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进》2010,(9):57-57
小召村位于陵川县城北郊,由9个自然村组成,村民2460人,耕地面积1587亩。200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200万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6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是一个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富裕的村庄。  相似文献   

2.
《松州》2017,(1)
正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核心景区8个村脱贫2450人,201 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246元(旅游收入占45%),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9倍,村集体经济平均积累22万元,公司收入1100万元。2016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8万人次,同比增长64%,旅游综合收入达2.1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3.
甜甜密密的平布村人罗生福说来令人难于相信,一个只有4个自然屯,222户1112人口,世世代代贫穷落后的百色市四塘镇平布村,1993年全村经济纯收入竟达2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0元,是1985年的9.5倍。这个千百年来从不显山露水的小山村,竞然...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日随同农业部门的同志,对江苏省射阳县某乡人均纯收入超2000元的四个村进行了调查,本意是总结经验,宣传典型,以点带面。然而.调查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严重的“以富填贫”现象令人吃惊!这四个村共有236O户,9786口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私营工业,甲鱼、螃医、野鸡、野鸭、剪毛兔养殖等各类专业大户721户,2840口人。这些户户均年纯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高的在10——30万元之间,最高的一家生产地板砖的私营企业年纯收入达到112万元。这721户年纯收入约4010万元,占四个村村民年纯收入的89%以上;人平均收入14万元,是四个…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4,(10):F002-F002
马坡镇自各庄村抓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这一契机,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大搞坏境整治.彻底改变破旧落后的面貌。到目前为止,全村集体资产合计1910万元,村16家企业每年上交集体租金达150万元,2003年达到188万元,比1995年增长12倍,人均纯收入10790元,各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区村级前列。集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02,(3):36-38
上虞市属于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2000年,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18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5亿元,村均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82元.  相似文献   

7.
蒙恩村是牟定县安乐乡一个边远、山区、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15元,人均有粮200公斤,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然而到了2007年,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人均有粮256公斤。大多数家庭均购置了彩电,盖起了新房,安装了电话,用起了手机,部分农户还购买了小型农用车。  相似文献   

8.
宁卫邦 《今日浙江》2003,(10):36-37
近年来,宁波市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64元。但是在山区、海岛比较多的余姚、奉化、宁海、象山、北仑等地,1999年时尚有1488个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年可支配收入在5万元以下。这些薄弱村的村干部长期  相似文献   

9.
海潮村地处丽水市莲都区中东中两侧全村380户、698人。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勤劳致富,走上了富裕之路也使海潮村的各项工作一跃成为紫金街道的“领头羊”。2001年村级集体资产88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 广大群众的福利待遇有了  相似文献   

10.
初访小南村     
《政策》1999,(7)
小南村地处仙桃市区西郊,1992年还是一个负债村,历年负债总额达300多万元。而到1998年该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4亿元,村集体收入180万元,创利税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0元。该村先后获得仙佻市“亿元村”、“乡镇企业十强村”、“湖北省村级农民生活水平200强”、“湖北省村级综合实力500强”等荣誉称号。 短短几年,小南村的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呢?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黑龙江省兰西县生产总值10.69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58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元,该县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十弱县之一,经济欠发达。而到2010年,生产总值实现2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2元,  相似文献   

12.
州市     
《创造》2009,(12):18-18
个旧:基金会助力苗族村 12月17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向个旧市卡房镇路赶藤村民委员会捐赠20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路赶藤村人口3062人,其中苗族群众占2/3。村中用水、用电困难,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1000余元。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理事长、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天玺出席了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03,(1):66-68
屏边在云南省不算是一个发达的地方,但近几年来却因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而令人瞩目。一组数据可以作证:1986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为0.38亿元,农民人均有粮18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6元,贫困人口11.8万人,是国务院确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贫困县。1998年,GDP为2.45亿元,农民人均有粮32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84元。2002年,GDP为3.56亿元,15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为10%。农民人均有粮35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元,贫困人口下降到900人(以人均纯收入560元为标准)。屏…  相似文献   

14.
南京高淳武家嘴村,30多年前,是石臼湖畔的一个“渔花子村”。1980年,这个人均3分地的村落,辛苦一年人均纯收入只有49.13元,1983年,村集体账户上仅有126元钱。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武家嘴带来了蓬勃的发展生机,村党委领头人带领全村人民创新、创业、创优,超常发展,率先发展,2010年,武家嘴人均纯收入超过9万元,  相似文献   

15.
魏文升 《人大建设》2012,(12):50-51
2002年2月,梅根清任扶沟县柴岗乡梅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10年来,他带领村民立足实际创特色、抱起团来闯市场、团结一致建新村,把梅桥村从人均纯收入不满800元的贫穷村发展为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的小康村,从一个传统封闭、发展缓慢的落后村发展为一个开放开明、稳定和谐的文明开放村。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07,(22):64-64,F0003
撤县设市二十年来,江山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入实施下山脱贫、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康庄大道、农民素质等工程,不仅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7年的1464元提高到2006年的6177元;农村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通上康庄公路方便了20多万群众出行,2万多山区农民下山住上了楼房,土地整理建成顷"粮仓",3万多农民种菇挣上了大钱……  相似文献   

17.
《山东人大工作》2008,(9):F0004-F0004
莒县陵阳镇陵阳街村共有210户713人、330亩耕地。多年以来,该村在村党总支书记马先富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以工促农、以工富农"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和谐、幸福陵阳街"为目标,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全村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5.3亿元,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16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2008年1—5月份完成产值5.6亿元,实现利税1780万元。自1998年至今,马先富连续当选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乡镇企业家"、"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中阳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测,国土面积1443平方公里,人口13.9万,其中农业人口9.7万,所辖2乡5镇,100个行政村,农业基础脆弱,靠天吃饭,近年来,县委、政府响亮提出“一村一品”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由2001年的866元上升到2008年的3022元,助推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受到了省、市等有关部门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李玉华 《当代广西》2014,(23):37-37
正"新村建设步不停,家家户户贴门楹;河水清来田园美,生态乡村人人勤。"这是外村人赞美中平村的山歌。中平人富了。2013年,中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18元,是田东县最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庄之一。里里外外都传着说,中平人富就富在一根小小的香葱上。"鸿平"品牌香葱出名了。中平村95%以上的农户都种香葱,全村香葱种植面积达4000亩,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珠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年香葱外销额达200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全村96%的人住上了"香葱楼"。外人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山村靠种果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高达1.45万元,这在过去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然而在今天的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却成为活生生的事实。该村1995年仅种植水果800亩,现在种植水果已达到4526亩,种植的金桔在2006年代表广西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荣获“一村一品”展示金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