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十五年前,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深深扣住了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心。那布满皱纹、黝黑的脸,沁满汗珠、鼓着青筋的额,老树皮似的手和由于长期劳作而变形的指甲,干裂的嘴唇,残存的牙齿,盛满清水的粗瓷碗,那在烈日下带伤劳作而又无哀怨的充满慈祥的表情,使大学生们的心都颤动了。北大历史系几位学生流着泪说:“想想‘父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发愤读书呢?”南疆戍边的营房内,几个年轻军官把《父亲》贴在墙上,写信并寄钱给罗中立,让他转交给“父亲”。他们说:“为了父亲,死神又算得了什么?”为什么这幅画具有这么震撼人心的力量呢?这实质上就是“悲剧”教育在起作用。 什么是“悲剧”教育呢?就是教育者把美学范畴中  相似文献   

2.
浅谈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角:悲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得15年前,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获第一名)震动了全国美术界,也深深扣住了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父亲》那布满皱纹、黝黑的脸,沁满汗珠、鼓着青筋的额,老树皮似的手和由于长期劳作而变形的指甲,干裂的嘴唇,残存的牙齿,盛满清水的粗瓷碗,那在烈日下带伤劳作而又无哀怨的充满慈祥的表情,使大学生们的心都颤动了:他忍受着痛苦,却用血汗供我们上大学!北大历史系几位学生流着泪说:“想想‘父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发愤读书呢?”两个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看到这幅画时,当场咬破手指在手帕上写下“…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演员,或者说作为一个人,王铁成一生扮演了两个最成功的角色:一个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极为敬仰的人物周恩来,一个就是父亲——绝大多数人都要扮演的角色。大多数北京人都会记得1976年那个昏暗的冬天——10里长街送总理,多少人悲痛欲绝!人们再也看不到周恩来那沉稳的带着一种浩然正气的微笑了,而这微笑,在那些年代里,曾支撑了多少人的信念啊!八十年代初,人们惊喜地在首都的话剧舞台上,又重新目睹了周总理的风采,这就是王铁成在话剧《转折》里扮演的周恩来。周总理那熟悉的音容笑貌,又让多少人热泪盈眶!此后,王铁成又一发不可收拾地在电影《大河奔流》《报童》《李四光》《西安事变》等影片里饰演了周总理。  相似文献   

4.
2014年10月,我漫步在台北南京东路上。我抬头一看,电线杆上并排挂着一黑一红两张海报,那黑色海报上的照片好熟悉。一看,那不就是傅聪吗?在傅聪头像的下方,写着"拥有萧邦灵魂的当代东方传奇"。在红色海报上,则写着"傅聪80大寿演奏会"。哦,岁月飞逝,这位当年的"青年钢琴家"都已经"望八"了!傅聪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长子。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傅雷夫妇在"文革"中含冤离世的报告文学《傅雷之死》,美国《华侨日报》在转载时把标题改为《傅聪之父傅雷之死》,这表明在海外华人中,傅聪的名气比他的父亲傅雷更大。  相似文献   

5.
想当"老大"     
"咱家的钱够花了,算了,不发展了!"今年春节前后,河南省人大代表秦英林对家人这样说. 可4个月后,他却对镇里、县里、市里的领导说:"过后,我想了想,这可不只是我个人的事.这事关全镇、全县,还得发展啊,不发展就要落伍了!我要争取再干两三年,使猪场年饲养量超过20万头,并带动全县养猪户,弄个全省乃至全国养猪‘老大'当当!"  相似文献   

6.
有报刊说,"近年,在中国诗坛寂寞的背景下,众多的年轻人把目光投注到了汪国真身上,汪国真的诗如经文一样被年轻人狂热传抄,'汪国真热'象潮水一样涌动." "汪国真的'狂潮'呵,目前在纵深发展地连连出击,好几个出版社正在抢时间出版他的新诗集,他的《诗歌赏析》,他的诗歌录音磁带、贺年卡.好几个刊物,如《中国青年》、《辽宁青年》、《女友》,已辟出专栏,刊登他向人们展露的宽广胸怀和潺潺流水的心声……"汪国真呵,汪国真,你的名字真是当今年轻人心里所涌动的诗泉吗?你那《年轻的潮》、《年轻的思  相似文献   

7.
自信源于科学 "绝对不可能!绝对跟疫苗没有关系!绝对是另外的病!" "我跟病毒打交道50年,研究甲肝病毒近30年,自己的‘孩子',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它的‘习性'?" "在大家最为关注的时候,我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在各种媒体面前,我坚持了科学,坚持了真理,我对得起‘中科院院士'这五个字!"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主流媒体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宣传工作,责任重大.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概念.(梁启超《中国历史上之民族研究》)费孝通进一步明确:"我将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11亿人民.它所包含的50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为'民族',但层次不同."(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抗日战争期间,由云南青年聂耳作曲、田汉填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反抗压迫与侵略的最强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得到广泛传播,凝聚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看到他们,我首先想到一幅画──油画家罗中立的那幅经典的《父亲》。满脸沟壑的父亲给了我们粮食,然后,就定格在我们心中最易感伤的部位。典型的中国父亲和母亲,一生劳作,播种粮食,孕育儿女。粮食割了一茬,新的一茬会长出来,但儿女,却只有那么一茬,几株。我所看到的警察的父母,连儿子也给了我们。一姜益恭,原西安市碑林公安分局收审科科长,1996年退休,现住碑林公安分局张家西村家属院。2001年5月21日上午,我穿过古城的一条小巷,在约定的时间找到他家。敲门,进屋,他大声问:“是采访姜渭的事吗?”老伴含笑出来,斟两杯清茶…  相似文献   

