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农民工的思想教育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化产物的农民工 ,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 ,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十分薄弱 ,亟待重视和加强。城市社区工会要把握农民工的思想特点 ,从加强组织建设 ,创造宽松的环境入手 ,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转变观念 ,增强对城市的认同 ,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农民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却不能顺利地成为城市的居民,无法享受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待遇。农民工市民化困难重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一步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进入城市中,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成为关注的焦点。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困境,源自包括自身、雇主、社会三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措施,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市民化等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农民工既是我国城市化的产物,又是我国城市化滞后的表现,成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这种独特性折射出农民工的非农化并没有带动他们的社会身份转变,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变得更加艰难和复杂。如果没有社会身份的转变,农民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去。这里的关键是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建立统一的社会流动平台和基石,才能谈得上农民工实现了真正的社会流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城市融入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同时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但是,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尚面临诸多困境,因此,需要从加强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强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快农民工城市融入步伐.  相似文献   

6.
正他们,怀揣梦想到异乡寻觅未来;他们,把美好的憧憬付诸埋头苦干;他们,用汗水构筑城市的繁华。回首我国改革发展之路,农民工这支新型的劳动大军正逐渐成长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广西作为我国劳务输出主要省份之一,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农民工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中的生力军,他们在城市社会融入程度将影响着整个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和家庭稳定。从社区工作的角度介入,采用优势视角的思维模式,可以从社区管理、社区组织、社区教育、社区保障、社区工作者、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六个方面出发,逐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城市。虽然农民工子女的父母们为城市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在教育、就业及其他社会福利方面,处于被忽  相似文献   

9.
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凸显。但从社会地位来看,农民工群体处于一种"底层精英"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他们在城市社会中处于社会的底层;另一方面,在农村社会中,他们却属于精英群体。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包括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政治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留城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民工需要城市以实现自己的身份转变;城市也需要农民工的体力智力贡献,需要他们成为主人。如何让农民工在城市有工作,有收入,留得住,立得稳,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是实现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因此,我们的政策目标不应局限于管理,应高于管理目标,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大批农民工离开自己的家园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付出了心血与汗水,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但与此同时,农民工犯罪现象也日趋严重。诱发农民工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权利失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农民工犯罪的理性选择,应当是以平衡权利为切入点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子女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某些客观因素导致农民工子女社群心理出现边缘化趋势,这种群体心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要采取措施及时遏止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过程中社群心理边缘化趋势,避免生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心理温床;迅速加强有利于城市融入的功能性建设,避免农民工子女因城市融入障碍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通过制度化建设加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对公平正义的内心确证,避免削弱社会稳定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厦门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信任。文章基于因子分析将社会信任分为亲密信任、熟人信任和一般信任三个不同的维度,通过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考察了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心理认同、公共事务关注程度以及城市适应等因素对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对其社会信任具有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越高,他们的社会信任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新生代”是指80后、90后出生的农民工,他们中多数人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社会生活轨迹流动于城乡之间,其群体的特点决定他们不仅积极地争取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利益,也希望在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从长远看,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既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社会民生问题,也是政治民主建设的重大议题。然而在现行的体制下,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受社会经济地位的制约,面临物质基础薄弱、参与途径不畅通等困境,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在物质基础、经济收入水平和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撼动城乡二元结构,结果之一是农民工的出现.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市民皆有差异,在心灵上与城市、乡村存在双重亲近与疏离;这一方面与其农村生活时间短、接受现代化教育、尤其是与他们的城市期望使之认同城市有关,另一方面,文化观念、相对剥削和社会排斥等又令他们对城市有所疏离.这种疏离感不利于社会团结及其自身的心理健康;化解之道在原则上宜执两用中:一方面提高城市职业群体的人文化,另一方面推进不失乡村记忆的、有机发展的乡镇化.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为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思想问题,集中体现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要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矛盾,必须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全面、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理论前沿》2006,(2):44-45
我国的农民工承担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重要角色。农民工的出现,从客观方面来看是城市工业化对农民需求形成拉力;从主观方面来看,农业中的劳动力过剩形成农民外出务工的推力。目前,农民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社会角色错位。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农民工现象,对旧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强对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及改变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问题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新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农民工为城市做出了许多贡献,城市越来越离不开他们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们却没有享受到与贡献对等的权利,任何时候自己都被冠以“农民工”的称呼,处于城市社会的下层地位,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本文首先考察农民工的弱势地位的表现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的多方面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融入城市过程中,他们遭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社会排斥。把新生代农民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是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团组织要积极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服务,创造更多的和谐因素,做好党和政府的"减压阀"和"稳定器",为创新社会管理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从犯罪统计数据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家庭成长环境、自身性格特点以及社会关注的缺失造成的。因此,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新生代农民工本身及其家属应当直面这一问题,齐抓共管,缓解其犯罪高发的态势,引导他们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