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网 《新青年》2002,(2):22-23
姜文一直很关心我 我和姜文相差将近5岁. 姜文属虎,却叫姜文;我属羊,反而叫姜武.我们的名字都是外公给起的.我和姜文属于两种类型的孩子,脾气禀性很不一样.姜文属于"我就是这样"的那种人,干什么全在面上摆着,做"坏事"也做在明处,属于很坦诚的那种人.在性格上,他外向,我内向.  相似文献   

2.
菊开那夜     
(1)对于我来说,时光更像一把刀子。在闲着没事可做的时候,我经常怀疑自己衰老了,也许思考这个问题本身就意味着我真的老了。从农村搬到这个城市来生活,屈指算来已经快5年了,我在淮海东路西北角靠近海关总署的旁边管理一家小饭馆。生活中,我有一个朋友,是女的,叫何晓倩。我们之间没什么故事,但是属于那种关系很不一般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同桌大头     
大头是我高中时的同桌。从高二开始,我跟他做同桌整整两年。大头当然不是他的真名。叫他大头,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头大。起初他对这个称号很不满意,认为太没个性,太写实主义了,所以总是用各种方法进行徒劳的抗议。但经过我长期不懈的坚持,再加上我时不时地给他灌输“头大人聪明”的思想,他就慢慢地屈服了。再喊他大头的时候,总是热乎乎地答应。大头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很会讲笑话,经常给我讲一些令人捧腹的笑话。在高中那种紧张得让人窒息的气氛下,一个笑话往往是最好的调味剂,紧张和烦恼总会随着笑声烟消云散。有这样一件事足以…  相似文献   

4.
时髦物语     
高一入学不久的一个晚上,在宿舍,熄灯后例行聊天,大家谈起未来“那位”,意见颇一致,就是要找宽容幽默前程似锦那种。轮到我发言,很正经很坚决地说,我要寻觅一个热爱劳动忠厚老实的,话音一落同学个个喷饭。老九还说,我将来八成嫁不出去,因为适合这种要求的人一般盛产在一九五几年。为此,她们擅自改变出牌套路,姐妹十个老大老二老三一路叫下来,到我这儿把老五改成了老土。上周六,陪同事去买手机,在商场看见两个女孩儿,从发梢到趾甲,无不前卫,有点儿另类,有点儿生动,有点儿诱惑,不由叹道:真时髦。同事看我一眼,笑道:“老土,那叫时尚。”你看,我…  相似文献   

5.
16年前一个永生难忘的冬夜,我输掉了我的一切,包括我的友情和爱情。1986年,我在西藏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业创作员,已是西藏很有名气的军旅诗人。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叫阿京,关系极为密切,属于用刀也劈不开的那种铁哥们儿。阿京是一位军事素质过硬的排长,在最基层的岗位做着将军梦。我和阿京两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军官,偏偏喜欢上了同一个水晶般透明和晨雾般富有诗意的女孩儿,她叫欣欣,是一家医院的护士。我和阿京的爱情竞争从暗中较劲慢慢转为明里叫板,我不停地给欣欣写充满激情的忧郁的情诗,一首又一首,足够出一本诗集。阿京对…  相似文献   

6.
澜涛 《新青年》2004,(7):32-33
赵森林和第一次见面的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一句话:“我叫赵森林,我是一名环保战士。”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的时候,我和许多女孩一样,文文静静,喜欢沉默不语。我的同桌磊,性格开朗,喜欢运动。尤其篮球打得特别棒.属于那种很阳光的大男孩。我们的关系很好.渐渐地我发觉自己喜欢上他了,几次想告诉他.可每次都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也许是女孩天生比较敏感,我感觉磊喜欢的人是那种性格外向的漂亮女孩,留着披肩的长发,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2003,(4)
这是一封从网上发来的E-mail,一个网名叫做“左右为难”的女孩子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细雨:你好!我是你的读者,我一直都很喜欢你的栏目。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个男友,他对我很好,只是随着恋爱的不断深入,我对他也逐渐加深了了解。原来他是一个在社会上“混”的人。当初,我是因为喜欢他身上的那种仗义、豪爽才跟他交往的。可是现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他的那些朋友动不动就动手打人,他做的许多事我也看不惯,尤其是我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女儿把这样一个男友带回家的。为此,我也曾经试图改变他,可半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长这样大,有一个人让我看不起,那就是父亲。他长得真的很丑,小眼睛,麻子脸,很矮,又驼背。他真的很窝囊,一辈子在小厂子里做工人,被人欺负了一辈子。如果说父亲的生活还有一点乐趣,那就是我。我长的很帅气,没有一点像父亲,高个子,大眼睛,很聪明。他真的很爱我,尽管我从小到大常捉弄他,不肯叫他爸爸,只是偶尔会哼着叫声老爹。  相似文献   

