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内学界对越南政改的研究颇为热烈,然而遗憾的是,尚无学者深挖越南政改背后的原因;对越南政改的发展趋势,亦无学者给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依笔者之见,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可归结为十个方面:经济改革推动;越共领导人之开明;越南民众的民主化呼声;越南中产阶层的兴起;发酵中的越南民主政治文化;反腐推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越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越南的历史包袱较轻;全球民主化潮流的影响.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体现为三点:渐进改革;走后发型国家的政治发展路径;越南的民主政治必将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阻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 ,政治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与法治化。然而 ,我们国家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能否突破这些障碍成为政治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关键问题。本文即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初步分析 ,以形成对政治体制改革阻力结构的基本认识。本文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着路径依赖性、文化阻碍、后发展特征的束缚等阻力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2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进行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无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齐头并进。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民主进程的步伐,1987年11月,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正式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议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要牢牢遵循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稳妥地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下旬,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岘港分院代表团应邀来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考察访问。其间,双方共同举办了“中国改革开放与越南革新开放国际研讨会”。岘港分院副院长阮洪山博士等介绍了越南革新开放的成就及重要经验,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李向国等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观和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及走向。两国学者的研讨交流,使与会同志受益匪浅。现将研讨会上的发言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新起点上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全面深化改革新起点,回顾30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历程,可以揭示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进逻辑:从过分理想化的党政分开思路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党政关系模式,从更为注重经济民主到日益重视和发展多样化的政治民主,从强调更具工具色彩的法制到强调更具超越性与权威性的法治。结合改革形势,认真分析中央相关决策,对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大致可做如下研判:改革要秉持现实问题推动的原则,更为深入地推进政治体制的结构性改革,愈益关注执政党自身机构与制度的改革,以选择性集权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性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因此,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与外在动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对改革的进程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本文即着眼于此,从几个方面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政治体制改革在社会结构转型、全球化趋势和政治领导人的支持等因素的推动下.开始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当下中国的改革处于深水区、攻坚期。中国的转型在经济领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政治领域是政党、国家、社会不断分离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转型主要体现为国家与社会由一体逐渐分离。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关系的调整,我们要通过政党、国家、社会三个层面的改革来增强政治制度对现代化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为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根本指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进一步界定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和价值目标,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将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的重要前提。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因是推进政治发展,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价值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动力定位和标准定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环节是统筹政治关系,形成政治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及其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如 《理论参考》2008,(12):10-12
中国的民主政治还刚刚起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还要继续深化。我们致力于探索的是能够真正给中国人民带来安定和幸福的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10.
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关注执政党内部的民主建设,切实削弱党内一把手的权力;必须关注横向上的党政关系。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必须关注纵向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建构互信、共赢的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在宪政视阈下推进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在保持基本宪政框架稳定的前提下,着眼于宪政秩序的构建和宪政体制的完善,既可以保持政局的基本稳定,又可以使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公民意识是一种以权利与义务为统一体的意识观念结构体系,它彰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以人的解放与自由为其伦理精神,是人的主体性在每个特定历史时空中的折射与反映,它在政治观念形态中的集中体现与根本要求就是“以人为本”的政治观,而这种政治观也正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将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的合法性前提、核心理念、价值导向及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已取得数次阶段性成果,其中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是启动了中国政治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它不仅克服了封建政治文化的滞留影响而且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偏误,在政治主体、政治参与等方面实现了现代文化观念创新。政治文化的转型因培植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民意基础而促成改革向民主法治方向过渡的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参与中的利益动因论析孙正甲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民主社会中普通公民通过合法途径,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政治手段,施影响于决策与管理机构以及监督政府公务的政治行为。实行共和制以来的旧中国徒有民主招牌而未行民主之实,民众的政治参与几近于...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和发展路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论与事实不符,有明显的片面性;判断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除关注人们熟知的诸如艰巨性、长期性、渐进性、有序性等规律外,还要注意它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非对称结构状态,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适应状态以及它所反映和代表的我国政治发展的方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政党推动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演展逻辑;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政治系统能为其提供多大程度的政治支持,其间,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领导责任,这正是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背景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自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来,以贯彻这部法律为基本内容,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活动已经开展十多年。以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为主要标志的村民自治活动,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历史上揭开了崭...  相似文献   

18.
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为起点,在30年的高速增长进程中,政治体制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巨大的内在变革,对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只不过,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采取急进的浮躁方式加以推进,而是始终坚持在积极稳妥的轨道上渐进式推进,这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也为中国探索一条与国情相适应的政治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这一点,是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李海青  赵玉洁 《求知》2010,(7):8-10
<正>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把握战略机遇期。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机遇期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经济发展尚处于上升势头,公众对公共权力总体上认同度较高;社会大众权利意识开始普遍生成,具有了较为广泛的参与要求;社会力量快速成长,社会阶层分化虽然具有不规范性,但并不排除通过调整而合理化的可能;政治上层对于总体局势具有可控性。  相似文献   

20.
徐倩 《学理论》2010,(16):29-30
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具有现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目前我国在党内民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切实搞好党内民主,才能增强党的活力和凝聚力,才能带动人们民主的发展,从而更顺利地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