10.
张幄 《创造》2007,(5):34-39
"你这颗云南的明珠,今天把绮丽的光泽闪烁,是何等的美丽,又是如此的纯真.你的舞蹈没有矫揉造作,只有真情一片实意万分.这哪里是人在舞蹈?分明是舞神从天降临!明净的'水'啊,你洗涤了人间的污秽!燃烧的'蜡条'啊,你照亮了我们的心!云南的明珠,愿你的艺术永远长青."  相似文献   

11.
想起了父亲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伴我度过了这个炎炎夏日的多个夜晚。说实话,五种类型的唱法一场场赛下来,没有记住多少歌曲和歌手,唯一让我动情的是民族唱法选手刘和刚和他演唱的一曲《父亲》,让我记住了他和《父亲》这首歌,他也将这首参赛歌曲作为了决赛歌曲,压了历时三个月“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大轴,最终获得了民族唱法金奖。一句“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的歌词。让我想起了自己只能来世再见的老父亲.一任泪水滚滚……  相似文献   

12.
编辑: 您好!我想为我的父亲订《中国残疾人》,可是又害怕父亲生气。我想您应该对残疾人心理比较了解,所以我想请您给点意见。我的父亲9  相似文献   

13.
A.从文化的视角认识青年、理解青年、教化青年乃至研究青年,是近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有人说,这与中国前几年兴起的"文化热"有关.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即"文化热"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青年,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更主要的是青年本身确属一种文化的存在,各种青年现象既有它得以产生的文化缘由,也有它寻求发展的文化旨归.B.文化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伴生现象,它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起源与生俱来并协调发展.而"只要作为一段生命历程的'青年'一出现,就可能出现一种青年文化"(〔美〕理查德·弗拉克斯:《青年与社会变迁》中译本第53页).青年文化属于人类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文化主体结构中的一个次生层面,因而它的产生和后来的发展,也将遵从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青年文化发  相似文献   

14.
正几十年来,罗中立坚持将深入乡村、体验生活与自己的艺术创作结合起来,从中挖掘到大量的创意和素材,创作出一大批乡土题材绘画作品。"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乡土题材值得我用一生去创作",罗中立说。今年70岁的罗中立从小受父亲熏陶喜欢上画画,上中学时就萌生了当一名画家的梦想。1977年,他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从大学时代开始,罗中立就将  相似文献   

15.
梦圆了     
故事还得从一个梦开始. 梦开始的地方,在一个大山深处.沉默的山脊犹如驼背的父亲,一条蜿蜒而过的溪流宛如少女的腰带,散落的庄户好似一个个躬耕劳作的老妪,低矮的茅草房恰似一个个嬉戏玩耍的孩子. 父亲斜躺在长条椅上,不久酣然入梦.一个浑身黝黑的男人顿然出现,忏悔地说:子孙后辈们,我就是因为投机取巧多贪吃了一块西瓜,把西瓜子吞进了肚子,从而丧失了再吃西瓜的机会.说完,天空飘来彩云朵朵,顿时幻化成一封无字书信,一个粗犷的声音念叨着:“人不可无志,更不可不知羞耻!”  相似文献   

16.
在春光明媚的四月,青年工作研究界又喜得一份收获,那就是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青年工作学》.《青年工作学》这本书由广州市团校组织撰写,杨晓平主编,刘钧演、黄小桦、梁兆雄、郝利超、李丹戎参加编著.编著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见到张莉,她卷曲的四肢不禁让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了,真没想到,一个出版了两本书,创作了多部作品的女作家竟会是这个样子.随手翻着她写的书,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本已经出版的叫《生如残月》还有一本即将出版的《心如皓月》.慢慢地,我发现这两个书名就是她这个人的真实写照.张莉对我说:“可能在别人看来我是个废人,但在我心里,我要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值全国各地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5月6日,上海东方青年学社举行了主题为"我与‘五四':研究·记忆·传承"的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并殷切希望上海东方青年学社成为培养青年理论人才成长的一大平台.本刊在发表王仲伟同志演讲的同时,竭诚欢迎广大青年学者踊跃来稿,奉献自己的研究心得.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透视香港青年的精神风貌时,人生价值观成为观察的"窗口".在香港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强化的个人成就取向成为香港青年人生价值观的突出特点."博个'老细',(港人对老板的俗称)当当"、"一心一意揾食赚钱"、"出人头地,为人崇尚"、"宁当蛇头,唔(不)做龙尾"等等心态,就是今日香港青年个人成就观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香港社会个人主义的发展取向与成功意识的缩影.香港青年这种个人成就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原始动力,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多元文化冲击而成的产物.它既受着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课堂教学 的各个环节上。教师不仅要重视导 课,还要重视课尾。精美有力的"课 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韵 味无穷。 一、"寓言"课尾,事半功倍 我在初一"纪律与自由"内容结 束时运用了《脱线的风筝》这个寓 言:"风筝迎风自由飞翔,可它还不 满足。它想:如果没有线的束缚,我 不是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吗?'谁能 帮助我获取自由啊!'大风自告奋勇 地说:'我来帮你。'于是它施起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