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地区发展差距的现状及负面影响从1978年至现在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由小到大,近几年已出现了加速扩大的趋势。首先,反映在三大地区经济总量差距的扩大上。例如,1994年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6085亿元,占全国GDP的58.5%,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2208亿元和6330亿元,只占全国GDP的274%和14.1%。而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的差距也在迅速扩大。在1978年时,东部地区人均GDP为466元,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为312元和257元,差距分别为154元和209元;而到D94年时,东部地区人均G…  相似文献   

2.
东西部差距到底有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9,(48)
西部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东部相比,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从新中国成立起至1978年的30年间,以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东、西部之比为708:7.52,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b.。这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到1978年,东西部的年人均收入差距已缩小到co00元左右。但是,自1979年开始,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得以超常规发展。据统计,在197g年至1995年的门年间,我国经济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为9,8吼,其中:东、西部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借鉴东部地区经验 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东部地区经验加快西部经济发展胡金荣胡北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同时,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建设起步晚、走得慢,发育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它地区。要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应当学习和借鉴东部地区及国外先进经验,抓好以...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扩大已是全国上下都关心和焦虑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既使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快速发展,又使中西部地区迅速发展,从而尽快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山西省副省长王文学对加快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有一套新的思路,为此,我们采访了他。记者: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搞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针_你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的领导,能否谈谈…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呈五大新特点 《经济日报》2004年1月19日报道,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9.4万个。目前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7265万户,平均每户增收1000元,比2000年增加100元。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如下五大新特点: 1.中西部地区产业化组织发展提速、东中西部地区分布差距逐步缩小。东部地区已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4.3万个,占45.2%;中部地区2.9万个,占31.2%;西部地区2.2万个,占23.6%。2.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结构趋向合理。经过两  相似文献   

6.
我们先看一组有关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对10万住户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依国际惯例,以占家庭总数20%的高收入户和20%的低收入户收入差距为比较点,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1978年为1.8倍,到1993年扩大为2.9倍:农民的收入差距在1987年是2.9倍,到1993年扩大为6.6倍。资料还显示,这种收入差距明显地反映在地区格局当中。以西部地区收入水平为1,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1993年为1.37:0.93:1,而到1994年,变化为1、41:0、95:1。上述两类数据反映的是宏观格局中的收入差距,这一点在各阶层公众的个人的或日常生活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开发的战略下,西部地区将采取何种对策,加快本地经济的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迎接全国经济发展重点转移的到来,这已成为西部各省区议论的热点。就此问题,最近记者走访了青海省省长宋瑞祥,请他介绍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对策。 主动进位的经济发展论 “西部与东部在发展速度上已经拉开差距。”宋瑞祥顺手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八年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部地区政策研究”报告 ,在分析了我国东中西的发展态势后 ,提出了“谨防中部塌陷”的观点。八年后的情况表明 ,中部地区确有某种“塌陷”态势 ,其表现 ,一是东部与中部差距急剧扩大 ,两者的GDP的差额比 ,1990年为5 1∶1,1997年扩大为26 1∶1 ;人均GDP的差额比已从4 3∶1扩大为22 5∶1;二是国家对西部开发的支持政策已从90年代初的探索阶段进入到目前的实施阶段 ,因而使西部的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 ,中部已成为投资增长的“锅底”。如1998年 ,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 2 %,比中部地区高出16 8个百分点。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宏观情况是 :在市场经济运作方面落后于东部 ,国家资源分配方面又落后于西部。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部地区9省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国土面积是全国的29 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5 3%,经济总量(GDP)占28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 ,1998年在全国名列前十位的产粮省中 ,中部有4个省 ,在全国10个大产棉省中 ,中部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基地 ,1998年中部地区的原煤产量占全国的56 8%,东部沿海省市净调入的全国统配煤中 ,90 %以上来自中部。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群体间、区域间、行业间的各种差距正逐步拉大,差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003年10—11月,“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学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一组关于“差距”的问题,试图了解领导干部如何看待“差距”问题(本文所涉及的差距是指“收入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 被调查者中,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占33.6%,中部地区的占37.9%,西部地区的占27.6%,不回  相似文献   