10.
周哲 《新青年》2005,(9):35
曾经有一位朋友,是那么那么地悲伤,悲伤得让所有面对她的人揪心。可是面对她,我无话可说。我知道倾听是一种帮助,我想做更多,却不能。大凡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的人,都会体验到那种天地寂寥、身心成冰的悲凉。我曾经在深夜的球场失声痛哭,那声音到现在还时常一滴一滴地倒灌在胸口。可是,我依然无法、无法知道,如何能让别人从悲切中抬头。春节回家,母亲照例地忙碌。我很想很想跟她说说话,可她只是不停地忙。偶尔的空闲,说的依然是电话里说过千百遍的“注意身体”。临行时半夜想起来要煮鸡蛋,从门缝看她披衣在灶前站了半晌,忽然涌出泪来:即使是…  相似文献   

11.
昆网 《新青年》2002,(4):23
当年亦舒在做记者的时候,曾经为林青霞接机。亦舒回忆,自己见过的美女那样多,但只有林青霞才能让她当场目瞪口呆——那种天生丽质的感觉,那种惊为天人的感觉,太神奇了。美女美到这种程度,少见。林青霞当年行走“江湖”的时候,号称“港台第一美人”。张学友曾经以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当面表达对林姐姐的仰慕:我小时候就是你的影迷,现在你站在我眼前居然还是那么美,一个人怎么可以一直美30年!  相似文献   

12.
上了几年的网,都没有见过网友,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和我聊很长时间,更别提见面了。网友们大多没聊上几句就开始问我的长相,“我很丑的。”“有多丑?”“动物园的大猩猩见了我都吓得吱吱叫。”只这一句话,就吓退了无数的想见面的网友,只有“改变自己”一人不见棺材不落泪,勇敢地说了句“那我也要见。”“你为什么要见我呢?”“不知道。”“我不能做你的女朋友,不能做你的情人,你还见吗?”“见。”  相似文献   

13.
专以经营文字、推销文字为谋生手段的人,算不得雅士,因为你那个“雅”至少有一大半意思是“有偿表演”。演了一番“雅”之后,总是要沽一点名、谋一点利的。如果与此同时再以“隐士”自封自誉,那就是双倍的俗不可耐。真隐士是没有的,努力去做也做不成。隐士的最高老祖宗李耳,即老子,有一句话算是说到家了:我之所以有大患也,在乎我有身。及我无身,我何患之有。听话听音,连大隐士老子在实际上也承认他有很多“患”做不到“避世”。,清朝人有位年轻的才子蒋氏,有一首很辛辣地讥讽“隐士”的诗:“装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翩然一只云中鹤,…  相似文献   

14.
我认识景导演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听景岗山唱歌的时间比这还长,可知道他们是父子却还是最近的事情.也许是由于职业的关系吧,总有一些文学爱好者们管你叫“老师”,可老师这个词在我心目中一向重如泰山,是可以同类似“父母”啦这样神圣的词相提并论平起平坐的.所以每当有人管我叫“老师”时我都有些不知所措,而每当管我叫“老师”的人拿出一些文稿让我“指正”时我更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位将来的“大师”、“巨匠”毁在我手里,更怕耽误了那些有着很好的自我感觉的良家子弟可是有一天,一个这样称呼我的人拿着一篇文章叫我“指正”时,…  相似文献   

