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中虽然没有设立辩诉交易制度,但在一些刑事法律制度及刑事政策中都蕴含着辩诉交易的精神。司法改革客观上要求强化辩诉交易的运用。在改革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同时,可以分步设立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以促进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的有机互动和协调发展,提高刑事诉讼的司法效能。  相似文献   

2.
李佳  袁艳平 《前沿》2010,(6):84-86,90
辩诉交易是20世纪以来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虽然制度本身极具争议性,但辩诉交易还是在各种非议和反对声中发展并完善起来。由于顺应了效率观的要求,仅经历了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该项制度就从产生到发展成为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本文拟在对国外辩诉交易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合理内容,结合我国国情,论证应当建立我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3.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刑事诉讼中颇具特色的制度 ,其生存于当事人进行主义的诉讼价值理念与诉讼构造中 ,有其合理的内核 ,对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改造与吸收辩诉交易合理内核问题提供相应对策与借鉴 ,并纠正对辩诉交易制度“误读”而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辩诉交易启示与对我国刑事基本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意大利的辩诉交易制度带给我们以下新的启示 :①辩诉交易在刑事诉讼中创生了一种非对抗性的案件处理机制。②辩诉交易使刑事诉讼中出现了控辩双方互利双赢的局面。③辩诉交易对于处理疑罪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式。我国“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的基本刑事政策其内在精神与辩诉交易制度相通 ,但由于缺乏法律化、制度化的规定及完备的程序保障机制 ,影响了其实效的发挥。刑事处罚与认罪交易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充分彰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戈琳 《前沿》2003,(6):100-102
公正和效率是刑事诉讼价值观两大要素。辩诉交易 ,作为美国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 ,顺应了效率观的要求 ,但对其公正性 ,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介绍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以及历史发展情况 ,对其利弊进行了分析 ,力图从中找出可资借鉴之处 ,以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御伦 《理论月刊》2007,(8):98-104
"赔钱减刑"案一度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民间俗称的"赔钱减刑"实质上是一种辩诉交易。辩诉交易作为一种司法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由来已久,我国首宗辩诉交易案是2002年牡丹江市铁路运输法院审结的。该案曾引发广泛的争论。最近东莞市法院审结的辩诉交易案再一次引发媒体和法律界人士的激烈争论,作为大陆法系的中国到底需不需要辩诉交易和能不能借鉴与移植辩诉交易制度,成为大家讨论和争议的焦点。笔者拟对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进行剖析,探讨建立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辩诉交易一直以来被广泛讨论 ,在实践中也有少量案件开始采用辩诉交易的方式结案。通过分析美国辩诉交易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我国的现状 ,认为我国不宜全面引入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8.
辩诉交易制度旨在节约诉讼资源和快速处理案件。这项发端于美国的制度,产生之时虽饱受争议,但司法实践证明其对其他国家刑事诉讼法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许多国家设立了辩诉交易制度。以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为参照,比较并评论几个典型国家对辩诉交易制度的运用,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辩诉交易是美国刑事诉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制度 ,其存在的价值取向在于更好地节约诉讼成本和控制由对抗式的诉讼程序所带来的诉讼风险 ,曾被认为是程序公平的重要体现。在近年来欧洲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在进行刑事诉讼体制改革和制度移植过程中 ,都把辩诉交易制度作为其移植的重要内容 ,且这一制度也引起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的注目。 1998年美国诉辛格尔顿一案的发生 ,在美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对检察官在共同犯罪中与刑事被告人之间的辩诉交易 ,获取刑事被告人的证言(即污点证人 ,taintedwitness)的行为 ,从国家作为一个主权者的权力、政府公共利益、被告人的公平审判权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辩诉交易理论在新的视角下获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结合中国实际确定中国式的辩诉交易是一种现实需要,并且也是可行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思想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契约观的逐步深入人心是经济文化基础,司法实践呼吁建立中国式的辩诉交易,现行刑事制度的一些规定和有关改革及理论探索也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听证程序在我国还是一项崭新的法律制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文章在阐述行政处罚中的听证程序概念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其制度设计的宏大理想与不尽人意的司法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再审理念与具体程序设置上的不科学使得再审无限、终审不终,司法裁判无权威性可言。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可以从理念的再塑和制度的重构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不享有独立的实体权利,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诉讼当事人。为维护自己民事权益,第三人可申请参加诉讼或由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法院依据相关实体法规定可裁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建议以诉的理论为基础,以“准独立第三人”和“辅助参加人”概念代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重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4.
暂予监外执行是我国刑罚执行的一项重要制度,体现了行刑过程中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一制度的严格执行既关系到监管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关系到罪犯正当权利的保护。鉴于目前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着力加以完善,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刑事诉讼法缺乏相应的诉讼程序规定.借鉴法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的规定,我国应在《刑事诉讼法》中设专章对单位犯罪诉讼程序加以规定,明确对单位犯罪的职能管辖与审判管辖.  相似文献   

16.
听证程序适用范围拓展的两个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处罚法首次规定了听证程序 ,这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但是 ,目前我国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显属狭窄 ,有必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适当扩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简易程序,不仅类型较为单一,只有简易审判程序一种,且在设计上缺乏保障被告人权利的特别规定,影响了简易程序应有的司法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分析简易程序的法理基础入手,透视中国现行的刑事简易程序制度及实践运作,提出我国应完善简易程序被告人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保安服务业作为社会服务行业的一支生力军,从无到有,历经十几年风风雨雨,方兴未艾,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保卫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保安服务业能否不断地进一步发展壮大,高质量地开展保安勤务是其关键所在。文章述及了保安勤务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其宗旨乃为保安勤务的开展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国侦查讯问程序法制化进行了研究。我国的侦查讯问程序应该以法治化为核心,以我国侦查讯问程序的研究现状和构成要素、法律关系的分析为理论起点,以我国侦查讯问程序法治化的背景和现状为事实支撑,在对国外侦查讯问程序法治化的考量和借鉴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我国侦查讯问程序的法治化视角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引导我国侦查讯问程序法治化建设并促使其中各种弊端与缺陷革除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改革与完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从理念上要把握其特征,正确认识其诉讼价值和功能。在立法上应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国外刑事简易程序中的有益成分,立足于我国现有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