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损伤(brain injuries,BI)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损伤,在暴力性死亡中占首要位置。当颅脑损伤合并继发性损伤、并发症时,客观评价原发性颅脑损伤、继发性损伤以及并发症与死亡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127例颅脑损伤法医病理学分析探讨,以期为法医学鉴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胡某,女,30岁。2010年7月25日下午,被其丈夫发现死在自家卧室床上。现场勘查见尸体侧卧于床上,颈部戴有黄色金属项链,距颈部左侧30cm处的床上有一正在充电的折叠式红色边缘镀白色金属的手机,其中一侧边缘脱落呈黄绿色,手机处于开启状态,并不时有铃声响起。  相似文献   

3.
朱宝利  李德祥  官大威 《法医学杂志》1991,7(3):14-15,13,F002
心脏性猝死占猝死的首位,而缺血性心脏病又占心脏性猝死的首位.然而猝死的尸检表明只有5%~40%发现有心肌梗塞的证据,而绝大部分心脏性猝死未见典型的病理变化.事实上很多心脏性猝死除由器质性病变所致外尚有很多情况是由于冠脉机能突变而且还有痉挛、纤凝、纤溶和再灌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死者,杨某,男25岁。2012年6月6日16时许,其爬上一高压电线杆顶掏鸟窝时,触高压电身亡。现场为一"T"形路口,路口西南角路面上有一头颅(图1),路面外草地上有一金属电线杆(高约9m),表面见自上而下流注状血迹,水泥基座上见大片滴落状血  相似文献   

5.
损伤伴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42例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外伤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特点,并从伤病的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4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伴损伤死亡案例均接受系统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且死因明确。结果42例中40岁以上者占到64.28%,男性较女性死者多。擦伤和挫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共占到80.95%,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亡者各占45.24%、16.67%。损伤和疾病共存死亡案例共20例。结论在死因分析中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疾病分布有其规律性,死者中年龄偏老年化,损伤多为钝器、摔跌所致擦伤、挫伤。疾病中冠心病、高血压为最多。损伤和疾病对死因共同起作用的案例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外伤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特点,并从伤病的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 4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伴损伤死亡案例均接受系统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且死因明确。结果 42例中40岁以上者占到64.28%,男性较女性死者多。擦伤和挫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共占到80.95%,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亡者各占45.24%、16.67%。损伤和疾病共存死亡案例共20例。结论 在死因分析中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疾病分布有其规律性,死者中年龄偏老年化,损伤多为钝器、摔跌所致擦伤、挫伤。疾病中冠心病、高血压为最多。损伤和疾病对死因共同起作用的案例主。  相似文献   

7.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何某,女,36岁,2011年6月15日被其女儿发现死于家中堂屋内。现场勘验:门窗完好,未见撬门及翻窗痕迹,室内物品未见异常翻动迹象,尸体倒卧于水泥地面上。距尸体右足不远处有一铜芯电缆线自制插座,近插座端部分电缆线老化破损,呈漏电状态。  相似文献   

8.
阴囊及睾丸损伤、特别是睾丸损伤,由于其具有生精及分泌雄激素睾丸酮的特殊生理功能,故损伤后可导致生殖功能的障碍,这正是法医鉴定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为此,作者收集了1988年3月至1989年12月间共15例阴囊及睾丸损伤的案例予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42-146
目的研究不同数值低电压对家兔皮肤电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为皮肤电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家兔35只,随机分为36V、110V、220V生前和死后电击组各3组及正常对照组,共7组,每组5只。应用自制电击装置对家兔进行生前不同数值电压电击和死后不同时间电击,然后对电击处皮肤取材,常规石蜡包埋及HE染色制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研究。结果 36V生前和死后电击皮肤组织学未见改变;110V、220V生前和死后不同时间予以电击均出现电流斑改变;220V和110V生前与死后电流斑形态无差异;220V较110V电击皮肤电流斑明显。结论电流斑与电压的数值大小存在相关性,电压越高电流斑越明显,36V交流电不能形成电流斑;相同数值电压下电击,生前和死后组电流斑无明显形态学差异,电流斑在36V、110V、220V电压时不能用于区分电击损伤是否为生前或死后所致。  相似文献   

