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暴力一直都是困扰在教育人员心中的一个难题。近些年来,随着校园暴力事件的越发频繁和严重以及媒体更加广泛的曝光,校园暴力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处理中学生校园暴力的过程当中,我国现在仍然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款来进行应对,针对施暴人和受害者的处理也仅仅是停留在经验上面,缺乏明确的法律指导。为了能够更好的遏制中学生的校园暴力现象,本文探讨了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法制因素及策略,介绍了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的特征,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的法制归因以及遏制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的法律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聚焦校园暴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校园暴力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的形成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原因,只有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对策,才能有效控制这一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日本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校园暴力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日本校园暴力频发,特别是小学和针对教师的校园暴力事件增长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本校园暴力频发凸现日本中小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滑坡,而家庭、学校及社会在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社会道德水平普遍下降、青少年自我意识膨胀及家庭、学校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4.
陈雨澜 《法制博览》2021,(6):154-155
近年来,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数量多、案件受害人死亡案件占到一定比例,从案件类型看,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呈下降趋势,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则有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类型,并对中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内外校园暴力治理制度加以分析,提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日益增多的校园女生暴力通常由日常琐事引发,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聚众性、虐待性和持续性的特征,容易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青春期女生校园女生暴力的心理特征是诱发校园女生暴力的内在因素,女生教育的误区、大众媒体中的女性暴力和社会转型期的不良风气则是诱发校园女生暴力的外在因素。鉴于校园女生暴力独有的特征和成因,对其不仅应当适用普通的校园暴力预防措施,还应从塑造校园女生的双性化人格、预防校园女生隐性暴力、规范大众媒体和实现社会广泛参与等方面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导致了暴力事件时常发生。本文将某高校校园暴力为案例,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学生个人本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对该校园暴力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针对校园暴力提出预防与应对策略,努力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美国校园犯罪趋向于暴力化,尤其是校园枪击案震惊了社会各界。校园暴力引起了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促使有关方面采取了诸多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校园学生暴力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日渐增多,已引起社会的深切关注。有识之士呼吁要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这样一个困扰教育发展、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严峻社会问题。笔者从校园暴力的危害;校园暴力频发及家庭、学校、社会应负的责任多个方面反思了校园暴力作为一种反社会行为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条件和因素。  相似文献   

9.
今年暑假以来,北京、江苏、山东等地校园发生了一些暴力案件,原因何在?怎样预防和制止校园恶性案件发生?一位社会学家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方面矛盾淤积,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很容易将矛盾激化,演变成为恶性事件。如今一些地方在进行幼儿园转制的改革中,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使幼儿园转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这也是导致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早期媒介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即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认为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有时并不是简单直接的.从更深的层次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缺乏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停留于对媒介的道德谴责上,而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重点放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上,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媒介暴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校园暴力频发,与社会风气、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从本质看,校园暴力的惩处仍然停留在道德层面,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程度严重化、犯罪群体多元化三个方面现象与当前未成年人法治建设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完善预防校园暴力法制体系,构建预防校园暴力责任体系,以期有效防治校园暴力事件,确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3.
《法制博览》2016,(33):79-80
近几年校园暴力频频发生,主要表现为语言暴力、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给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本文以校园暴力的含义为切入点,对目前我国现阶段关于规制校园暴力的各方面机制进行阐述,主要从立法、执法、司法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由此提出校园暴力法律防控机制完善的建议,希望对防控校园暴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学校社会工作与校园暴力的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校园暴力的防控中,建立在国家全能主义的传统防控模式难以奏效,尽管当前也开始关注到“国家、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防控模式,但校园暴力防控的前景并不理想。学校社会工作以其专业优势,有助于解决当前校匾力防控的困境。但基于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推进学校社会工作自身的建设及如何以学校社耋作为基础建立有效的学校暴力防控机制则是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在近几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暴力的施者和受者绝大多数都是正处于花样年华的青少年,而原本应该安全宁静的校园也日日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之中。如何防治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如何建立起完善的青少年校园暴力预防系统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重点。鉴于青少年心理状态的特殊性,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探讨青少年校园暴力防止措施的完善将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6.
《法制博览》2019,(13):200-201
笔者随机抽取了500名在校生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66. 88%的学生曾受到过侮辱。在我国立法中,校园暴力无疑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但侮辱、诽谤这类行为由于不告不理的原则往往怠于解决。本文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校园侮辱行为发生后,除了加害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外因不告不理的原则,学校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时宇晨 《法制博览》2022,(2):139-141
在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中,校园暴力一直都是教育机构最为关注的难点教育问题.且近年来,随着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造成校园安全风险激增,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所学校都愈发重视校园暴力干预机制建设,以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导向,重点加强校园暴力防治.本文就是从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入手,结合现实的校园暴力发展情况,针对性提出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校园暴力层出不穷,犯罪低龄化趋势越加明显。因此,通过探寻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找到合适的应对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低龄化犯罪的主要特征是行为模式、主观恶性、行为结果和成年人犯罪相近,而犯罪低龄化的原因主要是立法不足、机构缺位。要遏制犯罪低龄化,应当修改原有法律,降低责任年龄、降低入刑标准、丰富刑罚种类,同时应当建立全方位的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校园暴力频频发生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表现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校园暴力有多样化、组织化的特点。这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和家庭的影响,因此造成的十分严重的危害。面对这样的现状,想要减少校园暴力发生的危害,需要寻找来自国家的、学校的、家庭的和学生本人的治理方法,才会有更好的对策去预防校园暴力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保证其合法的权益。但是近年来,校园暴力等事件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这一事件。现在我国的法律在校园暴力中的行为暴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校园暴力中行为暴力的相关法律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校园暴力中行为暴力的完善对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