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八月份在杭州召开的"青年思想教育研讨会"上记者采访了著名青年教育艺术家李燕杰老师.李老师认为:当前应尽快建立青年系统灵魂工程学;德育开路,培养工字型人才.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培养的一代人去创造新的时  相似文献   

2.
思想压抑是思想上的不自由状态,思想解放则是思想上自由状态的回归,它们是一对相生相克的矛盾体。从我国历史上看,古代社会的思想压抑与思想解放是围绕着法家与儒家思想的博弈展开的,近代社会的思想压抑与思想解放是围绕着中国与西方的博弈展开的,现代社会的思想压抑与思想解放是围绕着固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博弈展开的。保持思想压抑与思想解放的动态平衡,关键是确立"思想压抑是思想解放的总闸门、思想压抑的力度影响思想解放的程度、适度的思想压抑是思想解放的重要机制、不受丝毫压抑的思想解放可能会走向反面"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50年代青年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从1986年《中国青年报》刊载《两代知识分子对话录》开始,到1988年《第四代人》一出面世,明显地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此有必要予以评说.和大家商榷.一、"灰色"说提出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50年代的青年是"灰色"的一代,"是由机器批量生产的".我把这种观点称为"灰色"说.这种观点认为50年代青年的"人生宗旨就是接受和服从".这种"服从性的思维方式只能是一种虚假的的思维方式",而服从性的行为方式则"使一代人丧失了旺盛的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时期,五四纪念话语始终具有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利用五四纪念话语对青年进行政治动员,向青年传播革命理论,不断改造青年的精神世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五四纪念话语关注青年的全面发展,并与青年团工作相结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五四纪念话语立足青年思想解放,与学习青年模范相结合。进入新时代,五四纪念话语成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使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不懈奋斗,成长为有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和伟大创造力的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5.
庄娜 《中国青年研究》2012,(3):107-112,48
日本青年在21世纪后逐渐抬头的"民族主义"倾向引发了学者和媒体的关注,并有部分见解认为日本青年正在走向"右倾"和"保守化"。本文将介绍日本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其思想史背景,并认为日本青年的民族主义倾向是战后未能解决的重建国民认同的课题与青年寻求自我认同的需求相结合的结果,但在如何为其定性上尚需谨慎。  相似文献   

6.
转变领导干部"思维模式"的问题,本质上是指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的问题。僵化、陈旧已经形成定式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思想保守的思想状态,非常不利于领导干部思想的解放,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香港的外展社会工作,主要是针对"在外青年"特点开展的一项很有特色的青年工作.了解香港"在外青年"的特点和外展社会工作的特色,对拓展国内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将是有益的.(一)在香港,所谓"在外青年"指的是那些不愿受家庭、学校或工作的约束,经常成群结伙地流连于街头、运动场、娱乐场所、消费场所等公共场所的青年,亦称"边缘青年"."在外青年"一般在其生活道路上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困扰.从其构成看,他们大多讨厌紧张的学习生活或枯躁的生产作业,或是学习成绩差而赶不上进度,在学校受歧视,或是在职业劳动中处在职业结构的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攻坚阶段。南京市秦淮区制定出了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又反映秦淮实际和特色的"十一五"规划,勾勒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要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实现未来五年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一、关于"两个率先"与思想解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能否顺利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秦淮区新的跨越,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而且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只有坚持思想的大解放,才能有发展上的大手笔,才能赢得发展上的大飞跃。目前制约着南京市秦淮区发展的思想障碍主要有三个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肖晓丽 《湖湘论坛》2007,20(4):109-110
"第四媒体"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科技进步的产物,青年是我国"第四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第四媒体"在对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对这一背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波 《人权》2011,(2):42-43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12.
田麦久1940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2年获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科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体育博士.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动训练学会主任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于清华大学等21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3.
14.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7.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具有必然性。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层级构造模型”课程体系形成于20世纪中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经历了8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素质教育”取向的课程改革,但仍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架。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真正从专业教育模式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就必须重新改造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全新的“板块构造模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存在一种从道义上否定核武器的观点。不少学者认为核武器违背战争与伦理本质,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是绝对的恶。这种观点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上是有害的。核武器的善恶是人们对研制、使用核武器目的、效果的道德判断,当它被用于善的目的并取得善的效果时,它就是善的。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是善,因为它体现了我国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入影响与渗透,社区正日益成为每一位市民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同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在许多居民生活小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样的标语牌随处可见,反映出人们已开始意识到社区居民同社区之间的双向依存关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游离于社区建设之外,缺乏对社区的亲近感与责任感;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存在某种偏见,激发不起工作热情;而有些确实愿意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居民,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上述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