10.
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特点.方法 对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与62例非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血清Ig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敏性休克死亡大多发生于医疗机构,占77.46%.采用单纯静脉给药方式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占53.5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药制剂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生前治疗药物中占有重要比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多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非过敏性休克死亡组的血清IgE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死因鉴定应根据案情、解剖检验结果及血清IgE水平等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脑干损伤在颅脑损伤中较为少见,笔者总结近几年来遇到的10例伤害致死、致残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就其损伤形成原因、机理、形态学改变及法医学鉴定的规律特点,进行探讨.案例资料本文所报10例,系近年故意伤害致死或致残案件.提取的尸体脑组织经10%的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组织学检查,其中3例进行了神经轴索特殊染色,最后认定系由于头颅外伤致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12.
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发生原因、鉴定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 ,妥善地处理该类复杂案件。对 18例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件进行回顾性研究 ,按首次尸检方式及印象、尸检次数、再次尸检原因及方式、间隔时间及结论等归类、分析。较多见死于医疗纠纷 3例 ( 16 7% )、案件审查过程中 4例 ( 2 2 2 % ) ;首次尸检中 13例 ( 72 2 % )仅进行尸表检查或不完全解剖 ;再次尸检结论与首次尸检结论完全不符者 5例( 2 7 8% )。首次解剖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及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法医病理学诊断水平 ,改善法医尸检的工作环境等对预防再次尸检的发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BFGF与创伤修复的关系及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 tor,bFGF)是一种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作用的多肽类生长因子 ,在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及促进多种组织的创伤修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机体重要的创伤修复因子之一 ,特别是在局部创口的愈合中占有重要地位。1 bFGF的研究回顾及理化性质早在 1940年 ,Trowell和Hoffman等就在组织提取液中发现一种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物质 ,到七十年代中期Gospadarowicaz等从牛脑垂体中初步提纯 ,并命名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其等电…  相似文献   

14.
扩张性心肌病是心性猝死常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2例尸检病理报告并结合文献,讨论了扩张性心肌病病变特点、猝死原因、病理诊断要点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不明原因的心腔扩张;心脏轻度到中度增重,但心室壁增厚不明显:心肌肥大:心内膜和间质纤维化是病理诊断要点.猝死原因除充血性心力衰竭外,不应忽视心律紊乱.全面系统尸体解剖,在排除其他死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0年8月4日6时许,李某(男,55岁)在河中电鱼时被发现死亡。现场勘查:死者呈俯卧状斜趴于竹排上,左肘关节压在电鱼器电杆上竹竿与铁圈相结合的部位,双下肢浸入水中。竹排附近有一通过钢索固定在河中的挖砂船,船东南侧水面上1条钢索,其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是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因不治疗或治疗不规范可造成诸多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重症感染;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可造成死亡,甚至猝死。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例1某男,15岁,确诊1型糖尿病5年,一年前  相似文献   

17.
1 案例资料 某日,某县一酒店客房内发现一名年青女子死亡.民警赶到现场,发现客房反锁,撞开门后,发现一女子全身赤裸,遍布创口,已经死亡,房内有大量血迹.  相似文献   

18.
张凤芹 《证据科学》2003,10(3):190-192
猝死的官方定义在与俗称差别很大,WHO定义为症状出现后24h内死亡,但这对很多的临床学家和病理学家来讲都太长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不断发展,因铁路接触网电弧烧伤造成的死亡不断增多。本文就1995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检验的69例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弧烧伤死亡的法医学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损伤特征和法医学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接触网电弧烧伤死者中,男性6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的肌小节长度变化,为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的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12只兔随机分为对照I组、对照II组、电击死组和死后电击组。每组3只。对照I、II组与死后电击组兔分别从耳缘静脉注射空气30m l处死。对照I组处死后,于死后即刻取其后肢股四头肌;对照II组死后24h于相同部位取材;电击死组兔通220V交流电,通电致兔死后即刻取材;死后电击组于死后即刻通220V交流电4m in后,在相同部位取材。用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肌小节长度变化,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骨骼肌肌小节均缩短,与对照组I相比,前者较后者缩短程度更甚(P=0.000);死后电击组与对照I组相比,仅轻微缩短(P=0.000),对照II组相比,缩短较为明显(P=0.000);对照II组较对照I组的肌小节显著伸长(P=0.000)。结论研究骨骼肌肌小节的长度变化有助于鉴别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