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历史传记,还是文学传记,都必须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因为真实是人物传记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做到真实,才能留下信史。1979年以后由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组织编写、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是一套大型严肃的史学著作。党史人物传记不同于一般文学传记和评传,更不是野史、外传,而是记传体的信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斗争极为复杂,内容极其丰富的历史。而许多党史人物的生平活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的史实,是我党伟大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写一部真实的全面的党史,就不能离开对党史人物的研究。在党史人物的研究中,至少有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写好一部人物传很难,写好一部伟大历史人物的传就更难。我对写人物传没有研究,只是平时喜欢读一些人物传。近几年来,人物传记出版很多,读过一些后总觉得有些人物传记写得不尽人意。例如有些人物传记惯于“拔高”传主,神化传主,甚至把传主描绘成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有的传记像是传主从生到死的流水帐,语言呆板,令人厌读。近日,读到由刘家泉撰写、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宋庆龄传》,却使我另有一番较深的感触。宋庆龄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被国际上公认为“二十世记最伟大的女性”,人们赞誉她是“国之瑰宝”,“民族的骄傲”。《宋庆龄传》的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文学笔触,把上述的评价具体化、形象化、活化,再现了传主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社会生活审美再现的文艺,必然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变革,必然反映社会变革所影响的广大农村现实生活。相应的是,新时代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中,以乡土世界为中心的人物画廊不断得到丰富和补充,其再现性、多样化也具有了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特征。因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其中,大学生村官形象,是最近几年的文艺作品中纷纷冒出来的新人形象,尽管数量很少,人物也不太集中、丰满,但作为新人形象无疑值得深入总结与思考。从选拔、录用与驻村的条件来看,大学生村官原先在高校一般是中共  相似文献   

5.
开篇的话     
《前线》2018,(2)
正民间传说是民众口传的历史,其中有真实的历史记忆,也有艺术性的虚构,有时甚至虚构成分更大。因此,民间传说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判断其真实成分有多少,而在于判断这些口头的历史叙述是否真正反映了百姓的心声。首先,民间传说是按照历史的方式讲述的。主要人物是真实历史人物,如帝王将相、文化名人等等。这说明百姓是相信它的,把它看作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是以非常严肃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省人物传记的研究和撰写工作十分活跃,特别是党史人物传记的撰写,在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推动下,非常兴盛。这两年,湖南完成的党史人物传记有六十多个,其中由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审定编辑出版的有三十个。这些传记的采写、研究和出版,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了革命先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功绩,促进了党史上正反两方面斗争经验的研究、总结,使党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水平得到提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研究和撰写党史人物传记的重大意义无须赘言。  相似文献   

7.
历史人物传记,特别是党史伟人的传记,要调动各种手段真切再现传主的精神风采。对精神风采的再现是评价历史传记作者及其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再现历史伟人精神风采,靠作者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宏观的准确把握和微观的缜密体察,选取恰切的叙述方式和切入角度,营造浓烈的活动氛围,在大量的原始资料中精挑细选。敏锐发现和捕捉典型的情节和细节,千方百计地使传主鲜活生动起来,显示其平凡而伟大的特质,尽量把凝固的历史演化为一幕幕精彩的活剧,充分展示传主的人生足迹、心路历程,特别是精神风采。  相似文献   

8.
(三)评价要客观公允能不能正确评价党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既关系到党史人物传记写作的成败,也反映了作者的史德。对人对事,善罪必书,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北宋欧阳修在总结历代优秀史籍时指出:“史者,国家之法典也,自君臣  相似文献   

9.
人物传记在现代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人物传记历来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组成色彩斑斓历史画卷的众多事件,无一不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参加这些历史事件的人们,都程度不同地有着这方面的经历。其中有些关键人物,曾经活动于决策中枢,参与过重要会议或起草过重要文电,他们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和_来龙去脉,有着深切的了解。因此,弄清历史人物特别是关键性历史人物的经历,写好他们的传记,无疑是打开某一段历史锁链的钥匙。现代历史风云变幻,纷繁复杂,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扬,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很快成了热门学科。许多初参加党史人物研究的同志,很想了解一些党史人物传记的写作知识,以便更好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出来。笔者作为50卷本《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编委会成员和责任编辑,根据几年来审读400余篇传稿的体会理成此文,愿就如何写好党史人物传记问题,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胡华是中共党史学科拨乱反正的先驱者之一,为中共党史学科的拨乱反正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以非凡的理论勇气撰写了《到粤、湘、赣、闽、浙、沪五省一市考察学习的初步汇报》;二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勇闯中共党史研究"禁区",对一些重要的中共党史人物和史事,还原真实历史;三是主编了大型中共党史人物传记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1—50卷),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2.
万山汞矿遗址是国内现存开采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汞矿遗址,真实再现了我国各个时代的汞矿生产状况,反映了我国汞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研究和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任务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领导下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胜利发展。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就是在这一大好形势下成立的。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在去年党的70周年生日前夕,完成了《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本、1270多万字的丛书的编辑出版任务。中共党史人物传记如何写?这是中共党史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为着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写作水平,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于1991年9月在西安召开了《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党史人物传记作者齐集一堂,交流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写作经验,探讨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写作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91,(9)
湖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自1980年10月成立以来,组织会员和联络省内外党史工作者310多人参加研究、编写党史人物传的工作,为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和吴玉章历史科学基金会一等奖的大型革命历史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1—50卷撰写了140篇党史人物传记(其中,本省组织撰稿87篇,与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4,(7):63-63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相似文献   

16.
四、真实,是史书的生命编写地方党史或革命史,所面对的客观历史过程已经消逝了,实际所能接触到的只能是史料。史料已不是客观历史的本身,而只是它的种种信息,实质上也是一种中介系统。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事实,实际上是能够反映历史过程的史料和根据史料所再现的已往的客观历史过程的科学反映,已不能等同于事实上的历史客观过程。所以,编史时,就有一个真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坐落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柳条湖立交桥北侧,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陈列大量历史史物、照片、资料等展品,采用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18.
黄河 《世纪桥》2011,(7):16-17
王尔德童话的深刻性体现于其对社会现实,尤其是对社会道德的反映。《快乐王子》描绘出当时英国社会的幸福伦理观,生动且深入地揭开了维多利亚社会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认识、研究历史的目的之一,就是探索历史真实。所谓历史真实,是历史本质的真实、历史规律性的真实,而不仅仅是历史事件、历史细节的真实。仅仅在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细节上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真实,而没有把握历史的本质、历史规律,也不能说是达到了历史的真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足于“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通过探寻人类社会“现实的联系”,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吴汉全教授的新作《中国现代人物专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立足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历程,在古今中外、学科交融的视域中探微求圆、探寻新知,对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著名人物展开专题研究,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及中共党史研究添列了新的成果。中外史学研究的人物研究历来是重点,但现有的人物传记大多是记述历史人物的生平、行事,重在"求全",对于历史人物的思想与学术的分析尚显不够,存在着平铺直叙、问题意识不强的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