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的经济改革已经历时十几年了,但总的来说进展缓慢、收益不大。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途径,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在国有企业存在着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当中,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人浮于事,富余人员过多,进而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当是企业改革的应有之义。本文拟就企业冗员长期存在的危害性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企业冗员的存在,直接阻碍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形成了“过度就业”、“隐性失业”。如果说生产发展正常的企业里富余人员的存在使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论再就业工程○王娓失业和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和失业人员将进一步增加。能否妥善解决失业职工再就业和富余职工的分流安置,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两个转...  相似文献   

3.
○粮食减产、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和调整结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再次暴露了我国农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三大主题○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的基本实现,相当程度上是靠政策和外部因素,国企制度创新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扩大内需和西部开发仍以政府国债资金投资为主,尚未形成“投资乘数效应”,今后宏观政策的着眼点仍是“启动社会投资”○下岗、失业职工人数没有减少,在中西部地区反而有所增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任务艰巨,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还是要靠发展中小企业○我国现行体制…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广州推出“131:再就业计划广州市近日推出的一项名为“131”就业计划规定: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次职业介绍,一次转业训练。如果下岗失业人员不予接受,或因个人原因不能实现就业,政府将视其为放弃就业权利,或停止其领取失业救济金资格,或停发基本生活保障费。广州市政府按照“三大指标”(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0%,下岗分流安置率达到50%),给单位领导下“责任状”,完不成指标的,追究一把手责任,市就业办负责人士称,市财政已准备了8000万元资金,用于“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  相似文献   

5.
宋银军 《团结》2009,(3):38-40
国家有关部门联合颁布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给了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但在实践中,下岗失业人员真正享受到这项政策扶持的却非常少。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在再就业过程中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再就业小额贷款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6.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高失业率和就业不足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贫困和社会分化,甚至妨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1995年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将促进就业作为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基本优先目标。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一直存在,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深化,失业和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一、新时期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和困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使得原本为城镇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吸纳…  相似文献   

7.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拥有大批国有企业,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目前其失业状况正由隐性向显性化转化,下岗现象已由企业向社会化扩展,就业压力开始从短期矛盾向长期存在过渡,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政府、企业和社会正全力以赴地安...  相似文献   

8.
深圳经济特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较早地面临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和失业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深入地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进一步做好下岗员工、失业员工再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基本情况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市场经济发育较早,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为城镇居民就业创造了宽松的经济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富余员工逐步分流出来,失业人员逐年增加,几年来都存在员工下岗和失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深圳市在深化劳动体制改革中,…  相似文献   

9.
易杳 《瞭望》2001,(37)
在政府有关部门最新制定的再就业优惠政策中,使用了“大龄失业人员”这样的概念。所谓“大龄”,一般指女满40周岁、男满45周岁者。据估计,大龄失业人员占登记失业人员的比例大约在40%左右。 由于大龄失业者大部分原是国有企业的产业工人。一方面,文化水平不高,技能单一,难以适应新兴产业技术密集的工作岗位,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中处于明显劣势;另一方面,他们上要赡养老人,下要哺育儿女,这些家庭的顶梁柱一旦失业,往往意味着一批家庭陷入贫困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一)随着本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逐步调整,本市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量职工从隐性失业转变为显性失业。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本市在三年内将通过分流安置六十万人再就业,然而与此同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新增加的下岗、失业人数也会呈现增加的趋势。当前再就业形势与本市以往的再就业形势相比,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再就业工程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本市经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属于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1996年市政府决定在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的上…  相似文献   

11.
一、深圳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成绩深圳以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深入实施再就业工程,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宏观调控,全市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据统计深圳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8%,国有企业下岗员工(下称下岗员工)再就业率66.4%,下岗员工进中心率95%,下岗员工基本生活保障率95%,有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员工再就业指导率100%。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实现三个“到位”:一是机构到位。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市、区劳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一方面是高素质人才的工作岗位缺失,另一方面又有不少高校毕业生无缘就业。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失衡、高等教育改革不到位是“知识失业”的主要成因。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知识失业”,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引导就业观念的转变和人才市场的发展,同时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0,(1):42-43
卢理祥撰文指出,人口总量过剩型失业和转轨型失业是中国目前失业的两大特征。他还指出我国创造就业岗位不足,其根本原因是体制及制度因素。我国现行的产权制度及投资体制是不利于人们创造就业岗位的。这主要表现在:(1)我国现在创办企业注册资本的要求还比较高,从几十万到上百万;有的地方还在实行“批准”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一个小小的编织站,竟然容纳了2000人就业,其中包括18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这就是宁波市明楼街道爱心编织站的扩大就业蛋糕的故事。这则新闻不仅使人振奋,看到扩大就业的希望;而其中蕴含的就业新观念、新思路,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5,(3)
余缺调剂难在何处?鉴于中国结构性失业突出的特点,专家们提出,可以通过“失业一培训一再就业”这样一个劳动力的市场交换过程,来完成调剂余缺,最终达到减少失业的目标。这在各地试行的“再就业工程”中已得以体现。与过去用行政手段来调剂余缺的做法相比,这种思路可...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3,(8)
四川省就业管理局局长孙文杰介绍说,四川就业工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以下五点: 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今年,四川省将有大量下岗职工因协议期满而走出就业服务中心,另一方面,随着并轨工作的推进,国有企业裁员将不再进入就业服务中心而直接进入社会享受失业保险,导致四川省城镇失业人员的急剧增长和城镇失业率的大幅攀升,预计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将达到4.7%左右,较去年增加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加快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范必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199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今年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去年底,全国下岗无业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约1000万人,今年还将分流企业富余人员300万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调整产业...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并将继续遭遇就业冲击。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等青年劳动者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就业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与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下岗和失业职工相比已经明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创新,实行这种制度可以解决国有企业现存的一系列矛盾,但有些深层矛盾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无法真正解决。”持此观点的作者认为无法真正解决深层的矛盾有:政企不分,以“产”谋私,无人负责,企业管理水平低。为什么现代企业制度不能解决深层次矛盾呢?他认为:“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与国有制的矛盾不仅是与国有制的实现形式的矛盾,而且是与国有制根本特性的矛盾”,“全民所有制的所有者因占有主体的整体性而具有不确定性”,“因共同占有的不可分割性,而使终极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令民与上同意,上下同欲者胜”。这是孙子兵法“仗何以取胜”的一个重要思想。积极营造“上下同欲”的良好环境,使“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达到“人人欲战”,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向无敌”的法宝。本文试通过分析企业基本矛盾的关系,对国有企业推行“企务公开”提出一些见解,供参考。一、推行“企务公开”,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企业的基本矛盾“企务公开”,提出了“谁在公开”、“为谁公开”、“为啥公开”严肃的课题。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企务公开”中角色如何定位,分析矛盾的性质,剖开它们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