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建议立法机关建立健全证人保护制度及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制裁制度,维护司法权威。一是为保障证人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对重大复杂案件中的重要证人,在诉讼前和诉讼后,均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加大对证人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等案件的打击力度,解决证人的后顾之忧。二是为调动证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保障其财产权力,建议立法机关制定对证人、鉴定人补偿法,明确规定出庭作证的补偿标准及实施办法。三是建立对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的判裁制度,从经济制裁、行政制裁、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人出庭率普遍较低,原因在于对证人的保护力度不够。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证人权益保护的重视。与旧刑事诉讼法相比,新法的规定有许多进步之处,但在证人经济补偿、近亲属保护等规定上还有可探究之处。证人保护的整个机制构建需要全方面的完善,这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和理论升华都有实质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制度规定,结合国情,从保护机构、保护措施等角度完善我国的证人权益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证人出庭作证,对查明案件真相具有重要作用。但很多犯罪人往往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或者出于愤恨,而对证人施以打击、报复。加之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尚不完善,证人的人身、财产、亲属的安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本文立足我国刑事证人保护的现状,借鉴国外证人保护制度的经验,对我国证人保护制度问题提出了具体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钟燕 《法制与社会》2012,(11):111-112
证人的沉默现象日益引起人们对现有证人保护机制的反思。如何保护证人,以打消证人的后顾之忧,使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是证人保护机制设立之目的所在。本文通过考察其他法治国家关于证人保护制度的规定,在结合分析我国法律尤其是2011年公布的刑诉法草案对证人保护制度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证人保护机制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于公安司法机关准确查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打击违法犯罪,以及案件审理的公开、透明、公正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则是衡量一国刑事诉讼制度是否完备的重要指标.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现行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作了重大的修正和改革,明确规定了证人的范围,对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以及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的法定证据之一,对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举措。证人不出庭作证是我国民事审判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同时证人证言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法律应当对其作出缜密的规定,但我国此方面的立法却过于粗陋,存在证人范围不甚严密,证人权利义务失衡,没有规定证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对证人及其近亲属保护力度不够,伪证行为日趋上升等诸多缺陷。本文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证人对保障刑事诉讼程序正当性,实现公正裁判,加大对案件的侦破打击力度具有巨大作用。《联合国反腐公约》确认了证人的重要性,要求成员国通过使用替代方法作证,人身保护,移管计划以及限制披露有关身份和下落的资料的方法来采用保护措施,鼓励证人与相关机关合作。我国于2005年批准加入该公约。尽管我国对公民作为证人的保护,在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其他法规中已有一些原则性规定,但仍存在着法律体系本身的矛盾和保护主体机构不明,没有具体的责任追究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全面规定了多项证人保护措施,建立了证人保护机制,这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的进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证人具有更大的特殊性,检察机关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证人保护机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在新刑诉法的框架下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借鉴他国立法和实践经验,适当扩大保护对象的范围,明确保护机关的职责,确立责任追究制度并把握保护力度,细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尚华  李明 《河北法学》2012,30(7):133-138
腐败问题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如何完善和落实证人保护制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打击腐败犯罪.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国已于2005年批准并签署了该公约,其中,《公约》第32条专门规定了保护证人、鉴定人等内容,这有利于保护证人免受侵害,确保证人积极指控腐败犯罪,因而如何正确理解和有效落实《公约》有关规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永杰 《犯罪研究》2011,(2):31-37,57
英美法系国家证人保护制度比大陆法系国家证人保护制度完善,范围较广,在证人具体保护方式和条件方面两大法系国家也存在区别。我国法律对证人的保护规定较少,并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证人或者其特定关系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实际危害或有造成实际危害的危险时,才有必要对其或特定关系人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建立证人保护专门机构,有利于防止部门间相互推诿,也有利于对证人保护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增强对证人保护力度。对于出庭证人的保护措施,应当包含作证前的预防性措施、作证后的事后保护性措施及对证人亲属的保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影响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审判活动中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实,对现行立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在完善立法层次上提出了建立证人出庭适格、出庭强制、出庭证人补偿和出庭证人保护的新构思。  相似文献   

13.
建立我国证人作证豁免权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作证豁免权与证人拒绝作证特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反对被迫自证其罪特权是证人作证豁免权的法理基础,利益权衡原则是证人作证豁免权的思想理念基础。证人作证豁免权在我国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国应建立以证据使用豁免为主、罪行豁免为辅的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同时对证人作证豁免权也应建立配套的程序机制和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徐丹阳 《法制与社会》2013,(13):131-132
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公安司法机关准全查清案件事实、打击违法犯罪以及审案件公开、透明的有效保证。但是,由于民众自古以来的"以讼为耻"、担心打击报复等心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一直未能在我国得到有效的实行。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原有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在证人出庭与证人保护方面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本文从证人出庭和证人保护等方面,针对证人出庭制度在我国的实行难的情况,为进一步保证法律的事实和证人出庭制度的落实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证人不愿作证、证言难收集以及证人出庭率低已成为影响我国司法活动效率提高、有效惩治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怎样才能激发证人作证的积极性、保证证人出庭率已成为我们的司法难题。本文将从证人、被告人、国家三个层次作一些关于我国证人保护机制的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借鉴域外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结合我国查处贿赂案件的实证考察,对在我国引入和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立我国污点证人作证制度的构想,为完善我国打击严重的贿赂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为近邻,近年来都面临国内及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威胁,为有效打击和控制猖獗的有组织犯罪蔓延,比较研究中日两国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法律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日两国有组织犯罪界定比较;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刑事实体法,主要从立法模式、罪名罪状和刑事责任规定比较;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刑事程序法,主要从侦查机关、侦查措施、证人保护制度及没收和追缴程序等比较;打击有组织犯罪的下游犯罪——洗钱罪的规定比较。  相似文献   

18.
“污点证人”豁免制度通过免除污点证人的罪行来换取更重要的证据,在打击隐蔽性强、取证难的行受贿犯罪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概念、特点等的介绍以及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现状分析,说明建立这一制度是我国的现实需要。最后,对如何构建我国的“污点证人”豁免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期望通过这一创新举措,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打击职务犯罪、治理行受贿案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屈新  梁松 《证据科学》2008,16(6):699-712
本文通过借鉴域外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结合我国查处贿赂案件的实证考察,对在我国引入和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立我国污点证人作证制度的构想,为完善我国打击严重的贿赂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熊发南 《法制与社会》2010,(27):270-270,280
防治行贿违法犯罪是开展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重要一环。行贿违法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法制层面看主要是失信惩罚机制尚未建立以及对行贿打击力度不够等。本文指出要有效防治行贿违法犯罪,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全国范围的市场诚信体系,全面实行市场廉洁准入制度;二是健全行贿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机制,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有机衔接;三是加大打击行贿犯罪力度,强化刑罚的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