10.
刘钢 《瞭望》2000,(43)
对 德国人来说,1990年的10 月3日是个永载史册的日 子,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分裂了45年的德国又重新统一到了一起。 当年,德国政府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拉平德国东、西部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并迅速完成东部地区的经济改造,实现东、西部经济并轨。为此政府采取了包括对东部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改造、推行联邦财政平衡机制。税收优惠向东部倾斜、平衡社会保障、鼓励西部企业到东部投资等一系列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的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对东部进行“输血式”财政援助。10年来,西部投入东部资金达18000亿马克,扣除回流的…  相似文献   

11.
一、地区发展差距拉开是我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和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的结果,适度的地区差距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比较优势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引下,东部地区率先进入了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并带动我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2 /3 ,但人口稀少 ,经济发展程度很低 ,人均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 60 % ,仅为东部发达地区的 1/3左右的水平。有的省、区的年GDP总量仅相当于东部地区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水平。除了经济总量小外 ,经济结构普遍不合理 ,二元结构明显 ,区域内市场狭小。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 ,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西部地区长期的低收入水平 ,不仅影响社会稳定 ,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据测算 ,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 ,全国已探明的 14 0多种矿产…  相似文献   

13.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都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东部地区发展更快,使得东西部差距迅速扩大。这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己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特征,正视差距,扬长避短,开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动力,缩小差距,共同谋划致富之道,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发展中的共同心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对于实现新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第…  相似文献   

14.
补偿发展超常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策因素造成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速扩大,主要与体制和政策的急剧变革有关。国家对东部地区实行先行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从开办特区到沿海城市连片开放,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价格、流通、引资、外贸等各个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给东部地区带来改革开放的长足进展和巨大收益,但对西部地区形成体制与政策歧视。  相似文献   

15.
把握机遇自我完善关于西部地区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再思考李从质基于历史与现实的众多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这一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在各方的关注与研讨中,国家就“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订了相应的政策,西部各省区亦纷纷推出自己的规划...  相似文献   

16.
试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均衡”与“再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上,我们走过了“均衡—非均衡—再均衡”的历程。分析比较二次均衡的差异,对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均衡”到“再均衡”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极为不平衡。建国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面积仅占全国国土11-3%的东部沿海地区,而占国土面积68%的西北、西南和内蒙的工业仅占全国的9%。为了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改变沿海与内地的巨大差异,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更重要的,由于国际反华势力的封锁、…  相似文献   

17.
改造提高两个传统行业,重点发展四个新兴行业,大力培育两个高新技术行业,浙江省湖州市着力构筑工业经济新框架。目前,这个被称之为“二四二”的产业结构调整总方案,实施一年多来,已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今年 1至 10月,全市“二四二”产业共完成销售收入 120 1亿元,实现税利 11 21亿元,利润 6 0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27 5%和 38 4%、 44 5%,“二四二”产业占全市 500万元以上工业总量民类指标的比重分别达到 52 9%和 60 3%、 69 9%。 亏损带来的 产业结构调整 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素有“丝绸之府”、…  相似文献   

18.
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有多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自 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 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为 4 6%,较上年下降了 4 4个百分点, 1998年和 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继续保持在 4 3%和 3 8%的低水平上。到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只增加了 1 8%,增幅又较上年有大幅度下降。 统计数字还表明,我国农业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减少, 1996年— 1999年各年农业收入环比增量分别为 73元、- 28元和- 53元,其中 1998年和 1999年是负增长,说明农业收入已不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  相似文献   

19.
解决我国东西差距问题的对策探讨韩振峰我国东部与西部经济差距日趋拉大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通关注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上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国 经济发展的一项大思路、大 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实行。 在当前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即将加入WTO、经济结构性过剩等的影响下,决定了开发西部地区必须正视自身和外部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尤其是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作关系建设。这个背景决定了东部在加快发展中如何选择与西部大开发对接的路径。西部大开发为东西部携手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在八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对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过深刻的考虑,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