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眼下的观众是越来越难伺候了,其味口也越来越高。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新招术在于,编导看准了异国风情对于中国观众所具有的潜在诱惑力。于是在众多的作品中选择中国人在国外的题材进行改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有创意的眼光。为了使这种创意取得身临其境的效果,编导甚至铤而走险,向中国银行贷款150万美元,在纽约争分夺秒地拍了100天,以至全剧没有一处是在中国虚拍的,所以当那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那钢铁林立的现代化桥梁,走进人们视野的时候,也确实使人耳目一新,甚至陶陶然有了在  相似文献   

2.
生活,竟模仿着他的小说发展;现实,竟比艺术创作更夸张。这里转载的是——  相似文献   

3.
王仲清同志是本刊顾问,长期从事党史的一些专题研究工作。我们将他最近写的两篇评读《北京党史》的文章发表,以期在读者、作者、编者之间带来更多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行业巨头都是写手们捕捉的目标,何况王石这样特立独行的人。有关王石的书出过很多种,也都炒得沸沸扬扬。比较之后,我独爱《王石这个人》。封面上王石的照片像个农家大叔,不如《道德与梦想》封面的那张,帅而精神,一看就是个大腕精英。像封面设计那样,《王石这个人》读起来随意轻松,作者似乎没打算把王石写得很严肃。作者周桦在多次专访、搜集了大量关于王石的资料之后,于今年8月推出《王石这个人》——书中将王石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毫不低调的人,一个爱唱反调的人,一个大路不走走小路的人,一个尽量和钱撇清关系的人……阅…  相似文献   

5.
21集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以下简称《北京人》)在全国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了轰动效应。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次播出后调查北京地区的观众视率达到57.3%,远远高于过去一些好的电视剧30—40%的收视水平。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北京人》播出最后一集当中,与22位观众通了电话,其中18人表示“很喜欢”这部剧,1人认为“较一般”,3人表示  相似文献   

6.
近日,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北京精神通论》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理论探索的方式,深入、系统地阐明了北京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博通全面地诠释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内涵,科学务实地提出了践行北京精神的  相似文献   

7.
近日,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北京精神通论》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理论探索的方式,深入、系统地阐明了北京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博通全面地诠释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内涵,科学务实地提出了践行北京精神的路径和方式,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全面的关于北京精神的一部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个谜。在当今世界上,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它的足、它的手无论伸到哪里,那里便发生着令世人瞩目的变动,至于它的影子,则更是不分地域、制度投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对词创作独到的见解倾注在她的《词论》中,她在《词论》中揭示了词体发展的多元化渠道,评论了柳永、张先、宋祁、苏轼等人的词作,反映出李清照既爱新声,又尚高雅;既赏妙语,更重整体美的辩证艺术观点。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0,(22)
<正>金冲及同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是一部记录中国20世纪历史进程的精品力作,是他从事史学研究工作多年的重要结晶。具体讲,有三个特点。公正客观,立论中允。从书中可见,在上世纪初中国是如何被列强瓜剖豆分,中国人民是如何饱尝屈辱而又艰辛求索,如何经历辛亥革命带来的  相似文献   

