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禹存 《人事天地》2013,(12):65-65
本刊讯(通讯员覃黄臻)近日,东兰县劳保所的工作人员来到村民黄奶欢老人家中,上门为其办理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老人的儿子黄先生激动地说:“我母亲身体不好,每年的认证是全家头疼的问题,我给劳保所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这么快他们就上门认证了,效率太高了,真是太感谢了。”  相似文献   

2.
1998年6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栏目对河南省安阳市的一例遗弃老人案(以下称“遗弃案”)作了报道和讨论。案情大致如下:一位老年妇女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皆已成家,但均不愿承担赡养义务。最初该妇女住在三儿子家,但后来三儿子及儿媳不同意母亲一直住在自己家里,就要求她在三个儿子家里轮流居住。当这位老年妇女搬至大儿子的家里时,大儿子不准她住在房中而令其住在房屋旁边的过道中。这位老人迫于无奈,只好搬到了村中的一个庙中居住,后终因不堪儿子们的虐待自杀。死者的弟弟向法院起诉控告了三个不孝顺的孩子,安阳市受理…  相似文献   

3.
刘嘉老人70岁开始创业.成功后将百万余元资产全部无偿捐献;83岁当选全国劳模,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劳模。如今,99岁的他依然热心帮助乡邻、捐资助学。老人的家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一个叫五虎刘的小村庄。1998年4月,刘老的大儿子不幸患上癌症,由于此时老人已经捐献出了全部家产,没钱给儿子治病。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发展中的老人照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农村社区发展为背景,以桐城市双港镇的个案资料为基础,分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给老人照顾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照顾上,儿子外出就业,收入的增加同样惠及到家中的老人;对老人的经济支持突出了货币形式;儿子全部外出就业家庭的老人所得到的经济支持明显好于儿子全部在家就业类型的老人.从线性回归的分析结果得知:外出的儿子数、外出儿子的年均收入分别与老人所能得到的经济支持呈正比例关系.在精神照顾上,儿子外出之后老人的孤独感也随之增强.在生活照料上,儿子外出之后,在生活照料上出现了雇人代为照料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对农业的发展来说.都可能是致命问题 有一组以“缺席者”为主题的照片,发人深省:田间水渠边,老人独坐,旁边是两张空椅子,留给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农家小院中,老两口带着孙子,全家十余口人出外打工或上学,留下一地空板凳……  相似文献   

6.
数字扫描     
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同志两次接受法拉奇果访。法拉奇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基辛格碰到邓小平时就说:“法拉奇这人把我写得很水好.”她提问很尖刻.在连续儿次被拒绝采访要求后.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走“后门”。法拉奇的父米是当时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的朋友.佩尔蒂尼刚好要访华.她就以此为理由说:“我帮你去造舆论。”佩尔蒂尼同意了.就几次找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说这件事。使馆回报这一情况,小平同志就同意了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7.
一天下午,周女士带1岁多的儿子到武汉东湖梨园广场转悠。这时,有二男一女3个年轻人带着一头没拴着的藏獒走过来。就在周女士一愣神的当儿,藏獒扑向儿子。她连忙冲上去护着儿子,但藏獒的舌头已把儿子的身上添湿了,儿子吓得哇哇大哭。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25日晚,当医生宣布87岁的吕加奇老人心脏停止跳动后,其夫人王淑云镇定地为老人换上一身白衣,在前来帮助料理后事的铁道部第四设计院离退处同志的协助下,为老人覆盖上鲜红的党旗,这是吕老最后的心愿。王淑云对好像熟睡了的吕老说:“你一辈子对党忠心,现在可以盖着党旗走了。”  相似文献   

9.
橄榄果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偃。——领导干部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不能小视 娶进了姑爷,气走了儿子。——在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与留住使用人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79年,潘石屹考取了兰州培黎学校。临走之前。老父亲将自己头上还不算太破的帽子戴在儿子头上,然后把儿子更为破旧的帽子留给自己,并说:“孩子,你要出门了,不管在什么时候,没事不要惹事,有事不要怕事。”  相似文献   

