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斌 《法人》2011,(11):36-37
合理表达自身诉求,本无可厚非,但在"淘宝商城事件"中,中小卖家的"暴力"行为并不可取自10月11日开始,因不满淘宝商城修改参与规则,众多中小卖家聚集起来,恶意攻击淘宝商城中的大品牌店铺,他们通过拍商品、给差评、拒付等手段,  相似文献   

2.
近日两则新闻让人瞠目结舌:一则是在温州苍南龙港瓯南大桥一带,杨某在此乞讨了几十年,新来的施某和纪某两个乞丐没把杨某放在眼里,与杨某争抢"地盘",被杨某残忍杀害。另一则是珠海段某在淘宝网向卖家深圳某电讯公司购买了一台三星手机,收到货后发现是水货便要求退货,与卖家多次交涉未果,段某就在淘宝网上给卖家"差"的评价。因为这个"差"评,卖方四人从深圳奔赴珠海将段某砍伤。  相似文献   

3.
网上购物堵心给出差评解恨 赵芷巧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家住江苏省南京市,她平时热衷于网购,不论想买什么,只要自己喜欢的,或者生活必备的物品,她就在淘宝网上购买. 淘宝网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建立了卖家信用评价体系,淘宝买家每成功购买商品一次,便可对卖家的商品质量或服务进行一次评价,得到好评加1分,差评扣1分,得分的高低,体现了卖家的信誉.因此,赵芷巧十分看重卖家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每次在网购之前,她都会挑选信誉评价分值高的卖家.网购之后,她也会十分负责地给卖家一个评价.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和卖家发生过纠纷,也没给过差评.  相似文献   

4.
《电子知识产权》2009,(11):11-11
个人卖家杨某在淘宝网上出售盗版图书《盗墓笔记4》,对该图书享有发行权的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将杨某和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宝网公司)告上法庭。10月15日,二中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杨某赔偿友谊出版公司经济损失2000元.驳回友谊出版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5.
"淘宝达人"于淼淼在淘宝网购物时,选购了一件自己喜欢的商品,与卖家联系后,对方发给她一个支付链接。通过链接付款后,卖家告知支付出错,并以交易卡单为由,分八次要求于淼淼支付15040元,并将该款全数骗走。大连警方展开侦查,由此揭开了钓鱼网站的行骗黑幕。  相似文献   

6.
吕斌 《法人》2011,(11):33-35
被认为过于强势的淘宝,该如何审视自己与中小卖家的关系截至2011年10月17日,轰轰烈烈的"淘宝商城事件"暂时告一段落。这一天,淘宝商城对外宣布,对于新店规的执行,已有店铺将延时到明年9月30日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7.
张芹 《法制与社会》2012,(5):100-101
最近一段时间,淘宝商城因修改收费规则,遭致数万名淘宝中小卖家组成的"反淘宝联盟"的激烈抵制反弹,反淘宝事件一时闹得沸沸扬扬。本次"反淘宝事件"主要折射出了法律的滞后性问题。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所产生的诸多新问题已经超越了传统法学理论的视界,使得现有法律在适用时显得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2012年1月份,市民崔女士在淘宝网开了一家网店,主营各类女士服装。开业后不久,崔女士接到一位买家的订单.为了做好生意招揽回头客,崔女士发货前仔细检查了货物,以免有质量问题,影响到网店的信誉。下单之后,买家很快就将钱打到了支付宝上.本以为是做了单好生意。可几天后崔女士在网页上突然发现一个差评.给差评的就是自己精心服务的这位买家。崔女士随后联系了这个买家。一开始,买家说服装缺了一个扣子,崔女士让其拍照发过来,如果真存在问题.可以寄回来进行退换并由卖家承担邮费。可买家只是一口咬定崔女士的服装存在质量问题。为了讨好买家.崔女士按照买家的要求将一半的货款打到了对方账户,款到后的第二天。网页上的差评便消失不见。[案例二]在淘宝网等网络交易平台上,职业差评师利用交易规则中的漏洞,以“差评”敲诈卖家,少则几元.多则数百。一位职业差评师曾自曝:“不出10天,我们能让一家经营一年的网店倒闭.当然也能让一家饱受差评的商家看上去很美。”一些成交量低、信用值低的新店,最容易成为职业差评师“狩猎”的对象。成交量不大的店铺,几个差评就能把99%的好评度直接拉低成96%.这种效率让以信用评价体系为支撑的淘宝网络购物中的卖家不得不万分重视,从而掏钱就范。上述两个案例形象直观地点出了职业差评师勒索钱财的手段与本质。职业差评师,这是近期非常热门的一个词。网店每一笔交易成功后,买卖双方都会对交易情况作出信用评价,这是淘宝网用户诚信的重要标志。在淘宝网的信用评价规则中,分为“好评”、“中评”、“差评”三类,“好评”加一分,“中评”零分,“差评”扣一分。随着积分的增多,淘宝卖家可相应成为心级卖家、钻石卖家、皇冠卖家。信誉度的高低是买家下单的重要依据。卖家也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好评率和差评率。然而.这种评价体系在为买家购买提供信用参考,敦促卖家提高信用和服务质量评价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隐形人群——职业差评师。他们每天在各大网店疯狂购物,但目的并不是商品,而是以差评相威胁,敲诈卖家钱财。  相似文献   

