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风与廉政》2000,(8):45-45
干部贤文,现代官箴。寄意恳恳,诲汝谆谆。古时官为贵,今日民为尊。古时官为本,今日民是根。干部乃公仆,人民是主人。人民勤务员,为政要忠贞。  相似文献   

2.
干部贤文,现代官箴。寄意恳恳,诲汝谆谆。古时官为贵,今日民为尊。古时官为本,今日民是根。干部乃公仆,人民是主人。人民勤务员,为政要清廉。  相似文献   

3.
为“官”,当领导,要有责任意识。这责任,便是为民办事,为民谋利。我们共产党的“官”,是人民的公仆,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正如周恩来  相似文献   

4.
前些年,“七品芝麻官”唱出了一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曾大受欢迎,广被引用。如今冷静想想,实在令人脸红。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度里,舞台上的一个封建官吏那样一句格调不高的唱词竟致举国倾倒,真是不该啊! 诚然,比起当官只为榨钱财,不管百姓疾苦的行径来,当官能想到百姓,遇事敢于为民作主,是应该受到赞扬的。但是,社会主义的“官长”却绝不能拿“为民作主”作为自己奋斗的“最高纲领”;社会主义的人民,也绝不应拿“请官作主”作为自己对干部的唯一祈求。封建时代,官  相似文献   

5.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旧时的楹联至今仍不失警示意义。古往今来万千事实证明,一位德才兼备、清正廉洁的好官,其造福百姓的作用绝对不容低估。他们无私地为民造福,盖因他们牢记着“自己也是百姓”。被百姓亲切地誉为“为民书记”的郑培民,同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一样,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泼洒自己的心血汗水,写下了两个光耀人寰的大字:为民。时时处处事事,他们谨记为民之理,恪守为民之责,集中民智,凝聚民心,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人民的事情办好,赢得…  相似文献   

6.
正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心无百姓莫为官,心无人民莫从政。"老百姓的官"这一提法朴实而伟大,生动而具体,再次彰显了我党鲜明的为民本质、饱含着浓浓的人民情怀,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至上"记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在实处,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  相似文献   

7.
张文江 《党史纵横》2004,(11):41-41
读了《论官与商的两种规则》一文感触颇深,“三百六十行”,做官是其中一个行当,经商也是一个行当。社会主义社会,官与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当不同,规则就不同,追求也就不同。商人遵守的是市场规则,以获得最高利润为目的;共产党的官,遵守勤政廉政的行为规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因此,既然选择了做共产党的官,就选择了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做官就要有克己奉公的风范。做共产党的官,必须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身价值的永恒追求。在任何考验面前,都不忘记在党旗下的旦旦誓言,牢记自己是党的干部…  相似文献   

8.
裘祯礼 《奋斗》2001,(6):56-56
时已进入21世纪了.然而“为民作主”却常常见诸新闻媒体,有的呼唤官要“为民作主”,有的宣扬公仆“为民作主”的事迹,有的赫然地见诸大字标题。在下愚钝有些不明白:宪法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即是主人,何以又需要“官”为民作主呢?民的“主”,既然需要官来“作”。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这是我们进行党性教育和公仆意识教育的绝好话题。做人之本是道德品质,才与德相比,德更为根本;领导干部要做好官,首先要做好人。为政用权,掌用的是国家政权,其中最主要的是党委和政府权力;一切领导干部都应当彻底回归"公仆"本位,把为人民解困苦、办实事、谋幸福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尺度。用权最关键的就是一切权力都要为民所用;公权就要公用,公权不能私用,各级干部要牢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相似文献   

10.
张勇 《江淮》2005,(10)
“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要实践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人民 群众的利益实践好、维护好”。这是无为县5万多名党 员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庄重宣言。如 今,“知民事、解民忧、暖民心、办实事”已成为无 为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为民谋利已 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官场文化中,人一当了官,往往就会生出些许"官味"来。所谓"官味",就是指为官者的官威、官仪或是官腔、官相。如,表现在官员的出行上,古有鸣锣开道,今则警车开道,异曲同工,皆为显示"官味"。但也有例外,有的官员就没有"官味"。蔡冠洛先生的《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就有一位名叫汤斌的高官。说是顺治十二年九月,汤斌奉旨出任陕西潼关道,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的公仆。当“官”就要为人民服务,只要是老百姓有了难处就要管。 事实上,为“官”者也不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原北京市副  相似文献   

13.
徐光春 《求是》2012,(4):28-31
为官民为本,领导干部要忠于人民"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七品芝麻官》里这句经典台词,是河南人对于官以民为本最生动、最形象的诠释。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人  相似文献   

14.
官德例说     
正所谓官德,就是从政为官的道德。纵观古今,为官无德者,没有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为官德高者,则为世所尊崇,为民所赞颂。官德包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崇节尚俭,等等。为官如何修身立德?我们大可以从历史上一些贤官良吏的从政为官事迹中,感受与领悟他们的为官之德。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四月十九日第三版《正气战胜邪恶》一文,谈到成都轮奸妇女的首犯何德明威胁受害者说:“现在中国社会的行情你懂吗?我父亲是七级干部,他的官相当于成都军区司令员,你要告,还不知谁胜谁负呢!公安机关我们也有熟人,不信我们可以较量一下。”在何德明眼里,今日的中国是个特权肆行,官官相护的世界。文章用事实说明何德明对今日中国  相似文献   

16.
《党建》1994,(9)
给“草帽官”立个好章法──邯郸市推行村级干部系列化管理小记王锦慧,李虎,王建春村级干部,人称“草帽官”。一不吃皇粮,待遇没保证;二不能转干,上为官下为民;三不能提升,干得再好也出不了村,四不能……总之,官不上品,反倒难当。然而,这支队伍在我国相当庞大...  相似文献   

17.
为官掌权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但如何为官、为谁掌权的标准却历来不一。江泽民同志对我们共产党的干部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细细品味总书记的话,就是一个主题:当官为民做事,首先要心底无官。心底无官,才会一身轻。只有放下“官”的包袱轻装上阵,才会“无官一身轻”,才能注重事业,淡泊名利。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早就说过:要立志做大事,不  相似文献   

18.
冯治 《唯实》2004,(Z1):14-16
兴化市张郭镇党委、政府与时俱进搞改革,努力破解民养官,民愈来愈穷,官愈来愈多、愈来愈懒的千年难题,以镇村干部由"食之者"逐步变为"生之者",调动镇村干部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为主线和目的,创新镇村干部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从2003年1月起,实施干部考核"年薪制",使按劳取酬与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质真正进入了干部考核和报酬制度,创造出了"官"不仅"带民致富",而且"为民创造财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23):31-32
“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那就不配当一名领导干部。”这是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阐明的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底线。关于好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群众观的论述,《之江新语》中还谈到了很多。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不愧于民》中,习近平说:“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人民的干部要记住:一个头衔一肩任务。为民办事为民作主,多做实事,少犯错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爱戴拥护。人民的干部要记住:一份薪水长乐知足。不图富贵艰苦朴素,勤政廉政,政绩显著。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爱戴拥护。人民的干部要记住。一段任期风尘仆仆。身挑重担风雨无阻,甘为基石,铺就坦途。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爱戴拥护。人民的干部要记住:一个清官万民仰慕。人生几何为官一度,以身示范,争做楷模。为因为民忠魂忠骨,一生功业人民永远妃住^世界上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