15.
就叫我“阿松”好了 认识徐存松先生是在10年以前,这个只有35岁的浙江温州小伙子,已经侨居意大利15年之久,从在中国餐馆里“打工”开始,后来当上了餐馆的老板,接下来又做了为发展中意贸易而建立的意大利比诺公司的董事长和中华欧洲联合商会的会长,以及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工作顾问、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的常务委员、北京市侨资企业协会的副会长。为此,我很想见见这位年轻有为、很有特点、很有前途的华侨领袖。记得,那是在方庄的意大利比诺公司驻京办事处。  相似文献   

16.
球爱之间     
我喜欢她,因为除了亲爹亲娘和足球,她也喜欢我。我讨厌她,因为她声明在足球和我之间,她更钟情于前者。这叫我很气愤,于是很郑重地宣布:除了老爸老妈和自个儿,我还喜欢家里那条大黄狗;至于她和足球,统统都叫我讨厌! 她很乐:“你不能因为自己不会踢就讨厌足球,更不必因为讨厌足球就连我也不喜欢。告诉你,你和足球,我两个都要。我会叫你乖乖地与足球共舞!”回头白她一眼:“哼,走着瞧!我不相信,你管得了我?”曾经暗地里琢磨:她一个姑娘家咋对足  相似文献   

17.
芥末堆     
北京人说芥末堆的时候,我总在想,“堆”,应该是“垛”,或者是“墩”,由于儿化韵的缘故,才读成这种样子的。这是北京独有的餐间小菜,也属北京风味小吃的一种。老北京一说这三个字,就咂牙花子,露出很来劲,很过瘾的神气。芥末堆的做法,似乎不复杂,在秋天大白菜开始上市的时候,价格比较公道,水份比较饱满,取那种白帮白叶,包裹紧绷的菜,去掉根蒂,往上十五公分处,整棵切下来,上段留作别用,下段洗净,用开水略一焯,浇上芥末,置于器皿中,隔日即可食用。储存大白菜,总是秋深季节,早晚已经很有凉意,中午阳光充足时,还是蛮暖和的。饭桌上,有这一碟冷得冰…  相似文献   

18.
没有青春的人?有这种人吗?有,就是我。8岁念小学一年级时全班同学都叫我“小老头”。后来全校认识我的人也都叫我“小老头”。当时我嘴巴上肯定没有胡子,我也曾怀疑过自己是不是老头。当我学习了毛主席“我们应该相信群众.我们应该相信党”这段语录后。我不再怀疑了。既然群众说我是老头。我就是老头。有一个成语也印证了这条规则,“三人成虎”。三人都可以成虎,百人为何不能成为老头?我是老头确定无疑了。  相似文献   

19.
孔凡章先生被同辈和晚辈尊为“孔老”或者“凡老”,我随着叫了许多年。孔老祖籍四川,原是四川省围棋主教练,女儿是有名的围棋国手孔祥明,外孙孔令文(原名聂云骢)承围棋之业,大器早成。孔老1987年2月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寓居京华。他诗词、书法俱工,遐迩驰誉。我与孔老结识是在1994年,大概是中秋节前后,我贸然去他家中拜访,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与孔老的交往持续了五年,到孔老家里去过不少次,在孔老家吃饭也是很平常的事。孔老待人热情,但善于把握分寸。他经常出题命来人当场做诗填词,即使吃饭也必“行令”,如“飞花令”等,肚子里没有千首…  相似文献   

20.
云儿 《新青年》2002,(12):19-20
一林小兵开着他的Santana一直把我送到家门口才掉头离去。我和他的关系总是这样若即若离地保持着,他是典型的现代都市男人,有不错的工作、不菲的薪水.不赖的外表;他总是西装革履,说话柔声细气,对小姐和女士们彬彬有礼,是很讨人喜欢的那种人。Office里的刘姐不止一次地说过,找这样的人做老公绝对没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