9.
自从网购火起来之后,假货的话题也火了.2009年, 占据国内网购80%以上市场份额的淘宝网,全年实现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同是这一年,淘宝平台的假货问题受到空前的关注,在陆续在保健品、出版物等行业推出卖家准入制度之后,又在年底宣布投入1亿元,联合品牌商共同打假.  相似文献   

10.
淘宝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2011年10月淘宝发生近5万名中小卖家围攻大卖家的事件,但此次“围攻淘宝”事件背后实质是卖家与淘宝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卖家与淘宝之间存在的服务合同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以期为网络纠纷问题的解决、网络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起到参考、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事件回放打开淘宝网首页,在搜索栏中键入"太空旅行",便会轻而易举地找到一家名为"探索旅行旗舰店"的淘宝卖家推出的三种太空旅游产品:599999元的先锋航天员、1385999元的优先航天员和629999元的未来航天员。根据页面显示,已有一位用户购买了其中的一款太空旅游产品。2014年6月中旬,"太空游"产品在淘宝网正式上线后,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也引发了阵阵质疑。在此,笔者将从法律的视角说说"太空游"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2.
正引起公证人关注的淘宝过户规则原文是这样的:"因离婚造成店铺过户的受理原则:淘宝将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受理,比如:过户申请人需要提供离婚证、财产分割公证书。因继承造成店铺过户的受理原则:淘宝将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受理,比如:过户申请人需要提供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经过公证的遗嘱或提供遗产分割协议公证书。"从以上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淘宝网认可店铺是经营者的财产,经营者享有对店铺的所有权。但淘宝网对于继承财产过户的理解不够准确。首先,经公证的遗嘱尽管效力最高,但淘宝  相似文献   

13.
恐怖的网购经历 张云晓(化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2012年5月,张云晓从淘宝网上看到一条自己比较喜欢的点缀着粉色小花的白色连衣裙,售价是96元。于是,她通过淘宝网拍下出售中的“宝贝”。5天后,她收到了卖家发来的货物,打开后却意外地发现货物与描述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电商凭借便捷、高效以及价格优势,其发展势头大有超越传统卖场的趋势。淘宝网、阿里巴巴、易趣等交易平台拥有庞大的会员和浩大的商品数量,2013年"双十一"淘宝销售额突破350亿元。网络交易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假货和侵权问题。对于网络交易平台的侵权,淘宝网、阿里巴巴和易趣等均设有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由于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仅仅提供商品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并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过程,因此,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并没有对卖家发布的商品信息进行事先审查的义务,网络交易平台上是否存  相似文献   

15.
在线交易即通过互联网络实现的交易,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核心。时下,国内兴起包括淘宝、卓越、阿里巴巴等网站为代表的在线交易的间接交易基本模式,即平台经营者并不参与在线交易,其仅仅为用户之间缔结交易、履行交易提供服务。本文以淘宝网为对象,目的是对以其为代表的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卖家信用制度机制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廖宇羿 《法律适用》2012,(9):120-121
2008年11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发现淘宝网卖家杨某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通过淘宝网销售盗版《盗墓笔记4》图书,其行为侵犯了该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而淘宝网作为提供交易服务平台,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且对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图书的信息未尽到及时删除的义务,  相似文献   

17.
马丽 《法人》2011,(11):28-33
仅仅是一家企业招商规则的改变,如何在中国市场上掀起如此轩然大波?淘宝的"围城"遭遇折射出的显然不只是这个行业的健康问题,也与整个市场缺失公平的竞争规则和商业文化息息相关。亟待转型的中国电子商务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8.
电商网站在2010年竞争的加剧让淘宝告别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淘宝商城在一个看似合适的时机应运而生,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淘宝网在知识产权上的短板,"商城卖假货"更是成了无法回避的硬伤。如果淘宝说自己的业绩在电商领域排名第二,那么在中国,也许真的没有哪间企业勇于说自己是第一。这就是淘宝  相似文献   

19.
梁立 《法治纵横》2011,(6):26-26
在销售假冒芳奈儿品牌的淘宝网店名单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柠檬绿茶”:日均网页浏览率超过50万,年销售额过亿元,淘宝网第一家五皇冠店铺。号称淘宝第一大店。  相似文献   

20.
郭文婧 《检察风云》2011,(22):43-43
“十月围城”是·场没有赢家的零和博弈。受到攻击的大卖家无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发起“围城”的小卖家最终也是不会成为赢家的,要么被迫接受新规留在商城,要么被扫地出门,即使淘宝和马云取消新规,只要商城模式成功,新规就还会选择时机推出;淘宝商城的一家独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