常把羡慕的目光投向牛街。来到社区三年的时间,我了解到,在牛街地区,有23个民族生息繁衍。在同一片蓝天下,各民族特色鲜明,和睦相处,共同创造,成为亲密无间的兄弟。我感受到每一张欢快的笑脸,每一次真挚的祝福,都让人陶醉于这里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7.
《北京党史》2006,(4):F0003-F0003
宣武区的牛街街道是北京市最大的回民聚集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驰名中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牛街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经过改造的牛街,纵贯南北,整齐宽阔,  相似文献   

8.
<正>西城区牛街街道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24户居民大都是中国集邮总公司的退休职工,他们对邮票有着深厚的情怀。2022年,牛街街道党工委利用这一特点,在15号院里建了一面“邮票史上的党史”宣传墙,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小院基础设施改造,让小院变身“红色宣传阵地”。“你看,这枚邮票是我收藏的……”家住牛街街道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刘大妈一有空闲,就爱到邮票宣传墙前和邻居们聊天,老街坊们一边欣赏着一枚枚邮票,一边谈论着社区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西城区委牛街街道工委发挥党员带群众、党组织带楼院的“双带”作用,推出“楼院+”党建创新项目,带动基层治理形成“微更新”“微循环”,满足居民“微心愿”,提升了居民幸福感。2022年3月15日上午,牛街东里5号楼门前,居民志愿者、在职党员、青少年正忙着给楼院党建文化墙上色。这是西城区牛街街道推出的“楼院+”党建创新项目之“文化墙着色”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宣武区地处京城西南,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蓟就在今广安门一带。辽代以蓟为陪都,金改称中都。岁月荏苒,留下了闻名遐尔的古迹,法源寺、天宁寺塔、牛街礼拜寺以及琉璃厂、大栅栏……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戏曲文化、商业文化,融会成独具特色的宣南文化。悠久的历史,既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也带来沉重负担。宣武是个劳动群众聚居区,人口稠密,房屋破旧,正象老北京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东城富、西城贵、宣武破”。全区共有平房!%*万平方米,其中危房占'(&'+,不少地区被居民形象地称…  相似文献   

11.
报载,在有“中国奶牛之乡”美誉的黑龙江某市有一条耗资上亿元、用石牛雕塑和奶牛图案铺设而成“闻名全国”的“牛街”。当地群众恨不得将“牛街”砸个稀巴烂,可市领导对此却十分“自豪”地说:“如果以此创造了世界纪录,也是代表中国为世界填补了空白!500年后,这片平原没有了,考古学家会发现一堆石牛,他们就会像考古一样考到我。”这项“创纪录”的始作俑者竟不惜劳民伤财来创造“世界奇迹”,从他赤裸裸的表白中流露出对名利的贪婪,折射出了某些人阴暗自私和疯狂追逐个人利益的畸形心态。“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千百年来官…  相似文献   

12.
我叫毛文尚,自1992年担任抚松县抚松镇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带领全村166户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收致富,把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经济强村,现在已拥有固定资产1700多万元,年创产值148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6万元,连续6年在全县161个村综合考评中获前三名。回想这8年的经历,我觉得,只有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把群众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来办,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带领群众共同发家致富,也才能算是个称职的党支部书记。抓住机遇,发展集体经济村党支部要想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必须壮…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麻栗坡县委原书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政局原局长赵仕永,因受贿索贿400多万元、贪污50多万元,今年6月29日被法院一审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650万元。为群众谋利的同时也为自己捞钱 赵仕永说:“我收了人家的钱,是在为麻栗坡做好事中收的,这是正常的。现在别人都这样,我为什么不这样呢?”  相似文献   

14.
我叫张湘芬,是吉林市丰满区小白山乡白山村党支部书记。1992年,我放弃了自己年收入3万元的企业,听从组织安排,走上了村委会副主任的岗位,3年后,又以满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几年来,我认准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理儿,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了富村裕民之路。要说4年多来做党支部书记的体会,我认为:要想当个称职的村党支部书记,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减轻群众负担,为开展各项公益事业、福利事业创造物质基础。因此,既要想发财,还要敢生财…  相似文献   

15.
曹伏虎,人如其名,8年来,他带领清丰县林业战线干部职工,组织西部沙区群众植树1000多万株、造林26万亩,降服了风沙灾害,医治了贫穷落后,使20多万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员(沈阳)》2008,(9):F0003-F0003
东洲区是抚顺市棚户面积最大,居住群众最多的城区。棚户区改造以来,全区已经拆迁110多万平方米,建设完工近200万平方米,回迁居民4万多户,2008年底将胜利实现消灭棚户区的目标,棚改新区落成后,东洲区切实加强新区社区党的建设,确保回迁群众住得稳,住得好,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7.
常颖 《北京党史》2007,(1):58-60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北京解放初期共有回族市民10万人,其中七八万人居住城内,"!主要聚居区是崇文门外花市,朝阳门外南中街、上下坡,朝阳门内豆芽菜胡同,德胜门外关厢、马甸,西四锦什坊街,丰台南苑、西红门以及牛街等地区。全市共有清真寺60座(男寺48座,女寺12座),宗教职业人员252人。"#解放前,国民党政府实行大汉族主义的民族压迫政策。北京的回族群众和全国各地的回族群众一样,在政治上没有地位,经济上生活十分贫困,文化教育上发展缓慢、落后。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为做好回族工作,中共北平市委指示:要深入群众,接近群众,了解群…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6):39-39
近几年全国已改造各类棚户区1200多万户,几千万群众生活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棚改走出了一条比较有效的路子。但目前城镇仍有1000多万户群众住在集中连片棚户区,加上没有上下水等居住条件的小片棚户区和危旧房,居民超过1亿人。棚改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多月以来,全国各地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广大志愿者奔赴一线;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人间有难,大爱无疆。8.4万群众从废墟中被成功救出.36万受伤群众得到及时救治,1000多万受灾群众得到临时安置,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6月26日温家宝主持召开总指挥部第22次会议指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雷应勇 《当代贵州》2012,(34):59-59
2003年,经过我和同事们共同努力,杂交玉米新品种“织金3号”终于研制成功。~200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后,“织金3号”种植面积已累计超过150万亩,每年要为群众增收一亿元以上。该品种每年还在以8-10万亩的速度扩种。“织金3号”的成功,使我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总算没有辜负组织和群众的期望,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农业科技这片广阔天地里,我愿意做一颗优良的种子,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