11.
尹钧科 《前线》2010,(1):63-63
<正>宣武区区委宣传部、区档案馆、区图书馆等部门,在深入研究宣南文化的基础上,继完成"北京会馆文化"课题之后,又推出了由著名学者侯仁之、岳升阳主编的力作——《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在学界、专家中引起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01年第十一期刊载的《迎接入世,发展北京》一文,在读者中引起比较好的反响。我周围的人普遍感到,这篇文章不但构思布局活泼新颖,而且读来"解渴"。细细品味,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做宣传工作的同志学习借鉴。第一,抓住了读者关注的热点。或许因为我国复关、入世谈判的道路过于曲折,时间漫长;蕴含其中的政治、经济斗争过于尖锐复杂;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过于直接,加之前一段时间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入世成了热点和焦点问题,人们希望更多地了解入世方面的知识、信息和政策走向。作者抓住这个重大问题,从世贸组织的性质、原则和规则入手,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既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又不同于就事论事的热点问题调查,独出心裁,别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不知道文学史家们是如何划分的,以普通读者的感觉讲,似乎经历了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闲适文学期。从形式上讲,有短篇小说兴盛期,长篇小说繁荣期,报告文学鼎盛期,散文杂文昌盛期。现今的世界,是多元的世界,内涵丰富的世界,瞬息万变的世界,缺少轰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都肯定个人主义吗?——读《西方人看个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容置疑,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里,“个人主义”一词是被否定的对象,因为社会主义奉行的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对立的。那么,在西方社会,西方人都肯定个人主义吗?究竟什么是个人主义呢?有哪些主张和反对个人主义的学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认识《北京支部生活》还是在5年前,是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所接触的第一本党刊。由于在上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能看到的党报党刊数量很有限,使我对这本党刊感觉格外亲切,有一种饿牛闯进了青菜园的感觉。《北京支部生活》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她很像我的师长。从每一个  相似文献   

16.
我在职时经常阅读《北京支部生活》,她曾给我的工作起到了不小的指导作用。当时我曾给刊物写过稿件,还获过奖。在我离职之后,阅读《北京支部生活》的机会相对少了。直到今年年初,我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又看到了《北京支部生活》,发现她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报道内容更丰富了  相似文献   

17.
陈云同志去了,正当深切悼念他的时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陈云在延安》一书。书的封面是陈云同志32岁时的照片,英姿勃发,他的身后是群山叠岭的延安。这本原为献给陈云同志90寿辰的出版物,竟在哀乐低回中问世了。我一口气将它读完,延河水畔,宝塔山下,半个多世纪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陈云同志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眼前。 遵义会议后,红军主力来到金沙江。中央决定成立渡江司令部,刘伯承任司令员,陈云任政委,陈云同志坐镇渡口指挥渡江。当时渡口仅有7条小船。陈云同志亲自做船工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船工和我们配合。结果用了9天9  相似文献   

18.
王健武 《学习月刊》2022,(10):45-46
<正>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七十多年前,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百废待兴之际,凭什么有勇气与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去作一场殊死拼杀,凭什么还能战而胜之?这不仅是一个令中外学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对今天的大国博弈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那段历史,而从史料文献入手是了解历史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谢本书 《实践》2002,(8):44
马汉儒研究员主编的&lt;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gt;前言指出:“创新也是哲学的灵魂、动力和源泉,哲学不创新就等于没有灵魂、动力和源泉,没有生命力.“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就是一个不断地创新的思想,艾思奇哲学思想的成就也是立足于创新这一基点上的.他研究问题、评论各种社会思想、分析各种社会矛盾时,力求做到客观;不拘泥于已有的理论观点,而着眼于实践发展对理论的需要;不囿于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而善于采撷百家之长,故能使新的思想不断萌发,新的见解不断涌现.不容置疑,这种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本身,是哲学思想内容的创新;而且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这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从而奠定了艾思奇哲学思想的体系.从20世纪30年代的&lt;大众哲学&gt;到60年代的&lt;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gt;,生动地体现了艾思奇在理论创新上的贡献,也标志着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龙菲 《理论与当代》2013,(10):54-55
浙江台爱情连连看节目法国专场。30岁的法国男子来华近10年,微笑面对镜头:我知道孔子,不过,我最喜欢庄子。因为,你知道的,逍遥游。自十七世纪以来,庄子哲学一直是西方人的热门话题,西人对他的关注、谈论、喜爱从未停歇。而在国内,庄子却显得颇受冷落。担心大家不读,亦或误读,袁仁琮先生明显有点着急。抚清历史尘埃,厘清误读,让先哲的智慧之光重现于今,先生用了"刻不容缓"这个词。他说:"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