11.
“老人走了,却把幸福留下了。”日前,感动过众多网友的“幸福环卫工”张景和因病去世。人们难以忘记,那年夏天,一位身穿环卫工人橘黄色背心的老人,坐在马路边绿化带水泥台上,用手捧着孙女的脸蛋,两人满脸笑意地鼻吻。如今斯人已逝,但它所引发的幸福思考。仍然没有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论坛》2004,(10):30-30
家富,你一路走好,我们为你祈祷。连日来,天施淫威,风狂雨暴,路垮桥断,地动山摇。为排查公路塌方一个个险情.你上下奔波,昼夜操劳,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顾不上回家,顾不上儿子中考,废寝忘食地与狂风暴雨搏斗过招。7月4日夜里,大夫进家给你打点滴,瓶内的涓涓液体,执意要驱走你体内的疾症和疲劳;室外的瓢泼大雨却像一把把砍刀剁得你全身颤抖,心惊肉跳。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中国,有3位总理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儿子”.深受人民爱戴。  相似文献   

14.
千桥村离到河集镇较远,群众办事不方便。我每次到到河,事先都会在笔记本上记好要帮农户办的事情。我村朱德英老人,真实出生年月是1950年10月。但身份证上写的是1956年10月。去年.在外打工的儿女为她交了社保,按政策.去年11月起,老人就应该按月领取农村老人每月50元的养老金。  相似文献   

15.
古迅 《人事天地》2007,(1):10-10
古代统治者在用人上还比较注意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刚柔相济,恩威并施。东魏独揽大权的丞相高欢临死前,把儿子高澄叫到床前,对他谈了许多将来辅佐他成就霸业的人事安排,特别提出当朝唯一能和侯景相抗衡的人才是慕容绍宗。高欢说:“我故意不用此人。把他留给你。”唐太宗对李勋的使用也同高欢一样,故意把他冷落在一边,留给儿子唐高宗。唐太宗欲让权臣李助辅佐太子,但在临终之前,非但不对李动加官晋爵,反而把他贬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相似文献   

16.
记得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夜晚返回住处,在皎洁的月光下,发现自己的茅屋有小偷光顾,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对小偷说:“你走了老远的山路,夜凉了,你带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相似文献   

17.
重读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讲话.我感触最深刻的一段话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0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方面超越常规的巨大发展,充分证明了小平同志的这种“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冒”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理想国》第二卷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吕底亚人古各期的祖先原本是一个牧羊人。在当时吕底亚的统治者手下当差。有一天暴风雨之后,接着又地震,在他放羊的地方,地壳裂开了,下有一道深渊。他虽然惊住了,但还是走了下去。故事是这样说的:他在那里面看到许多新奇的玩艺儿.最特别的是一匹空心的铜马,马身上还有小窗户。他偷限一瞧,只见里面一具尸首,个头比一般人大,除了手上戴着一只金戒指,身上啥也没有。他把金戒指取下来就出来了。这些牧羊人有个规矩,每个月要开一次会,然后把羊群的情况向国王报告。  相似文献   

19.
“五一”长假,我和妻子、儿子坐着客运大巴,仅用了20分钟,就回到了后山老家。 堂哥见我几年没来,晚上拉我到他家喝酒叙旧。说起儿时的旧事,我喝了一杯又一杯……“爸爸,你看哥哥是不是也喝酒了,趴在写字台上睡觉,”儿子打小报告似的把我从梦中摇醒。堂哥笑着说:“他哪是喝醉了,是上了一整夜的网。现在有线电视、电话、网线都通到村,信息比以前畅通多了,和城里一样了。”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有一则充满智慧的故事。 有位老人死后,留下了17只骆驼给他的3个儿子。依照遗嘱,老大得1/2,老二得1/3,老三得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